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一个核心容器
    项目进展速度可谓快的刘微不敢相信,他虽然不懂技术,但他明白三天搞定余氏七塔设计是什么概念,这样的高效率简直闻所未闻。
    给人一种仿佛在抄答案的感觉,不,实际上,抄答案都没有这么快!
    这边实验场地的地基还没搞定, 余华那边就把设计搞完了,真的离谱至极。
    儒雅男人听闻余氏七塔进来状况,心中有了大致概念和了解,轻轻点头,面容露出沉思之色,过了几秒, 一双如同星辰般的眼眸,凝望刘微。
    “老刘,我没有接触过余华同学,我代表组织问你,余氏七塔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成?这个回答非常重要,关系到根据地的未来,中央已经同意关于建立陕北硫酸工业和炸药工业的建议,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而根据地的硫酸工业和炸药工业最关键的基础,就在于你们负责的余氏七塔项目。”
    上次讨论结束,考虑到余氏七塔的重要性,儒雅男人最终决定亲自前来北平。
    没办法,余氏七塔实在是太关键了,炸药工业需要硫酸和硝酸作为基础支持,硫酸工业需要硫酸生产设备作为基础。
    整个陕北炸药工业和硫酸工业的关键节点,皆系于余氏七塔之上。
    如此重要的项目,让他不得不来。
    “报告伍号同志,能!”
    刘微没有丝毫的犹豫,面容郑重而肃穆, 双眼清明,正声回答道:“有余华同学在,百分百能成,这是他给我的信心。”
    言语之中满是自信。
    伍号,这是儒雅男人的专属代号。
    同余华待久了,刘微自然而然也沾染了些许自信,这样的自信基于掌握技术和知识的余华。
    在整个余氏七塔项目之中,余华是当之无愧的灵魂级人物,有余华在,那肯定能成。
    “有你这个态度就够了,我会全力支持你们,此外,务必要保护好余华同学和研发小组其他成员的安全,余华和研发小组保护级别是多少?”被称之为‘伍号’的儒雅男人,感受到刘微的自信与坚定,露出温文尔雅的微笑,点了点头,话锋一转,询问道。
    安全。
    这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因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余华的個人安危, 决定整个陕北硫酸工业和炸药工业的建立计划。
    “按照规定都是三级, 由于还未正式接触余华同学,暂时无法提供明面保护。”刘微听闻,回答道。
    三级保护级别,24小时不间断保护,一明一暗,仅次于北方部核心人员的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特级最高,四级最低,组织会根据相关人员重要程度和身份制定不同保护级别,刘微保护级别为一级,而儒雅男人保护级别则达到特级。
    “余华和研发小组的重要性非常高,应该提升至二级保护,科学家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一名科学人才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和保护起来,决不能损失在敌人手里。”儒雅男人思索一番,指示道。
    一听这话,刘微没有反驳:“是,我等下就办。”
    “老刘,你讲一讲这个高产小麦的情况,所谓高产,产量可以达到多高?”
    了解完余氏七塔并给出相应指示,儒雅男人并未着急询问北方局势的问题,而是高度关注高产小麦。
    北方局势很重要,高产小麦……更加重要。
    到了刘村之后,他只听到关于高产小麦的好消息,但却并未了解高产小麦的具体情况。
    “余华同学提出的高产小麦概念,通过天然杂交方式培育,第一代高产小麦亩产量计划稳定在250公斤以上,具体多高不清楚,但最低标准是250公斤。”刘微脑海仔细回忆,整理一番措辞,回答道。
    “亩产250公斤?!”
    儒雅男人听到这个产量数据,心潮澎湃,有些不可思议,经常下田干活的他,非常清楚小麦亩产量数据:“这是真的吗?”
    由于根据地缺乏化肥,耕地贫瘠,地力低,每亩麦子产量只有30斤—45斤左右,极少数上好地肥的水浇地能有110斤产量。
    产量低,意味着粮食不足,粮食不足的问题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粮食问题,一直以来长期困扰着整个根据地。
    然而,他现在听到了什么?
    亩产250公斤的高产小麦!
    这个产量是什么概念?
    整个根据地范围内的总耕地面积约为820万亩,去年粮食生产总量约为98万石,约为一亿一千七百六十万斤粮食,重粮食平均亩产量只有区区14.34斤。
    亩产250公斤和平均亩产14.34斤虽然不具备对比性,但却能直观感受到这个高产小麦的重要性。
    对根据地820万亩耕地来说,占据绝大多数的旱地和半沙地肯定达不到这个标准,可就算打个五成的折扣,那也是亩产125公斤。
    比起平均亩产14.34斤,这是多大的提升?
