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和已经准备好人手,等待大皇子的到来。
国广孝和陈耀祖与谭文和这群人格格不入。
他们站在一旁窃窃私语。
国广孝有些担忧的说道:“大皇子信心十足,他能不能顶住宗室和勋贵的反扑?”
国广孝非常担心大皇子只是想表现。
遇到事情不对,大皇子可以调任其他衙门。
他们这些下属,下场会非常的凄惨。
不只是从龙之功没有混上,还会被打击报复。
陈耀祖露出狡黠的目光,笑眯眯地说道:“国大人的眼光也不差。
国大人选择的目标,那就是宗室和勋贵,没有选择极为难缠的文官。
以大皇子的身份,对付这些依靠皇室的宗室和勋贵,完全没有问题。
宗室和勋贵,他们也不会因为一两个蛀虫,就得罪风光正盛的大皇子。”
国广孝听到夸奖,他点点头说道:“大皇子刚就任,必须要选择背景深厚,又不复杂的案件,打响大皇子的名声。
这两个案件,一点都不复杂,别说有我们帮衬,哪怕是刚入职的官员,都有把握拿下。
就是因为这两个案件涉及到的人很复杂。
我发现之后就没有声张。
我知道聪明的官员都不会涉及这种案件。
背景不深的官员,哪怕是借助舆论等手段,把事情闹大。
最终也是两败俱伤,我的仕途也就烟消云散。
想要当忠臣,必然要学会比奸臣还奸,要不然只是一个被人玩弄的棋子。”
国广孝这样说,只不过是想把他说的这些话,传给大皇子苏蜀。
他在暗中做了很多事,必须要让大皇子苏蜀知道他的不容易。
默默的做事,全部向上级表功,到时候分奖励,必然没有他的份。
只有让上级知道,为了这件事到底付出了什么?
事情成功之后,分封功臣时,才能获得更多。
陈耀祖竖起大拇指,刚想夸夸国广孝,他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大皇子已经到来,我们该行动了。”
所有人听到这句话,他们立刻站直身体,以最好的神态,用注目礼看向大皇子苏蜀。
大皇子苏蜀求见父皇,谈及他想要做的事情。
他得到了父皇的鼓励与支持。
苏蜀猜测的果然没错,从底层爬上来的父皇,他最痛恨贪官污吏。
哪怕是父皇的亲戚与亲近下属的妻子,父皇也没有选择庇护。
苏蜀了解到父皇的态度,他现在信心十足,想要做一番大事业。
现在除了父皇,帝国还没有任何人,有实力阻挡他反贪。
苏蜀看向准备好的谭文和,这位监察御史水平很高,他带的队伍也很精干。
“我们要正式工作,苏文宝与于丽华,这两个人谁都不能放过。
工部与大都督府距离不远,把这两个人全部带到都察院审理。”
苏蜀立刻下达命令,抓捕这两个硕鼠。
监察御史谭文和大声说道:“遵命。”
他随后一挥手,带着自己麾下的御史,直接推开财政部的大门,前往不远处的工部。
财政部的官员,看到一群都察院御史经过走廊时,所有人心中一凉。
他们还以为财政部的官员又出事了,这会牵联到一大批人。
众人看到都察院御史从财政部走出去,这才放下心。
谭文和带着都察院御史,气势冲冲闯进工部。
他高举着身份牌,大声吼道:“都察院办案。”
工部的官员,看到谭文和的表态,他们就知道,这是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官员们都猜测,谁犯下了这么严重的问题,都察院御史直接闯进来。
一般的案件,都察院都会留一些体面。
都察院会选择传唤相关的官员,不会在正在工作时,大张旗鼓的抓走。
工部的人看到都察院御史办案,谁都没有敢拦着。
谭文和带领都察院御史,直接闯进工部侍郎苏文宝的官署。
工部的官员,他们看到这种情况,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他们立刻与相好的同事,私下里小声讨论。
“幸亏不是与我相关的官员出事,要不然近期工作无法完成,还很可能出现问题。”
“竟然是苏侍郎,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苏侍郎在外面喝醉了,回到工部时,总是吹嘘自己背景深厚。
他时常谈论小时候皇帝家贫,还去过他们家蹭饭。”
