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32 章 臣妻32
    知他者,果然也就凝霜、凝碧二人也。
    不过现在这落魄的情况大抵是有了些变化的,他沈三的命途似乎也没有之前那般苦涩难捱。值得珍视的不仅有相依为命的两位丫头,更多一位值得他信任、可以让他依靠的小夫君。
    虽他们都是男子,这桩婚事的订立若身份暴露便无法存续,亦不为外人祝福。
    可他竟头一回忤逆夙愿地生出了些如果日子就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平平稳稳地过下去也不错的想法。
    可沈沉笙却有些喜欢上现在因陆淮闯进他的世界中而改变了的自己。
    虽然他不能违心地说出不再想借着陆淮的手去把国公府吞入囊中。
    这是他此生不能卸下的沉重包袱。
    行李物件都准备就绪后,耳朵尖的沈沉笙一下便听见了那与自己共度一宵良夜的人熟悉的呼唤声。
    待他抬起头,便瞧见陆淮立于门口,璨如朗星的眼心有灵犀地同他对视上。
    沈三的唇不由掠起一抹不值钱的弧度,未有他思便裙袂翩跹旋身而起,在国公府众人神色各异地注视中,无甚言语地径直步出了厅堂,宛如一只蝴蝶扑进了温柔拥它的花朵怀抱。
    竟是连一人都不屑理睬,礼节性的客套也未置半分。
    府中的侍从丫头习惯了三小姐这冷然淡漠的样子,因他貌美,看久了居然这行为还觉得有几分凌霜傲雪的飒然。
    昨日坐在高堂之位上,在往来宾朋面前展露尽了威风的二人可不如此。
    这回即使沈由忠因满脸堆笑被无视、瞬间面色拉下来变得阴沉,刘漪澜依旧懒得伪饰用淬毒的眼神剐他,对他这个已经嫁出府的“女儿”都没甚么权力再搓圆捏扁。
    一切只因玄色衣袍,气质如清风朗月的美郎君就立在门口。
    这年少有为的新女婿正在等待着携自己的夫人踏上前往陆府的道途。
    纵使他们再如何怨怒,也不能第一日就暴露了自己对沈三的粗鄙态度,毕竟国公府现在刚依凭陆淮稍稍移去身上因教女不严引起的污名。
    坐在陆淮备好的马车上,把自己仍心有留恋的母亲遗物、独独信任的一同长大的凝霜、凝悦也一同带走,他对这座看似繁华令人羡艳、实则腐烂生疮的泥泞府宅便再无半分情分。
    日后再见,便是他要洗刷一切,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母亲清誉、夺回属于自己的身份的时刻。
    届时,沈三要挽着小夫郎,同他十指相扣,一同行至天光璀璨的彼岸。
    他要贪婪地赢回全部。直到即使他是男子的身份暴露,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分开他们牵连的手的时候,再脱离这名与利的囹圄,专心地做陆淮的妻。
    但他渴求的幸福很快遭受了现实的压制。
    尘埃落定住进陆府后,沈沉笙为陆淮的精心细致而惊叹,每一处园景、每一分陈设都是那般地合他心意。
    他亦拜见了陆淮的父亲,那日盖着盖头没能目睹亲
    翁尊颜,今朝却算是实打实地认识了。
    这是一位气质清正、墨香书蕴盈身的中年男子,待人十分和善可亲。
    甚至敬茶后还提出让他与陆淮一同去拜见逝去夫人的牌位,柔声劝慰他莫要紧张,若是陆淮欺负他便如何如何对他多有接纳与认可。
    虽然沈沉笙自己心头颇有几分羞耻,因只有他捉弄可人小夫君的份儿。
    这种暖融的感觉像极了与陆淮相处时的轻松舒适,先前他就在想能养出陆淮这样子嗣的家庭必然是一处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如今果真得到了印证。
    只是他还是不免心疼只有父亲一个亲人可以依傍的小夫君。
    同陆淮谈起这件事时也小心翼翼,生怕触及了他的伤痛之处,只是夫君过于温柔贴心,到最后反而得到慰藉、被暖融掉一身冰凌的是他沈三而已。
    尤其是第二日,小夫君见他心情低落,还特意为他请来了城中有名的梨园戏班子。
    听说这戏班场场金贵,让他们上门无关系是万万不能的,不知要费多少心神在其中。
    已然火爆到市井中至今还沸沸扬扬地传扬着“皇上来了都要等”这类大逆不道的言论,风靡程度可见一斑。
    沈沉笙是心驰神往已久,可激动欣喜之余,又觉着尚兰苑的人脉不像是陆淮这样的正经书生会主动结交的,有些好奇,故趁观看时咬耳朵同他问。
    潮湿暧昧的气流喷洒在陆淮的耳际,他的耳朵顿时红了起来,很是不争气地把一切都招了。
    沈沉笙这才知晓居然是初次国公府相会、正式交流那日他无心留下的一句自己爱戏,便让这呆子特意去寻了白启朝牵线搭桥。
    他当时便感动极了,当着唱戏的那帮子人的面便有几分情难自禁,要好好地“奖励”一番小夫君。
    可感受到对方僵硬推拒的身体,连纤细柔韧的腰肢都发着颤。
    知晓他脸皮薄,不爱他这样过火的沈沉笙只能老实规矩地抽回手来,只好想着日后在无人之处再连本带利地叫陆淮“讨回来”。
    可这样蜜里调油、除了夫君脸皮薄总是不让他碰之外,其余都美好得不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还未持续到让他生出几分真实感,便突兀地被来自更高权力的调动打断了。
