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在马鞍山撤军之时,才得到的确切消息,原来魏军在荆州的最高指挥官并不是杜预,而是魏国皇帝曹亮。
曹亮早在彭泽湖之战时,就已经抵达了荆州,其后更是全程参与了荆州的诸次战役,包括西陵之战,只不过曹亮抵达荆州的消息一直秘而不宣,魏军之都仅限于高层将领才知道,普通的将校士兵都不得而知,所以蜀军这边一直也是无人知晓的。
当然,这也是蜀军情报人员的失职,魏国皇帝御驾亲征如此重大的事件,蜀军方面始终却是一无所知,不能说这不是蜀军情报部门的一个耻辱。
而且由于误判杜预为魏军的最高指挥,让姜维在制定战略战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致命的偏差,因为每个人的指挥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姜维只是针对杜预制定方案,而真正的对手却是曹亮,那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姜维所不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西陵之战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姜维的许多的计划都落空了,而唯一的破绽却被魏军给捉住了,蜀军最终遭遇到了失败,这让姜维都有些疑惑不解,毕竟这种用水军偷袭西陵的神来之笔,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那怕是号称是杜武库的杜预都未必有这么一个能力。
现在姜维知晓了此事件背后的始作甬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曹亮在幕后操控着一切,才会有魏军出其不意的这么一手。
在军事指挥上,曹亮被人称之为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在关键性的战役之,往往会有曹亮的神之一手,出人意表,令人拍案叫绝。
远的不说,就说魏军渡江灭吴之战,吴国拥有长江天险,龙盘虎距,天下无人可以憾动,但曹亮却突发奇想,研制出了巨型投石车,弹指挥间,强大如斯的吴国水军灰飞烟灭,固若金汤的建业城也如纸糊的架子坍塌掉了。
这正是曹亮的神奇之处,事事皆可为,没有办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如果姜维真的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曹亮的话,那他肯定会打百倍的精神来认真应对。
也不是说姜维的对手是杜预的话他就不认真了,而是说姜维肯定会针对不同的对手制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来,如果他知道曹亮来到荆州的话,那姜维首先便要针对曹亮的用兵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部署,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扼杀掉,不留一丝的隐患。
偷袭西陵的这种匪夷所思的手段也只有曹亮才能做得出来,这也和曹亮一贯的作战风格相符合,当西陵受到突袭的时候,姜维其实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这种高端的手段,还真不是杜预、石苞、刘靖这些将领能想得出来的。
当时姜维便有所怀疑是不是曹亮亲征西陵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证据,姜维也仅仅只是怀疑而已。
而到达马鞍山之后,消息传来,终于是实锤了,曹亮确实在魏军军,而且是一直都在,整个荆州之战,都是曹亮指挥的。
蜀军闻之,众皆哗然,这魏主藏得可真深啊,别的皇帝出征,前呼后拥,仪仗三千,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而曹亮则无疑低调地很,消声匿迹,隐藏之深,无人可以知晓。
姜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敌人暗,我在明,难怪会打败仗,毕竟姜维的所有谋略,都是摆到了明面上的,魏军一眼就可以看穿。
而曹亮的手段,却都是见不得光的,藏得严严实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次的西陵之战,正是姜维的阳谋败给了曹亮的阴谋。本来姜维退守马鞍山,还准备依托马鞍山险要的地势,继续地和魏军周旋一二,但姜维一听到领军者是曹亮时,干脆直接放弃了坚守的打算,率军直奔永安而去。
不是说姜维没有胆量与曹亮打,而且曹亮的手段,往往是防不胜防的,马鞍山虽险,但却也是相对的,蜀军此前一直深耕西陵东部防线,对于马鞍山防线,重视程度也是不足的。
虽然各路人马云集于马鞍山,但败军之将,如何敢再言勇,气势上首先便输了一阵,再加上马鞍山并没有完善的防御阵地,背后还有牵弘的军队在活动,种种不利因素再迭加上曹亮亲征这事,让姜维不敢再有任何冒险的举动,果断地下令撤军。
也只有回到永安,回到姜维最为熟悉的防线上,他才敢于和曹亮周旋一二,毕竟陇西之战留给姜维的阴影至今都难以挥散。
和曹亮的这两次交手,可以说是姜维人生之经历的两次最为惨重的失败,以前姜维历次北伐,虽然未得寸土,但却是小胜不断,就算是打不赢,也可以全身而退,损失甚微。
但上一次的陇西之战和这一次的西陵之战,姜维不但打了败仗,而且还是败得相当惨重,丢城失地不说,兵马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这样的失败,都不禁让姜维有些怀疑人生了,这北伐原兴复汉室,究竟还有没有希望?
按理说,这两次出征,都是姜维最为接近成功的两次,因为姜维都获得了第三方力量的支持,上次在陇西,司马伦携众十万来降,陇上五郡唾手而得,这样的大好机会,无疑让蜀人都眼前为之一亮,认为兴复汉室有望。
但陇西一战之后,蜀军又被打回了原形,刚刚到手甚至给没有来得及捂热乎的陇西五郡转眼之间又得而复失了,姜维也经历了他人生之的第一次惨败。
这一次的失败,对姜维的自信心打击是十分严重的,而在这此之前,姜维对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兴复汉室是抱有极大的信心的,自从他执掌兵权以后,无数次兴兵北伐,也没有让他像现在这样沮丧。
同时也让他认清楚了曹亮这个可怕的对手,姜维不禁是生出无尽地感慨,既生维,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