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六节 金兵北撤
    二月二这一夜,扬州很不平静,全城都在搜集柴草、菜油,在城墙下堆积如山。
    对抗云梯的器械也已经送到了城上,这是一种跟云梯类似的器械,也是底部底部装有车轮,可以移动,有很高的高度,不同的是,上面不是登城梯,而是夜叉擂。
    所谓滚木礌石,这就是滚木礌石的一种进化版。又叫留客柱,用直径一尺,长一丈多的湿榆木,周围密钉逆须钉制成,有绳索跟绞车相连,砸向敌人后,还可以用绞车搅动,反复辗轧敌人。
    李慢侯打算用这种武器,将夜叉擂投到敌人的云梯上,就算砸不毁云梯,也能砸死不少人,操作的好,在他们的云梯后方反复辗轧,金兵至少不能通过云梯轻松登城。一旦他们的勇士武艺惊人,真的攻上城头,夜叉擂车架下填满的火药就该派上用场了。黑火药威力不足,就用数量来堆,几车黑火药,足以将一群金兵送上天。火药爆炸之后,在派步兵结阵冲杀,惊魂未定的金军如果还能守住阵脚,那就是天神下凡。
    放火烧城是最后一步,实在抵挡不住的情况下,将他们的登城点附近一起引燃,士兵撤到别处。
    可是这种办法姚端已经用过一次,李慢侯跟他手下的军官反复辩论,都认为金军不会那么傻,还会固定的来攻城,尤其是不会将登城点设计的太近。可能会分散开来,甚至四面围打。
    商讨了半夜,将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进行了预设,进行针对性的部署后,立刻让所有人去休息。
    第二日一早,李慢侯立刻行动起来,但城外的金军大营一阵寂静,没有任何动静,似乎都在睡觉一般。
    一整天都是如此,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让人奇怪。
    到了夜里,李慢侯同意林永派人去摸摸营,果然已经是一座空营,金军竟然连夜撤走,留下蔓延数里的空营。
    第三天,撒出探马,高邮那边传来消息说,薛庆手下的一个头目张荣,昨日拦截了从运河上运输的金军船队,发现是一大批粮草,将其全部焚烧后撤离。
    李慢侯不确定这是不是金军撤退的主要原因,但应该是原因之一。继续侦查,还发现徐州一带一直有徐州乡军到处袭扰金军,徐州曾经防守了二十天,徐州知州虽然城破战死,但他手下的统兵官赵立逃出生天,一直在城外聚拢溃兵,不断骚扰敌军。
    像张荣、赵立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少,活跃在金军后方,让他们的粮草补给很难供应及时,而整个两淮都已经被金军劫掠过一次,很难从周边抢劫到足够的粮草,小股部队还能生存,三万人几乎不可能继续依靠劫掠维持。
    另外已经农历二月多,扬州周边地区河湖涨水,张荣这样的水匪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金军骑兵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夏天又即将到来,他们拔营回归北方,也可能是计划中的事情,临走前派兵来扬州看看,能打下来就抢最后一块肥肉,抢不下来,立马就走,毫不拖泥带水,可能已经有太多金兵迫不及待的要回北方享受他们这一年多来的收获了吧!
    确定金兵北撤之后,李慢侯彻底松了一口气。
    他太需要一段稳定的时间好好训练一下军队,敌人一直没有给他这个时间,现在终于退走了,他将有一整个夏天,来从容的部署防御,等下一次金军打来的时候,李慢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
    统筹大城和子城的防御,是一件必须要做,而且也时机成熟的事情。
    通过一场防御战,至少以李慢侯为中心,可以将晏孝广和姚端两个官员拧在一起。报功文书中,李慢侯给两人都记下了大笔功劳。他其实也希望晏孝广能够继续往上爬,作为文官身份,成为地方大员,两人之间毕竟有姻亲,晏孝广如果能在扬州一带主政,他的军事行动会方便很多,也可以借晏孝广之手,推行一些他的施政思路。
    如果说上次五百金军轻骑入寇,晏孝广暴得大名,借助卖女救城这样一个荒诞但却传播性很强的故事,让他的名字被许多人知晓;那这一次,姚端则一战成名。他在濮州时,虽然也带领军民坚守了三十多天,可传播性并不强,认可度也很低,因为只有他自己描述,以及他手下的士兵证实,官方都不能采信,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溃逃到淮南来的将领,这样的人在淮南太寻常,西军里一大批,人家溃散的更有资历,很多是从河北溃逃来的。
    这一战,姚端为自己正名,火烧金兵,而且有铁证,三百烧的都变了形的金军铁甲,以及里面裹着的焦炭一样的金军,就是他的战功。李慢侯杀的金兵更多,但却一具尸体都没有留下,报功捷报送上去,甚至都不会被认可。但姚端的战功是跑不了的,而且他还因为火攻这样的妙计,也获得了类似晏孝广那样的传播性推广。
    金兵北撤不久,扬州城里就开始流传这样的歌谣:
    “二月二,龙抬头,姚端统制杀虏丑,一把火,上天穹,虏丑百万皆溃走!”
