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2.第141章 四辅臣
    第141章 四辅臣
    “好,既然如此就命太学博士王莽王巨君接替大司马之位,并赋大将军职,为首席辅政之臣。”
    王政君相当满意,就连之前最为棘手,最为桀骜不驯的徐华都选择了沉默。
    现在就是形势比人强,在皇帝没有确定的之时,太后就拥有着绝对的权威!虽然明面上并没有立储的权力,但却是拥有任命辅政大臣的权力的。
    如此一来,她就可以让自家人掌握核心的位置,毕竟不用自家人又能用谁呢?
    王政君这个人其实和刘彻的祖母窦漪房很像,虽然都是干涉朝政,都是提拔自家人,但屁股是坐在刘氏这边的,做这么多只是为了维持朝中均衡而已。
    汉代包括以后所有朝代用外戚,其实还是因为没有信得过的人。
    连刘欣都信不过新上位的徐华,更何况是王政君呢。
    倘若前大将军徐宁活着,她当然能撒手不管,因为这个人是元帝的亲信,能够绝对相信。
    可现在,国家马上要经历权力更迭,保不齐徐家不会出现什么歪心思,徐贞徐恭忠君爱国,但不代表他们的后代也能做到。
    秦朝的祖先秦非子难道不是周王室忠心的属臣吗?可百年以后,他的后代还是覆灭了周朝。
    人心难测,自家人肯定是要比外人可信的,从后来投掷玉玺,斥责王莽就能发现端倪。
    虽然远远不能和窦漪房比吧,她其实绝大部分原因是在装样子。
    “禀太后,如今国家无君,但这政务不能无人处理,臣恳请太后早日确定辅政之臣!日后也好辅佐新君。”
    有一位臣子提议道,他们要早点站队啊,如今权力变动,丁明飞速倒台,必须先找到完全保险的靠山!
    这董贤是肯定要被清算的,想都不用想,毕竟这家伙本来就是凭借先帝的重新硬生生被薅起来的,地位相当不稳,王莽复位后,必然用此人杀鸡儆猴!
    所以要撇清关系才行。
    王政君点头,这正和心意:“汝言之有理,早些时候,先帝也透露过自己百年之后的托孤之臣。”
    “虽然说死的突然,但这名单还是有效的。”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这几个辅政大臣将决定大汉未来至少三十年的政治格局!至少皇帝成年之前军国大事都是这几个人说了算的。
    没错,王政君已经下定决心,不立年长的诸侯,比如之前最热门的广阳王。
    广阳王上去了还有自己王家什么事吗?他可是铁杆的亲徐党。
    而且立储之权不能给徐华,必须尽快抬高王莽的位置,刚好,这些年他在太学发展,深得儒生爱戴,自己再帮他一把,完全足够。
    而这辅政位次显然最为直接有效。
    “按照惯例,托孤大臣应该有四,而这辅政当然也同理,记得从孝武皇帝刘彻开始这就是惯例了,所以今朝也不能例外。”
    王政君扫了一圈,发现徐华表情依然淡定,意思说道:“大司马王莽为首辅大臣,大司徒徐华次之,大司空孔光以及车骑将军徐忠再次。”
    既然徐家这么配合,她当然也要相应的给一些面子。
    王莽这个之前就推下去的大司马,居然凌驾在了徐华之上,肯定是有人不服气的,毕竟徐华的政绩远在其之上。
    当然,不服气也没有用,外戚为首席辅政之臣合理合规,外戚这个身份就是最大的凭证,但相应的也要给些好处捂嘴。
    她将外放在荆州的徐忠提拔为辅政大臣就是这个意思,四辅臣中有两个都姓徐,任是谁都不可能挑出毛病,孔光是远近闻名的大儒,不会插手朝中纷争。
    而两徐合力也足以与王莽这个首辅抗衡,无疑是合理的。
    不过,王政君这么任命还有一个用意,既然徐忠做了四辅臣,那就必须回京共同处理朝政,再加一个官职就能够摄政了。
    于此相对的,这荆州的领导权可能就要不保了,不能说京官还要兼任地方刺史,就算兼任也就是虚职了,本人不到如何掌握当地的军政呢?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明升暗降。
    之后再派遣自己人去做荆州刺史,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大大剥夺徐家对地方的影响力,这才是心腹大患!至于什么司徒之类的都是其次,毕竟政治这个东西,就是一人遭殃,全族升天。