    双方之间的差距,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评价,也不为过。
    “希望很大,高产小麦来自于余华同学根据国外孟山都公司杂交玉米提出的概念,在来白洋淀的路上,余华同学已经在麦田里找到一株高度疑似天然杂交小麦的变异株,据他所言,只要再找到更多的天然杂交小麦变异株,不出三年,就能培育出第一代高产小麦。”
    谷簻
    看着伍号满脸震撼且不可思议的表情,刘微并不意外,点了点头,回答道:“不过,余华并不准备亲自培育高产小麦,他正在教导林婉同志,林婉同志同样下定决心要搞高产小麦。”
    儒雅男人听完,心中愈发激动,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正声说道:“一定要不遗余力的支持林婉同志搞高产小麦,这个项目我站后面撑腰,不准任何人干涉。”
    搞!
    一定要搞!
    高产小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余氏七塔,甚至还要超过,因为,人可以没有生产炸药的硫酸,但不能没有填饱肚皮的粮食。
    高产小麦有多重要?
    往小了说,这将彻底解决根据地的粮食短缺问题,盘活经济,对整个组织的作用不可估量。
    20万亩水浇地用上高产小麦,足以生产1亿斤小麦,这就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质变!
    而根据地20万亩水浇地吗?
    当然有。
    延河周边,延川地区,关中以北,林林总总加起来远超五十万亩,事实上,整个根据地的水浇地约莫二十七八亩左右,占比3%。
    除了这些上好的水浇地之外,还有其他三四百万亩能种麦子的山地和旱地,若是这些耕地也全都种上高产小麦,即便亩产打一半折扣,那也是数亿乃至十亿斤小麦。
    往大了说,高产小麦能够解决一半国人的温饱问题,让中华粮食危机大幅度减缓。
    粮食之重,犹如泰山。
    刘微点头,紧接着,两人根据高产小麦的细节方面进行讨论交流,确立一些大致事项后,再询问关于北方局势的情况。
    远方,夕阳渐渐落下。
    夜幕将至,傍晚时分的微风裹挟凉爽之意,卷走初夏的炎热。
    不过,今晚对刘村所有人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
    “嗡!”昂贵的进口柴油如同水流般源源不断流向柴油发电机内部,响亮而稳定的声音传遍四周,响彻全村。
    这是第二台柴油发电机工作的声音。
    在埋弧焊操作培训理论课进行三个小时后,凭借余华细心教导和娴熟的电焊操作手艺,外加埋弧焊的入门难度低,十个人已经初步掌握埋弧焊工艺,随后,三台埋弧焊机全部开机启动进行焊接操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余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永远比不过十个人,有了十名‘高学历’焊工的帮助,核心容器的生产制造效率呈数量级提升。
    院子里,机器工作的声音此起彼伏,一道道犹如岩浆般的红色焊缝似如玫瑰般,于黑暗之中绽放,一块块昂贵的进口不锈钢板被氧气乙炔切割成符合标准的形状,众人干得热火朝天,丝毫不觉疲倦。
    整个制造现场的材料和设备,百分之九十九来自于国外进口,进口国家多达十数个,堪称万国货。
    夜已深,凌晨两点二十,院子里灯火通明,一百瓦白炽灯散发耀眼光芒,照亮工作区域。
    第一个核心成酸塔的焊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摆放于地面,由学历最高的学员熊盛刚负责带队进行收尾工作,余华站在一旁进行指导。
    成酸塔总体分为前半部和后半部,两个部分的内部结构已经弄好,现在要做的就是最后一道工序,前后对接。
    “吱!”一层焊剂铺在焊接区域表面,在余华指导下仔细铺好后,感受到强烈压力的熊盛刚面容严肃,额头渗出一层汗水,右手握着焊枪,开始小心翼翼的操作。
    此刻,全场焦点。
    夜色之中,一道红色火光出现,焊缝之中的金属不断流动,进行冶金反应,没多久,首个焊接区域的第一层焊缝搞定,表面符合标准,熊盛刚继续铺设焊剂,进行第二层焊接。
    这是进阶技艺——多层焊。
    熊盛刚的双手非常稳,铺好焊剂便开始操作,一切显得有条不紊,很快,第二层焊缝搞定,经过验收没有问题。
    “很标准,焊的非常好,熊盛刚,继续。”余华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无论年龄多大的学生,永远希望得到来自于老师的夸奖。
    得到余华夸赞的熊盛刚,心中颇为喜悦,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涌上心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继续操作。
    与此同时,其他学员也在焊接各个预定区域,首个核心成酸塔逐渐成形。
    三十分钟过后,伴随着最后一道红色焊缝逐渐冷却下来,余氏七塔的第一个核心容器制造完毕。
    “成了。”
    余华望着眼前巨大的核心容器,心中成就感满满,嘴角含着微笑,这是他回到民国来做的第二个工程技术项目,技术含量比当初在学校里搞得启明牌照明灯源高了不止一丁半点。
    最重要的是,有了第一个核心容器,第二个,第三个……第七个核心容器,还会远吗?
    此刻,余华只想学前世的马斯克,在超级工厂竣工仪式上跳个舞,舒缓心中的激动,虽然心里一直想着余氏七塔技术含量一般,远不如计划之中的各个目标,但搞定第一个核心容器后,余华还是情不自禁的开心起来,就像小孩子看见了一个大玩具一样。
    眼前凝聚他心血的核心容器,算得上自己的一个大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