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第十三次相亲71
    第156章 第十三次相亲71
    他正任由思绪像迎风柳絮一样在想象空间里飘摇,忽然看到两个私下势同水火的同事在亲密无间的交谈。
    不知底细的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误以为他俩亲如一家,是可两肋插刀的过命兄弟。
    事实上,要不是有国家法律的威慑,这俩货之间的矛盾,早到了非得拔刀相向,血溅五步的地步。
    有时候,m君也会疑惑,这俩人渣真的是厌恶对方,恨不得对方去死吗?还是借那些过激言论,引诱听众们吐露自己的心声呢?
    就像古代坏人们常说的“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牺牲一点个人隐私,来换取他人更有价值的秘密?
    有一点,m君是心知肚明的,这俩禽牲没一个好东西,都是一路货色,只会坑人害人。
    对这种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
    其实,想想挺可笑。这些小角色的生活充里斥着相互利用,相互欺骗,相互坑害,把每一天都搞得像是一场谍战大戏。
    什么武经七书,什么三十六计,什么阴谋阳谋,简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一套一套害人的法门,不重样的施展出来,单位内可谓奇谋巧计千变万化如万花筒一样,让m君这种不善此道者真是应接不暇。
    普普通通的一个挣钱吃饭的地方竟然比戏台子还热闹。所有人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卷进漩涡里,一个个都成了一幕幕悲喜剧里的演员。就连m君也不能独善其身,只好虚与委蛇!
    或许,人生真的就是一出闹剧。每个人接到剧本,就急急忙忙登场开唱。
    就像所有的戏剧一样,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也不论是正剧,还是滑稽戏;或者是不知所谓的荒诞剧;所有人都自觉扮演者自己的角色。不管这角色是自己喜欢的,还是厌恶的,都只能尽心尽力去演好它。
    演不好的自然免不了被旁人一顿笑话。这倒不打紧。重要的是不好好演的演员,会被无形的导演提前干下场。这是大多数人最惧怕的。
    毕竟说都不知道下台之后何去何从,还有无换个角色再度登台的可能。
    如果人生真是一出戏,那么最有价值的角色是什么呢?
    m君觉得,若是在封建时代,大概就是皇帝了。特别是在明朝灭亡之后,整个大清朝只有满清皇帝本人是人,其他人全是奴才。区别就是有的是宫廷里的奴才,有的是包衣奴才,有的是没资格自称奴才的奴才。
    从秦朝到五代十国,皇帝召见大臣时,大臣是可以坐着面圣的。
    从宋到明,大臣是可以站着和皇帝对答朝政的。
    而到了满清时代,雍正手下处于权力核心的军机大臣只能跪着办差,封建时代的奴才风气至此达到第一个高潮。被雍正杀死的大将军年羹尧算是有清一代,唯一有古之大臣风范,能以人的姿态,而非狗奴才姿态与皇帝交流的大臣。
    奴才风气发展到嘉庆皇帝当政时,大臣柄政的秘诀竟然是“多磕头,少说话”。
    实际上,早在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还在位时,奴才风气就达到了第二个高峰期。
    这位皇帝曾张牙舞爪的呵斥纪晓岚等弄臣,直斥他们不过与妓女,戏子一样,都是下贱货色,没有资格谈论国家大事。
    这在王剪敢和秦王讨价还价的战国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画面。甚至上溯到三皇五帝时代,都没有像乾隆这样侮辱大臣的君主。
    有人会觉得,三皇五帝,春秋战国时代过于久远。
    其实就算在距满清时代较近的王朝里,大臣们也还是有做人的基本尊严的。
    在大臣被撤走椅子的宋代,北宋强势君主宋神宗想严惩一个犯错的小官,就被大臣当面教训,快意事不做也罢!于是乎,堂堂一国之君,竟不能随意处理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吏。
    甚至,在满清编纂的历史里那一个刚愎自用,心胸狭小的明嘉靖皇帝都比满清君主强。这位皇帝面对公开称其“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海瑞,都没向后来的乾隆皇帝辱骂弄臣一样百般羞辱。
    是自秦到明的君主个个都虚怀若谷,对所有大臣都敬如国士吗?
    自然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在满清之前,虽然历朝历代宫廷里擦桌子,扫地的太监和宫女都自称奴婢,但没人会自称奴才。
    奴婢俩字看起来和奴才相近,实则还不算是奴才。
    在m君看来奴婢是一种工种,是一些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从事的工作。
    而奴才不是人应该干的事情。没人会喜欢做奴才,只有那些披着人皮,有一颗兽心的禽牲才喜欢当奴才。
    满清之前,庙堂之上的文武大臣,不论官衔高低,何种民族出身,都是以国之大臣自居。
    官员自称奴才一事,在满清之前可谓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中国的皇帝历来是华夏文明圈的共主,朝堂之上向来是各族大臣济济一堂。
    比如:汉代有大名鼎鼎的匈奴王子,执政大臣金日磾;唐代有名震一时的胡人哥舒翰,百济人黑齿常之等大将军;明代有为抗击皇太极战死沙场的蒙古大将满桂。
    从没有任何一条记录显示,这些大臣曾向当时的皇帝自称为奴才。
    何谓奴才?
    主人座下毫无廉耻之心,像猪狗一样讨饭的人就是奴才。
    何谓臣?
    孔子说过:“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外国!”
    臣不是君主私人座下的狗奴才,不是擦桌子、抬轿子、打洗脚水的奴仆,是为国家出谋献策,流血流汗的公器执有人,是与皇帝合作一起管理天下的人。
    因此,满清以前的历代皇帝都把大臣作为人,而非乞食的奴才看待,自然也就不会如乾隆皇帝一样辱骂大臣,更不会在朝堂上弄出一批“多磕头,少说话”的酒囊饭袋。
    一想到这里,m君就觉得,满清日后的衰落几乎就是必然,试想早在其号称康乾盛世的鼎盛时代,权力中心就已经遍布奴才,不存在有人格的人了。
    那些狗奴才们会什么?
    无非是溜须拍马,喝酒吃肉,莺歌燕舞,拉帮结派,戕害好人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