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末敏弹的第一次
其实我们的项目安排,都是很理智很克制的,充分的和我们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先后顺序和技术传承考虑非常周到,并且一个工程,往往承担着不止一个任务。
高振东前世,卫星这个事情虽然在58年就开始规划和讨论,但是我们非常科学和理智的没有盲目急着上马,而是在邱小姐出阁1年后,才正式决定上马这个事情,而正式的展开研制,则是在射程2800公里的战鼓三号导弹成功之后,利用战鼓三号的一、二级作为基础,搞出来征途一号运载火箭,正式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征程。
而征途一号的成功,又反哺了战鼓系列导弹后续型号的研制。
这里面既有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又有资金、资源安排的原因。
而到了这个世界,事情有所不同了,但是脉络却是差不多的,同样是邱小姐出阁之后,同样是在液体导弹成功之后,虽然这个液体导弹的射程只有1700公里,可是很多技术,已经是新技术了。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燃料,1700公里的导弹,用的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毒发燃料。
我们的征途系列火箭,用这种燃料的早期型号可不少。
对于总工的这个提议,防工委领导倒是很有兴趣。
“嗯,你说得有道理,现在两弹都成功了,可以考虑抽调一定的人员、设备、资金、资源来搞这个事情了。”
委总工笑道:“而且这个事情的第一步,其实已经在展开了。”
领导一惊:“嗯?有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他很清楚,委里迄今为止,尚未为“一星”的事情安排任何资金和正式计划。
能绕过他就开始?他还真就不信了。
总工提醒他:“你忘记了?在前不久的会议上,高振东提过,论证一到两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日后所有的液体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动力来使用,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开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已经论证完毕,正在展开研制。”
领导这才想起来,是有这么个事情,虽然到现在为止还只是为弹道导弹服务,但是论证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兼顾运载火箭使用的需求。
“啊,对对对,是有这么个事情。”他这一提醒,领导马上就想起来了。
“这样,你找业内知名的同志,询问一下他们对这个事情的意见,在这个事情上,他们的意见非常的重要,必要的时候,请他们的各自打个报告上来。”
在抓大方向这一点上,以解决具体技术问题见长的高振东,比起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国内,以及早就在这个方向上含辛茹苦的前辈们,尚有所不如。
“好的,我这就去办这个事情。”
——
星期二,高振东照例来到京城工大,今天是他上课的日子。
现在京城工大除了机电学院,认识他的人也不少了,和他打招呼的人也很多,不过今天有一个和他打招呼的同志是比较特殊的。这位是来邀请他去看试验的。
来人是罗教授,是在高振东办公室门口专门等着他的。
“高教授,今天下午没课吧?”
高振东的课都在上午,下午一般是留着解决教学问题的,没课。
“没有,有事儿?”高振东语带兴奋,罗教授啊,看他这表情就知道,绝对有好事儿。
“那就太好了,下午末敏弹正式测试,你一定要来看看。”罗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作为末敏弹的发起人和主心骨,平时高振东可以不在,但是正式测试,是一定要来的。
高振东兴奋的点点头:“好嘞,你放心,我一定到。”
对于这个事情,他比罗教授还兴奋,只要这个东西一旦成型,可以说,只要有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坦克,配合大量的5dl,再加上这个东西,北面就算有再多的装甲洪流,我们也可以放下心来。
