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将们则是心领神会,明面上在军大帐内一个个豪气冲天,口出狂言,誓言要一口气拿下雁门关来。
但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口号喊得贼响,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横竖是只开花不结果。
卫瓘虽然也清楚毌丘俭和他的军队玩着阳奉阴违的这一套,不过他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只是监军,只有监督的权力而没有直接指挥的权力,更没法越俎代庖,亲自参与到进攻之,所以明知道毌丘俭消极怠战,却也没办法改变现状。
其实卫瓘的这个差事最为难干,当初他就不愿意到幽州来,只不过军命难违,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任了,到了幽州之后,处处横遭掣肘,举步维艰,他既要完成司马懿交待给他的任务,还得和毌丘俭交好交道,这差事,简直让他是苦不堪言。
在别人的眼里,卫瓘可是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风光无限,但只有卫瓘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什么的狗屁钦差大臣,说实话,他到幽州的第一天,就憋屈得要死,如果这个时候司马懿放话让他回去,估计卫瓘能高兴地跳来。
可司马懿那边一天没下令,卫瓘就得老老实实地呆在幽州军,还得不折不扣地履行他监军的职务,说真得,卫瓘真有点被架在火上烤的味道。
司马军主力在并州那边惨败的消息传来,卫瓘是一脸的土色,他固然对司马军的失败表示惋惜,更为忧心的,便是自己的处境。
要知道,毌丘俭和司马懿的关系并不和睦,毌丘俭效忠的是曹魏朝廷,并不是司马氏,之所以这前毌丘俭表现的极为安份,最主要的原因的还是司马懿的强势,尤其是剿灭王凌之后,让毌丘俭惴惴不安,不敢再有所造次了。
卫瓘很清楚,毌丘俭现在完全就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司马懿率军进攻并州,胜负难料,这个时候毌丘俭表现的十分聪明,那怕司马懿和曹亮都争先恐后地拉拢他,但他并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很暖昧地和着稀泥,等待着并州之战最终的结果。
毫无疑问,无论是谁获胜,毌丘俭都会倒向谁这一边,说毌丘俭是墙头草,倒一点也不为过,不过从明哲保身的角度上来看,似乎毌丘俭也并没有做错什么,他更多的是想要保存实力,在这乱之立身安命。
曾经有人建议司马懿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把毌丘俭调离幽州,为此司马懿还特意地征询了卫瓘的意见,毕竟卫瓘就在毌丘俭的身边,最为了解毌丘俭的真实想法。
卫瓘当即表示反对,他写信告诉司马懿,毌丘俭的情绪并不稳定,非常恐惧有人加害于他,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变得神经兮兮,如果这个时候把他调离幽州,毌丘俭情急之下,很有可能会提前兵造反,把他彻底地推向曹亮一边。
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按兵不动,维持现状,等司马懿那边灭掉曹亮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幽州的问题,自然是水到渠成。
司马懿接到卫瓘的回信之后,深以为然,遂罢此议,而且司马懿那时的关注点,都在并州那边,幽州的事情只能是暂时地放一放了。
卫瓘的想法也是相当的具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过早地和毌丘俭摊牌,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明升暗降这种招数,对付手没有兵权的人或许有用,但要对付手握重兵的幽州都督毌丘俭,肯定是不会奏效的,与其冒着毌丘俭造反的风险,倒不如维持现状,等并州的战事结束之后,司马懿拿下了曹亮,回头再来对付毌丘俭,到那时,毌丘俭孤掌难鸣,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卫瓘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司马懿会兵败,而且还败得那么惨,不光是损兵折将无数,还把平阳河东二郡给丢了,如此一来,卫瓘的全盘计划陡然落空,而他的处境,也变得极为微妙来。
整个幽州军,也只有卫瓘是司马氏的人,如果毌丘俭投靠曹亮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把卫瓘给捉来,交给曹亮去处置。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大大的存在的,现在关键是要看毌丘俭的态度,如果他决意要背叛司马懿投靠曹亮的话,卫瓘的处境就真得很危险了。
在听到司马军兵败和吕昭从苇泽关撤退的消息之后,毌丘俭也立刻从雁门退回幽州去了,既然吕昭都敢不奉令行事,自己又何必还在这儿拘泥于命令呢?
更何况,并州之战的结果,已经让毌丘俭萌生了另外的想法,这个时候,司马懿的命令好不好使还真得很难说。
在撤军的途,毌丘俭派人暗暗地盯着卫瓘,以防止他趁乱逃跑了。
毕竟现在毌丘俭还没有正式地和司马氏翻脸,所以他暂时还并没有准备把卫瓘给捉来,只是派人把他给监视住,不让他脱离自己的掌控,如果毌丘俭的有朝一日真得要兵造反,卫瓘恐怕算得上是一个最合适的祭旗人选了。
看到卫瓘惶恐不安的样子,毌丘俭不禁是得意地大笑了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想当初卫瓘以监军的身份初临幽州,仗着钦差大臣的身份,颐气指使,拿个鸡毛也能充当令箭,全然地不把幽州一干人众放在眼里。
如今司马懿兵败了,卫瓘似乎成了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再没有当初那狐假虎威的威风了,这也让幽州诸将心的郁闷是一扫而空,言语之间,也不再对这位朝廷来的监军大人有什么恭敬了,讥讽声,嘲弄声是不绝于耳。
不过这一切卫瓘似乎都熟视无睹,他明白自己的处境,那就更需要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做人,至于逃走,卫瓘压根儿就没有这个念头,毕竟这儿上千里的地方都是毌丘俭的地盘,不管他怎么逃,也逃不过人家的手掌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