“苏侍郎能当上侍郎之位,与才能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靠着宗室身份。
他嘴上一点把门的都没有,做事还很嚣张。
陛下幼年丧父,家中一贫如洗,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陛下从来不遮掩。
但苏侍郎常常挂在嘴边,以一饭之恩携恩图报,这就是取死之道,现在果然翻车了。”
“活该,真的活该。
工部贤才众多,唯有这一个草包,拉低了外界对我们工部良好的印象。
现在看都察院气势冲冲,苏侍郎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工部侍郎苏文宝正数着他办公桌上一沓的银行存单。
这种不记名的银行存单,任何人都能从中取出钱,是帝国官员最爱收的东西。
这些钱是他这么多年攒下来的积蓄。
他突然听到门外有异响,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他在房中时,没有获得他的许可,任何人不准入内。
他可是工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工部侍郎。
更何况工部尚书金银冲刺内阁失败,他在地方的履历充足,又不想被外放地方。
工部尚书金银之前发愁,六部改革之后,多出了其他的部门,他正在想办法平级调动。
现在工部之中,苏文宝的权势极强,根本就没有人敢和他作对。
苏文宝正准备训斥在房门外闹出动静的人,他看到本来厚实的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他刚准备喊出声的话,立刻憋了回去。
进来的人,根本不是工部的官员,而是穿着都察院服装的人。
苏文宝哪个衙门的人都不害怕,唯独害怕都察院,这可是专门针对贪官的衙门。
他这一个大贪官,心中对都察院极为害怕,多次做噩梦,他被都察院带走,没想到这次成真了。
苏文宝立刻反应过来,他抓起桌子上的银行存单,直接往嘴里塞。
谭文和看到苏文宝的动作,他立刻上前一步,伸手按住苏文宝的脖子,直接把他按在桌子上。
都察院其余御史上前,立刻把苏文宝双手背过腰后,直接用绳索捆上。
苏文宝发出杀猪般的哀嚎,他极力地叫嚷道:“我是皇室宗亲,我要见皇帝陛下。
你们不能抓我,我要见皇帝陛下。”
苏蜀迈步从房门外走进来,他看到桌上的银行存单,最小的额度都是一万两银币。
厚厚的一沓银行不记名存单,至少要有数百万两银币。
这些钱如果全是苏文宝贪污所得,这个案件将会震惊帝国。
“苏文宝,你怎么解释这么多钱的来历。
哪怕你一百年俸禄加在一起,那都不够一张银行存单的面额。
帝国就是有你们这群硕鼠,才会导致那么多的问题。
你现在就准备老实交代罪行,你这个养尊处优的小身板,可扛不住都察院的询问刑罚。”
苏文宝看倒是苏蜀亲自带领都察院御史前来捉拿他。
他知道自己翻身的希望渺茫,一股绝望的情绪弥漫在心间,他立刻破口大骂道:“苏蜀,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没有我家的帮助,你爹早饿死了,哪有你这个小崽子出生的可能。
古人都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活命之恩要怎么报答。”
苏蜀看到苏文宝是这副嘴脸,他立刻上前,一巴掌扇在苏文宝脸上。
啪的一声巨响,苏蜀感到手都有点麻,苏文宝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血痕,随后就痛晕过去。
苏蜀气愤的吩咐道:“把这个家伙带到都察院,好好伺候他。
一定要让他事无巨细,交代犯的案子。
谭文和,我们继续前往大都督府。”
谭文和不屑的看了一眼苏文宝,他们一行人紧急赶往大都督府。
“殿下,我一直就想闯入大都督府,抓几名大都督府的硕鼠。
都察院一般不处理涉及大都督府的案件。
大都督府有军法部,专门维持军队法律的衙门。