毕竟这东西,是当年大洋公约国家在老毛子钢铁洪流的威胁下搞出来的,不为别的,就只为了这一件事情。
下午一点半,高振东如约来到了靶场上,罗教授带着学生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在一起的,还有导研院的陆工,他是末敏弹的探测系统的负责人,今天肯定也要在的。
类似的,还有搞降落伞的同志,同样来自导研院。
除了他们之外,就是陆装局的同志了,他们对这个东西也是期盼已久,这玩意在战术上的灵活性,以及对装甲部队的针对性,实在是太强了。
所以陆装局的同志甚至还分了两拨,一拨是炮兵的,一拨是装甲兵的,一个负责打,还有一个负责挨打……
其实这东西能装的地方,远远不止炮兵那么简单。看见高振东到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位都来了,差不多也可以开始了。
不过今天的试验,并不在京城工大的靶场上,这个靶场有点小,不满足所有试验的需求。
罗教授叫上大家,各自上车,一起去了京郊卫戍部队的训练场,这里比较施展得开一些。
嗨,你早说啊,我直接坐车到这边来不就是了。高振东自己带着车呢,还顺便带了两个其他单位的同志一起过去。
到了地头上,另外一批学生和工作人员,早已在这里做好了准备。
既然是正式测试,那试验环境条件就要和正式的完全一致,罗教授试验设计安排得很周全,没有用抛洒器来代替火炮,那样的话,有些项目就测不了了。
用于末敏弹发射的,是几门120mm迫击炮,1955年仿制的老毛子pm-43型120迫。
这也差不多是能装下110mm末敏弹的极限了,除了约翰牛因为单位制带来的那个奇葩的114mm炮,这算是满足要求的最小口径。
迫击炮发射的g值虽然不如榴弹炮等身管火炮,但是比起火箭炮来还是不差的,能扛得住迫击炮的加速度,就意味着至少能用在火箭炮上。
罗教授也不是没考虑过整两门122炮来耍耍,但是那东西的试验,比迫击炮要麻烦得多。
迫击炮打减装药大仰角,射程可以做到非常近,对于试验是极为有利的,基本上能做到发射点和目标区,在同一块场地上,而122榴在这方面,就比较困难。
同时用迫击炮打,基本上能测试末敏弹从发射到抛撒、展开、搜索、攻击的全过程,其测试结果对于包括身管火炮在内的其他方式,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高振东饶有兴趣的看了看迫击末敏弹,看起来和普通的迫击炮弹差不多,只是普通迫击炮弹呈枣核状,但是这个弹的形状,其中间的圆柱体部分要长一些,因为末敏弹就是个略长的圆柱体。
罗教授对高振东介绍道:“每枚迫击炮弹里,是一枚末敏弹,装两枚的话对气动外形破坏太厉害,重量也大,射程衰减比较严重。122倒是能设计过,能装两枚。”
这是他颇为遗憾的地方,试验不够过瘾。
前方两三公里外的目标区,几辆不同类型的车辆零零散散的分布在那里,有老毛子s2时期的功勋坦克,也有接近报废的旗佬军卡,还有小鬼子的豆坦克,嗯,这玩意在这里是被当做装甲车对待的,不算坦克。
车辆已经被发动,远远的都能隐约听到一点声音,这时候的发动机,噪音问题考虑了,但是考虑得不多。
别说这时候了,约翰牛21世纪的步兵战车,那个发动机噪音都能把他们的士兵整出神经病来。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士兵在找理由逃避兵役,约翰牛从政府到部队再到个人,骚操作那不是一般的多。
罗教授意气风发,拿起电台话筒。
“各小组注意,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撤离到安全区。”
电台里传来各个试验小组的回报声,这是个远程武器,人员自然是跟胡椒面儿一样,撒得到处都是。
试验人员一边接收各小组的回报,一边在表格上仔细核对,最后抬头对罗教授道:“罗副总师,所有仪器设备正常,各小组均已撤离至安全区域。”
“准备发射吧。”罗教授下达了指令。
“一发预备!”迫击炮排指挥员喊了一声,按照计划,先试一炮。
一名120迫射手抓起了一枚炮弹,放在了炮口。
罗教授向迫击炮排的指挥员点了点头。
指挥员大喝一声:“放!”
迫击炮射手手一松,炮弹滑了下去,发出“叮——咣”的响声,炮弹飞了出去。
虽然距离很近,但是迫击炮打的是高弹道,还是在空中飞了一小会儿,大家专注的看着空中。
没多久,空中传来“啪”的一声脆响,离地数百米高的空中一点白烟冒起,一朵黑白相间的在大家的视野中出现,旋转下落,有望远镜的人都立马举起,向空中看去。
“开伞高度正常!”
和反舰导弹不同,末敏弹结构极为紧凑,在装有正式战斗部的情况下,想要装遥测数据传输装置是不可能的,但同志们有的是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