    只要出了一点差错,那就是灭族!王家倒是因为运气好,及时退出了朝堂,再加上有太后庇护着,以及超然的名望,这才幸免于难。
    但是惨死的王家子弟同样不在少数的。
    唯一担心的东西就是在地方上的势力!就算徐华失败也无法做到连根拔起,因为拔了长安,其他地方的可就不会善罢甘休了。
    徐忠徐元和徐旻等人在各自的州内就是土皇帝!拥有绝对的军政大权,所以王政君非常担忧。
    意图靠着这个来进行削弱,也是一石二鸟了,即堵住了外人的嘴,还剥夺了徐家的影响。
    “徐司徒可有什么异议吗。”王政君看向了下方的徐华。
    “臣并无异议,太后英明。”
    徐华表情微微变化,但很快恢复,这点事情还不至于让他失态,这其实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他也明白对方的用意,怎么可能会那么好心,无法就是想削弱徐家在荆襄的影响力,再把扬州刺史朱春拉拢过去,南方也就基本脱离绝对掌控了。
    同时也有向地方法家派示好的意思,毕竟王莽是儒家人,法家肯定如芒在背。
    但未必就是祸事的,主要还是看后续操作的怎么样,辅政大臣就必须回京辅政吗?如果荆州继续出了乱子,那么徐忠作为车骑将军继续留在荆州平乱就是合理合规。
    假装盗匪嘛,反正朝廷又核实不了,那里是徐家的地盘,外人寸步难行。
    所以,只要运作的好,照样是好事,徐忠能够以此为契机,在荆州远程操纵国政,关键时刻他的站台更是至关重要。
    有兵权的人自古以来都是要么争取,要么消灭,既然消灭不了那就只能争取或者敬而远之了。
    所有,徐家对地方不可能放手的,徐华其实很清醒,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赢,王根当年为什么无动于衷。
    当年父亲死时,徐忠在南阳驻扎了数万军队,王根投鼠忌器,就并没有抓住这个好机会。
    “嗯…那就遣人去请新任大司马王莽吧,这储君应该早点定下来,诸位辛苦一下,不能再拖下去了。”王政君显得有些着急,她不能再容忍变量出现了,有了小皇帝在手,自己的地位才更加稳固。
    到时候,就算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徐忠也不敢草率行事,如果起兵进攻长安,那就和造反无异了。
    ………
    太学,儒学院。
    此时,大规模招纳学生刚刚结束,穿着儒衫的学子来来往往,来自天南海北,到处的人都有。首席博士王莽站在高台上,看着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学生们无比满意。
    这都是大汉的未来啊,也是他坐稳位置的依靠,只有得到了儒生支持,才初步拥有了与徐家抗衡的资本。
    就在这时,大批穿甲的精锐士兵骑着骏马来到府门之外。
    见到这副阵仗,刚刚还嘈杂不已的人群顿时就安静了,肃然的立在旁边。
    这个时代,接受圣旨不一定要跪着,可以跪也可以不跪,纯看个人态度。
    王莽也慢步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博士。
    为首的宦官举着圣旨,大声宣读道:“太后懿旨道,新都侯王莽接旨。”
    见状,王莽立即俯下了身子准备。
    新都侯是他父亲王曼的爵位,身为长子也就顺理成章的承袭了,毕竟堂堂前大司马,怎么可能没有封爵在身呢。
    “新都侯王莽品行绝佳,早年担任司马立下了赫赫功勋,深得爱戴,今经满朝文武商议,特迎其复大司马之位,为四辅臣之首,望卿再接再厉。”
    宦官宣读完以后,双手捧着,恭敬的将圣旨递了过去。
    退去权力中枢多年的王莽一时间都有些恍惚了,毕竟曾经谋划几十年的职位,如今绝人唾手可得。
    如何不让人唏嘘呢。
    “王司马,王司马?您无碍吧。”宦官见对方久久不说话,于是出言道。
    “无事,臣王莽接旨。”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将圣旨给拿了过来,这代表正式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其实皇帝征辟为官是可以拒绝的。
    “请大司马前往未央宫议事,群臣已经等候多时了。”
