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一章 生而为人想成仙
    朱极并不是喜欢交浅言深的人。
    本来就初次见面,更何况为了摆脱日后可能的麻烦而有心抗拒,在徐达和冯胜面前,朱极的表现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他的小心思朱元璋如何不知。
    一想起自己来时夸下的海口,朱元璋心里顿时有些气闷。
    徐达昨日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朱元璋的要求,但往后朱极回归宗室,是否值得徐达倾力为他保驾护航,只怕还是要归于今天朱极给他们的第一印象。
    偏生朱极心里总在盘算那些在朱元璋看来毫无意义的避讳,让这厮总是习惯韬光养晦,半点没有年轻人应该有的锋芒。
    听着身旁三个人净说些毫无营养的废话,朱元璋不耐烦地冲朱极骂道:
    “混账东西,让你跟两位国公好好说说对这朝堂的看法,净给咱说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做什么?”
    “谈谈李善长,胡惟庸,还有你嘴里咱们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淮西勋贵。”
    徐达与冯胜自然是震惊的,而被朱元璋呵斥的朱极更是瞪大了眼睛。
    此时他真想问朱元璋一句,老头今天家里几个菜,把你喝成这样?
    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你一个三品官当着徐达和冯胜这俩人的面都敢往外说,当真把这大明当成你自己家的了?你只是姓朱,不是真的猪啊!
    “能说?”
    要不是徐达和冯胜这俩武夫就在身边,其实朱极是想直接抬屁股撒丫子溜的。
    他就知道,这半路想要当自己爹的老东西真的半点没溜。
    瞪了朱元璋半晌,朱极这才拿舌头舔了舔干涩的嘴唇,随即结结巴巴的小声问道。
    其实徐达跟冯胜更想说,这种事情就算能说,也千万别说。这瞪着牛眼的朱元璋坐在身边,这种事情就算朱极说了,他们也不敢听啊。
    在掉脑袋这件事情上,他们可天然地走在朱极前头。
    很可能这事儿听完回头朱极依旧活蹦乱跳,但他俩死不死,那就不好说了。
    “有什么不能说的,反正都是淮西人,而且咱们跟李善长和胡惟庸也没啥关系。说!”
    朱元璋心想,这表现的机会老子便是逼也要给你逼出来。咱就不信了,你个小东西还能装到什么时候。
    俗话说,皇帝吼一吼,朝堂抖三抖。
    今天徐达和冯胜感觉啥也没干,只顾着把心肝脾肺肾往肚子里按了。他们一致决定,这时候只当个耳朵里塞驴毛的听众,然后甭管接下来听到什么,回去先把自家丫头送来。
    见朱元璋都同意了,朱极也就放下了心中的警惕,轻咳一声,将自己心中所想娓娓道来。
    “说起李善长和胡惟庸,就不得不先说说开国之前皇爷身边的四位谋士了。”
    “第一位想来宋国公是最熟悉的,郢国公虽然英年早逝,但归附最早,又素有武略,大明以应天府为根基的构想,便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提及冯国用,不仅冯胜自己哀伤,便是朱元璋和徐达两人也有些思念。在那段刀山血海的岁月里,此人也曾救过他们的性命。
    朱极是感受不到三人心里藏着的过往的,他只管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第二位,韩国公李善长。他是除了郢国公之后最早投靠皇爷的谋士,同样,也是淮西人。能力很强,对皇爷的帮助也很大,算得上建国第一的功臣。”
    “第三位,朱升。这位早些年便告老还乡了。但不可否认,如果不是他提出那九个字的方略,大明能够在众多义军中屹立不倒直至最后,还未可知。”
    “至于最后一位,青田先生刘基,在面对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时候,他的选择大大缩短了皇爷一统天下的时间,不可谓不关键。”
    朱极的这番点评,倒是让朱元璋三人耳目一新。
    回头想想,大明开国的道路上,这四位谋士确实在某些关键点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极的说法,倒也不算是乡野村夫的一家之言。
    “这朝堂之上,自从开国之后便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情况。大部分从龙之臣,都是淮西来的。”
    “这些人天然地抱成一团,时间长了,不管有心无心,自然而然就成了我口中的淮西勋贵圈子。而这个圈子的核心,自然需要一位爵位够高,威望够重的人来担任。”
    “两位国公以及魏国公深谙避讳之理,想来很少与这些人有公务之外的联系。而郑国公年幼,威望不足,曹国公又是皇爷外甥,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所以这把交椅,便只能由李善长来坐。”
    “文人嘛,多少有些爱慕虚荣。嘴上说着不要,这心里,可就难说了。”
    一番剖析下来,不仅听得徐达冯胜肌肉紧绷随时准备跪倒在地向朱元璋认错认罚,就连朱元璋自己都听得有些紧张。
    这些话要是传出去,只怕明天朝堂上就要乱成一团。
    偷偷瞄了会客厅外好几眼,确认这些话再也没有第五个人听到,朱元璋紧张的情绪这才舒缓了几分。
    “当年刘基不愿当皇爷手里的枪,李善长也知道朝中要是没了对头自己恐难长久,索性将手中的权利交了出去。”
    “不过手里虽然没有了权利,但他淮西勋贵核心的影响力还在。这不,他的学生便凭借更胜一筹的胆量和手腕,逐渐利用他的影响力,跻身于淮西勋贵最核心的位置。”
    说到这里,朱极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微笑。
    “生而为人想成仙,坐在地上要上天。有些人的欲望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是谨小慎微的。一旦满足了,就开始欲壑难填。”
    朱极没有再说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话。
    大家都是聪明人,铺垫的废话都说了这么多,正题只需要意会即可。没看到朱元璋的牛眼都小心成了眯眯眼,往门外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随意地拿起桌上茶水润了润喉,又勤快地将朱元璋三人的茶碗也斟满,朱极咧嘴,笑眯眯地观赏三人神游天外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