一般情况下,军中的事物都是由军法部处理。
帝国讲究文武分立制度,都察院在没有特许的情况下,无法进入到大都督府调查。”
苏蜀知道这是父皇的平衡之道。
文武互不相通,基本都是自己管自己那一块儿。
都察院和军法部都市反贪的衙门,他们做事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苏蜀知道父皇下了心血,这样一来哪怕是文官或是军中,出现互相包庇的情况。
皇帝随时能从内阁或是军方,抽掉一批精兵良将,负责处理棘手的问题。
正是因为要处理军队的问题,苏蜀才会进宫询问父皇的意见。
他现在的心腹手下,只有都察院。
苏蜀也知道他想要染指军法部,借机插手军队事务,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情况。
他只能依靠都察院去查大都督府的案件。
苏蜀亲自带领都察院一行人,走近大都督府。
他还好获得了父皇的许可,要不然都察院这些人,连大都督府的门都进不了。
即便是这样,他们在都察院行动,军法部的人必须在后方跟着。
谭文和目标非常明确,他直奔后勤部于丽华所在的位置。
他们推开房门,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官,正在伏案工作。
谭文和语气平静的说道:“于处长,你的事发了,请跟我们走一趟。”
于丽华诧异的问道:“军方的事物,什么时候由都察院插手。
你们都察院管的太宽泛了,你难道是想激化文武两方的矛盾。”
苏蜀一脸铁青的站出来,说道:“于主任,你不用再挣扎。
你现在的情况,莱国公亲自到场,那也无法把你领回家。”
于丽华瞳孔一缩,她认识面前的这个人。
看到现在的形势,她知道自己无法再挣扎下去。
谭文和看到于丽华没有反抗,他立刻示意手下人,直接带走这个人。
财政部有着详细的证据,这两位官员哪怕是抵赖,那也没有任何作用。
都察院的询问手段,那也不是养尊处优的官员能承受。
苏文宝与于丽华,他们纷纷交代自己贪腐的事实。
大皇子苏蜀上任第一天,他就通过这两个重要的案件,确立了自身的权威。
财政部审计司在随后的时间里,一点都没留情面,又关进去了三位背景深厚的文官。
五位重量级官员,用他们的性命告诉所有人,绝不能小看审计司。
审计司主动推动的案件,必定是证据确凿的案件,连销毁证据的时间都没有。
官员们也更加注重预算与审计工作。
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贪污,难度会变得极大。
………………………………
大皇子苏蜀乔装,来到京城一家酒肆之中,他听着三教九流边喝酒边讨论事情。
得益于帝国对于言论管制的宽松,这些人很多都在讨论,近期官场火热的事情。
“朝廷推动无线电报机,你们看承天门前方的巨大铁塔,听说就是无线电报需要的信号塔。
无线电报太便捷了,现在对外发电报的价格,已经从一个字一两银币,变成一份电报一两银币。
这个价格,哪怕是平民百姓,他们都能得起。”
“电报离我们很远,听说了吗?
大皇子苏蜀是一个狠人,他上任之后,进行了一连串的抓捕贪官行动,大官就被拿下了五位,一些小虾米,更是有数十位之多。”
“大皇子这还只是财政部的一名官员,他如果能管理都察院,那该有多好。
大皇子苏蜀真是青天大老爷。”
“大皇子苏蜀嫉恶如仇,他对于贪官的态度与陛下差不多。
用文人的话怎么说?”
“颇有乃父之风。”
“对,就是这句话,真想大皇子成为储君,继承陛下的皇位。
这样帝国政策就不会发生重大变故,我们也能安稳的生活下去。”
苏蜀听到百姓这么说,他欣喜的多喝了几杯酒。
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那句颇有乃父之风。
他做事一直模仿着父皇的做法,做下一个决定之前,他先考虑父皇遇到这件事,应该会怎么做。
苏蜀的这种做法,获得了民间的广泛好评。
最关键的一点,苏蜀让父皇看到他做事的方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