    “我知道了,备马。”王莽朝后面的几个博士又吩咐了几句,然后跟着对方前往皇宫。
    这一下,周围的气氛可是被彻底引爆了。
    “大司马?这可是三公之首吧!一步登天呐,记得上一次还是王公吧”
    “那可不,听说老师几年前就是大司马了。”
    “姓王…王家的外戚?不太像啊。”
    ………
    跟着侍卫回到皇宫,王莽走上长长的阶梯,手中还攥着那张圣旨,看着这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宫殿不禁心潮澎湃。
    每当这时候,他都前所未有的激动。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坐在主位上指点江山,称孤道寡呢?或许只有那个时候,才真正拥有了改变天下的能力吧。
    王莽心里知道不太可能,但欲望的种子一旦扎根,就很难根除了……
    “臣参见太后。”
    他走进大殿,众臣的目光纷纷投了过来,有些微妙。
    有的是欣喜,有的是惊慌,有的是忌惮……总之,徐华肯定是忌惮的那一个,即使他现在脸上并无表情。
    “巨君免礼。”王政君挥了挥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她一直都很喜欢这个侄子,之前兄长王凤也曾将其托付了过来。
    王莽确实是一个非常让人喜欢的晚辈,品德非常高尚,能力也很强,相信也没有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后代。
    他在短时间内打破刻板印象,得到儒生爱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恭喜王司马回归,今后还请多多指教了,今后还需共勉了。”徐华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波动,甚至是很高兴。
    毕竟事已至此了,王莽已经强势回来,不仅重新成为当朝大司马,而且还是首席都辅政大臣!名正言顺的总领朝政,先帝刘欣一死,对王家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现在权势还没有到达巅峰,等新皇帝确立后,王莽外戚这层身份才能真正发生作用。
    他不可能立成年诸侯王的,臣子拥立皇帝的核心主要还是看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一个成年皇帝对徐家无疑有帮助。
    特别是之前定下的广阳王,他是一直与徐家很亲近,但刘欣却一直摇摆不定,相比之下他更想立自己的儿子。
    虽然这一辈子都没生下孩子吧,仅仅活了二十三岁,非常短命。
    “哈哈哈…徐司徒说的是,我们还需要相互监督,如果我做了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还请莫要手软呐。”王莽同样很是和善。
    但心里同样忌惮不已,他之前只是警惕其父徐博而已,但现在发现,这个徐华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政治手段要更加老练!
    唯一差一些的就是威望了,徐博在太学里基本就是说一不二,如果当年李年昭逼宫时他愿意出面的话,那立帝根本不可能退位的。
    动用军队可能会有后遗症,导致刘氏的统治出现间隙。
    但徐博就不同了,他能真正做到兵不血刃的解决,可惜当时情况太特殊了
    但徐华就不行,他年纪还不到,无法做到让太学集体服众,最终导致儒家被王莽所掌握。
    后面这家伙绝对将成为一个劲敌!徐家在地方上拥兵自重,无疑是最需要注意的点,特别是徐忠,他也是四辅臣之一,南阳还临近关中危险系数是最高的。
    首先需要的就是先联合同为辅臣的大司空孔光,如此才能在朝廷压服徐家。
    倘若徐忠离开荆州来到长安的话那就更好了,他们在荆州的势力将被极大的渗透!
    而且这孔光是孔子之后,儒家大儒,与自己肯定更加亲近的。
    看来日后可有的忙了,剩下的傅家倒是好说,先帝一死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