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六章:请援之议
    数日后的七月末,栎阳收到了嬴虔的书信。
    跟嬴虔的反应差不多,秦王在得知魏国西河郡遭到林胡的寇犯时亦是幸灾乐祸,但也仅限于幸灾乐祸。
    毕竟秦王也知道,中原在对待外族的事上是比较敏感的,谁要是敢‘勾结外族’或者利用‘外族寇犯’落井下石,那绝对就是‘天下共伐之’的结局。
    他半开玩笑地与左庶长卫鞅商议道:“倘若魏国愿意将上郡割让给我大秦,我大秦或可以出兵替他驱逐林胡。”
    “上郡啊……”卫鞅皱着眉头思索着秦王的话。
    平心而论,在卫鞅为秦国制定的战略中,他对魏国的上郡倒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上郡实在太僻远了,当地的情况比秦国还要荒凉贫穷,况且拿到上郡后,他秦国就得代替魏国替中原守卫北方,承受诸如林胡、楼烦等异族的骚扰,感觉并不是太赚。
    当然,要说没有好处那也不尽然,毕竟上郡一带是天然的牧场,秦国得到上郡后可以在那里放牧战马、牛羊,再者秦国得到上郡后,就好比是对义渠国形成了三面包夹,这有利于秦国扫除义渠这个心腹大患。
    总而言之,夺取上郡在卫鞅看来就是一桩没事做时可以去干一干,但优先度远远赶不上夺取整个河东郡,毕竟魏国的河东郡实在太殷富了,让他秦国上下都为之垂涎不已。
    可话说回来,现如今他秦国可就不是‘没事干’了么?总不能与林胡联合攻打魏国吧?
    基于这一点,卫鞅觉得与魏国商量商量倒也不坏。
    当然,这里所说的没事干,指的是他秦国暂时无法发动对外战争,并非真的没事干,事实上卫鞅正打算在秦国施行第二次变法改革,进一步削弱王公贵族乃至地方氏族的权力,攥合全国的资源——最好就像少梁那样,实行对盐、米、铁等重要资源的全面官营以及对铁、铜、煤等矿藏的全面掌控。
    不得不说,少梁的盐米专营跟对于矿藏的全面掌控实在是太合卫鞅的胃口了。
    这两年来,卫鞅一直在通过樛游的书信关注少梁的发展,倒不是对少梁有什么防范,而是他对少梁的发展模式十分感兴趣。
    少梁这两年为何发展地如此之快?他认为就是因为少梁施行全方面的资源管制与以及官营。
    就比如最近墨造局要炼钢,行,只要跟作为国相的东梁君报备一声,立马开矿,铁矿、煤矿同时开工,想在哪开在哪开,因为少梁的矿藏、土地等资源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但这套在秦国却行不通,因为秦国也是封邑制,王公贵族与地方氏族占据了大量的矿藏,哪怕是卫鞅作为秦国的左庶长想要开矿发展冶造业,也得与王公贵族与地方氏族商量,且不说效率远远没有少梁高,有时候双方因为利益问题根本谈不拢,最后还要闹到秦王面前,甚至在秦王面前争吵。
    这让卫鞅感觉自己被束缚了双手,根本无法像少梁那样快速推动发展,因此他决定实行第二次改革,进一步削弱王公贵族与地方氏族的权力,学少梁那样将重要资源整合到国家手中。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异常凶险。
    因为这件事,卫鞅与以嬴虔为代表的嬴姓王公贵族,以及与甘龙、杜挚等秦国重臣的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差,好在秦王明白他良苦用心,给予他诸多的支持与帮助,这大概是卫鞅施行第二次变法改革的唯一动力。
    八月初八,卫鞅抵达了安邑,先是代秦王授予了嬴虔随时与魏国停战、开战的权力,随后前往曲沃,请见了庞涓与瑕阳君,提出了秦王的那个建议。
    瑕阳君一听就拒绝了。
    开玩笑,你秦国以为上郡是少梁合阳郡那种级别的郡么?少梁的合阳郡才多大?不过两个县罢了,虽然是实际占地比较大的两个县,可再怎么打又怎么比得过足足有十五个县的上郡?
    虽说上郡的十五县大多都是乡村规模,一个县撑死只有几百户人,但关键在于十五个县大多都设在上郡所在那片高塬的关键之地上,与其说是乡村规模的县城,实际上要塞,用于监视整个上郡,以便及时获知林胡等外族入侵的事。
    更要紧的是,上郡一带还有广袤的草场,是魏国放牧战马、牛羊的重要牧场,怎么可能因为秦国愿意出兵为他魏国驱逐林胡就割让给秦国?
    拿上郡十五县来雇秦国出兵,那还不如雇少梁呢,至少少梁还不至于一口气就让魏国割让十五县。
    你秦国的军队难道就比少梁厉害了?
    别人不清楚,瑕阳君可清楚地很,少梁军队抛开人数上的劣势,论实力相较秦卒、魏卒毫不逊色。
    再者,魏国有武卒,少梁有奇兵,你秦国有什么?