    一时间,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心里,姚统制跟扬州夫人,是两个救了扬州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声比李慢侯要大的多。
    李慢侯为了拉拢他们,一边继续向晏孝广示好,请了扬州有名的媒婆,决定按照最高规格的纳妾礼节,来办他跟晏贞姑的婚事,甚至对晏孝广表示,向在杭州登基的赵构上奏,允许晏贞姑以平妻的身份嫁给李慢侯。这大大弥补了晏孝广的心结,因为他毕竟是名门之后,晏殊后人,宰相之家的女儿给人做妾,说出去总是不好听的,哪怕老百姓把女儿当做扬州夫人,注定要上史书和方志,为万世奉祀,但对晏家总是一个污点。
    李慢侯愿意以平妻身份娶她女儿,这让晏孝广最大的心结解开了,同时经过这次攻守,扬州成为江北唯一抵挡住金兵进攻的城池,他这个知州的身份水涨船高,加官进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简直是双喜临门啊。
    也就彻底将扬州乡兵交给了李慢侯,让他负责统领和训练,晏孝广开始专心民政去了。
    李慢侯对扬州乡兵,其实一直都不怎么看好,大多数是农民,还拖家带口的,身体素质很差,精神意志也不强,没有一点强兵的样子。但他总结了这次金兵南下,各地防守情况,他发现,乡族兵只要有意志坚定的官员统领,往往能发挥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可以理解,本乡兵守本乡土,家人就在背后,精神上很难产生逃跑的想法。在愿意死战的官员带领下,他们会十分坚韧,如果加以训练,守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大不了进行更频繁的轮换,以及付出更高的伤亡。
    李慢侯的精兵,则可以尝试一下向野战军队发展,被动死守,总有失陷的一天。
    因此李慢侯才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来跟晏孝广和解,反正晏贞姑已经是他的人,不要她反而是逼这贞烈的女子去死,晏殊家的门第观念,是不可能容许这个女儿活着的。
    历史上,晏贞姑在她父兄战死,金兵即将俘虏她的时候拔剑自刎,死前呵斥说“我乃大宋丞相晏殊后代,岂肯贻羞家国!”
    一边团结同僚,一边强训士卒,不仅仅是扬州乡兵要训练,他招来那批山地兵更要进行强训。这群人还没经过正规训练,就碰上了金军攻城,反倒是先经历了战争洗礼,才补习训练课程。姚端对他们评价很高,说是金兵攻来的时候,这些人在他们本乡头目的带领下,一点都不混乱,能够从容接战。姚端几次三番试图从李慢侯手里要走这只军队,哪怕拨给他一两千也行,都被李慢侯拒绝。
    李慢侯是一心要将这只部队,练成一支可以跟金兵野战的精锐步兵,交给姚端,那就浪费了。
    不过姚端也没有因此跟李慢侯翻脸,因为在报功奏折中,李慢侯假借公主的名义,替姚端请封,希望朝廷能让他坐镇真州。真州紧邻扬州西部,下辖六合、扬子两个县,也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商贸繁荣,江对面就是江宁府,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市,真州在后世也是南京的一部分,是一块好地方,因此姚端一直期待朝廷的任命下来,马上去真州拉起他的班底。
    李慢侯第三件重要的事情,是剿匪。匪患始终都没有平定,金军南下前这一带就很不安宁,金军肆虐之后,社会秩序更加混乱,不清理匪患,下一次金军南下的时候,防守环境会更恶劣。
    第四件重要事情,则是亲自走访周边邻居,继续跟周边势力搞好关系。同时也满足一下他自己的虚荣,他要跟一个个真正的英雄把酒言欢。
    于是金兵撤走后不久,李慢侯就带兵北上,先去了高邮,跟薛庆、张荣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