    皇帝竟然让刚刚同他结发、要恩爱两不疑的夫君去外地办事。
    圣上大手一挥给出的五日婚假过了,陆淮这日早朝便恢复先前的良好习惯,准时出了门去,留下还沉溺在他的温度与余温之中的夫人在府里。
    巍峨气派的大殿上,高处端坐着睥睨天下的威严君王。
    楚元廷这几日虽照常公事公办,却总是不由自主在与大臣委以虚蛇的时刻,边抚弄着指节处的玉扳指消解烦闷,边把视线定格在一处本该有位长身玉立的年轻臣子的位置。
    没有望见那张总是沉静文秀、色如春晓的容颜,没有听见
    那道清润声音言之有物的回应,他的心头莫名空落落的。
    或许是君臣之间政见相合的惺惺相惜是陆淮秉性容貌太过合他口味
    虽有些想不通自己为何这般挂念一个臣子,但埋怨这人说好的尊君爱民,怎生这般快就不见踪影的时候却是不见犹豫。
    可楚元廷回忆起是自己非要生事,不仅赐予了人家一门金玉良缘,还给了多的时日让他多多伴着自己的娇妻。
    从理性的角度上审视,自己现在又回去怪罪陆淮,实在是有些胡搅蛮缠。
    但他实在后悔。
    不过,昔日的太傅若是知晓了他楚元廷身为帝王可以这般不讲理,这须发皆白的耿直人怕是都要从家乡衢州返回来京城训斥他。
    今个儿望眼欲穿的他终于望见了那一抹月白身影,一如既往的清雅高华,如同静谧盛开在朝堂不打眼角落的一朵昙花,赏心悦目得惊人。
    可纵使他思念极了,也是不能够泄露自己的欢欣的。
    过多的在意只会成为城府深沉、另有他思之人眼中赫赫皇权也具有的软肋和把柄,亦会为不应当被影响牵连的人带来迫害。
    之前他对陆淮的特殊已经太过昭彰,除办事之外不得再过多关注。
    楚元廷的目光来的快又去的快,陆淮和他周遭的方司明、林玉成、程若琛几人都察觉到了帝王视线的寻索,待有几分疑惑地抬头探究情况,却已只望见他直视着正在上奏、口若悬河的臣子,连一分在意这头的痕迹都找不出。
    陆淮却没觉得楚元廷的视线是偶然,纤长的羽睫垂落掩住一双明眸,暗中思忖着他会否有什么任务需要交予自己。
    他早知先前委托戚学士令他作的策论是呈递给谁看的,因而禁不住写多了些自己的见解,只是也恐过于激进不被掌权者所喜,故而只隐有锋芒留了三分余地。
    却不知上回任用他往崇州之行,还有后头的赐婚,会否是楚元廷也懂他心意,要笼络应用他来做事的手段呢
    这头楚元廷却无暇再看美人聊以慰藉了,看似和平却暗流涌动的朝堂终于被一个重量级足以搅动风云的人物打破。
    原是下一封奏折竟然是由白家的白闻敬呈递上。
    虽然陆淮的好友白启朝与这人也算是同宗,但因隶属旁支,与这枝繁叶茂、心比天高的嫡系是向来不对付。
    尤其是这年轻一辈的佼佼者白闻敬,对他睚眦必报的作风和鬣狗般阴毒凶恶的手段敬谢不敏。
    这人生得十分俊美,眉眼间却带着几分不详的邪肆之意,细看还让陆淮、程若琛觉着有些眼熟,认出后暗道不好,竟然就是那白显明的最大靠山,他那有出息的胞弟。
    程若琛一直关注着陆淮,这三日压抑思念捧着一个吻来回勉强地抚慰着自身。见到他真人才知一切的控制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可当下这人来者不善,他的担忧已然超越绮思。
    不由紧攥拳头,常言道“会咬人的狗不叫”,这白闻敬平时惯会隐忍,
    一发声却必然欲找事。
    白闻敬要是想整他亦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盯上了他的心上人想要伤害他,反正他本就是个疯的,必定同这人不死不休。
    “臣知陛下久为推行新法一事操劳,殚精竭虑、爱民如子之态让微臣实在敬服,只觉龙威浩荡,社稷有福。”
    “白爱卿若有见解,不妨直言。”
    楚元廷当真觉着眉心发疼,这白闻敬平日里也算的上是个清楚人,做事手段是残忍凶戾了点,但好在简单明了无后顾之忧。
    他也就由着他去了,除了实在做得过火有阻挡一下,但毕竟还要用他办事,身后又有那般背景,便没有过多干涉。
    予他如此盛的权势,这回却掰扯这般多,叫他心烦的程度实在快赶上那群迂腐老臣了。
    真是没眼力见,他想。
    这帝王做的真是憋屈。
    “禀陛下,眼见户部同僚们于纳归滞销物件一事上实在苦手,微臣实在不忍,想尽微薄之力。”
    “但我白家虽食君之禄、行忠君之事,追根溯源也不过只是寒微的商贾起家,与这广大行商之人却是一派。亲力而为难免有监守自盗之嫌,夹在两端又恐被家祖唾弃从此不再护佑,实在难担此重任。”
    便是连大雍人及其重视的祖宗之事都搬弄出来了,这人为达到目标也是够不择手段。
    楚元廷揉了揉发疼的眉心,音调变得有几分冷,无波无澜地问他“爱卿有欲推荐之人”
    “有。”
    “微臣深思熟虑,此人不能是商贾出身,也不宜是为官时日长了的世家子弟,否则与那群老狐狸对上,便是一下就被识别身份,绊住手脚。”
    那人一字一句慢条斯理地说着,如同毒蛇般的目光却游移在官员间,直到状若不经意地转向他们这一片,锁定在程若琛那姣美无双的心上人身上,露出了一抹带着惊艳玩味、又谱满了粘稠恶意的笑。
    “微臣以为,陆淮陆状元便极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