    论三国的精锐,事实上秦国在这边是垫底的,全靠人海战术以及军功爵法的刺激。
    因此瑕阳君毫不犹豫就回绝了卫鞅,让卫鞅怏怏返回了栎阳。
    当然,在返回秦国之前,卫鞅又顺便造访了一次少梁,怀着羡慕的心情亲眼看到少梁的飞速发展——他想要改革的秦国,大概也就是少梁这个样子了。
    八月下旬,距龙贾率三万魏军驰援西河郡已过了近一个月,庞涓与瑕阳君终于收到了龙贾的首份战报。
    当看到这份战报时,庞涓与瑕阳君二人简直难以置信。
    因为据战报所述,龙贾那包含有一万武卒的三万魏军,在抵达西河郡后的近十日内居然是毫无斩获,非但前后组织的几次围剿统统失败,甚至还被林胡射杀了上千人。
    反观林胡,几乎鲜有伤亡。
    该死的,他魏军面对少梁奇兵也不过就是这种伤亡,难不成那些林胡个个都是少梁奇兵?
    “关键还是在于马力。”
    庞涓皱着眉头对瑕阳君道:“林胡个个都是骑士,擅长骑射,又来去无踪,可能今日还在隰县,明日就一二百里之外,龙贾抓不住他们,派多少军队都无济于事。”
    “是啊。”
    瑕阳君头疼地点点头,中原军队对战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是吃亏在‘打得过但追不上’这一点上,除非找到那些林胡部落的营地,用奇袭的方式将其端掉,否则想要广袤的草原上抓到一群来去无踪的异族骑兵,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而对此中原国家一般都采取最笨但最管用的办法,派大量军队,步步推进,一点点地压缩那些外族骑兵的活动范围,最终迫使对方撤退。
    然而这种笨办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却不佳,无法重创那些外族部落,达到令其不敢进犯中原的目的。
    大多数情况,这些外族今年赶走、明年复来,好比是将中原当做了粮仓,烦不胜烦。
    若没有秦国的威胁,魏国当然不吝物资与军队,可如今河东尚未夺回,二十几万秦军在河东虎视眈眈,别说庞涓,瑕阳君都不敢抽调太多的军队去西河郡驱逐林胡。
    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头疼之际,瑕阳君忽然想到了先前见卫鞅时的那个念头,对庞涓说道:“向少梁请援如何?”
    “少梁?”庞涓愣了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不错。”瑕阳君点点头说道:“以上郡十五县的代价向秦国请援,那还不如向少梁请援,我猜测一两座城就能说动那李郃。”
    “这算是对少梁的示好么?”
    庞涓看了一眼瑕阳君,皱眉说道:“我可以亲赴西河……”
    瑕阳君摇摇头道:“庞郡守还是需要坐镇河东,至于你所说的向少梁示好,不否认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少梁目前亲秦国胜过亲我魏国,关键就在于昔日秦国将合阳划给了少梁,虽说合阳昔日是我魏国的城邑,但少梁人感激的却是秦国。况且近些年秦国时常威胁上郡,鉴于上郡与河东路途不便,河东很难支持到上郡,长此以往上郡很难不落入秦国手中,既然如此,何不趁着这次机会,将上郡的几个县割让给少梁,比如说……定阳。”
    庞涓闻言脸上露出几许讶异,笑着说道:“瑕阳君之意图,未免过于露骨。……瑕阳君干脆把雕阴邑给少梁好了。”
    “哦?如此明显么?”瑕阳君问了一句,随即也笑了出声。
    原来,定阳位于洛水上游的东岸,与其隔河相望的便是魏国的雕阴邑,近些年来秦军进攻上郡,大多走的就是这条路,倘若少梁接受了这两座城,那秦国与魏国在北方上郡一带就基本上不接壤了。介时秦国再想攻打上郡,那就得横穿已交割给少梁的雕阴与定阳,以少梁的强硬对外政策,秦军此举无异于对少梁决裂。
    而倘若秦国选择与少梁交涉……少梁主张非战,基本上不可能同意借道给秦国,让秦国派兵攻打上郡的。
    换而言之,魏国割舍了两座城,却大大保障了其余十三座城的安全,哪怕是在庞涓看来,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
    只不过就像他说的,这拿少梁挡刀的做法实在太明显了,少梁不至于看不出其中深意。
    “试试也无妨。”
    瑕阳君正色说道:“此次林胡进犯我国,虽说并非一定要得到少梁的援助,但若是能促成此事,也有利于提高两国的关系,少梁近两年与秦国走得近,与他们之间那所谓的‘羊弩贸易’无不关系,相反我魏国虽承认了少梁的独立,却迄今为止与少梁没有任何贸易往来,长此以往,少梁势必亲秦国而远我魏国。”
    庞涓所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轻笑道:“只要瑕阳君能说服大梁,庞某并无异议。”
    听到这话,瑕阳君拱手说道:“但希望郡守向大梁实禀林胡的厉害,使我能说服大王。”
    庞涓思忖了一下,最后微微点了点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