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西将军报捷
    武昌城。
    半个月来,湖广总督张长庚着实叫民变闹的焦头烂额。
    民变原因是西山用役以来各地官府太过严苛,以致官逼民反。
    此中内情,身为总督的张长庚自是一肚子数。
    但只要一日未剿平西山贼,无论是用兵还是用役亦或征粮,他都是不能容下面有半点松懈的。
    哪怕百姓为此妻离子散,民夫十出五归。
    代价是大了些,但只要官军能平了西山贼,天下便能就此太平,到时再宽政松律,民间自能得到恢复。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为了扑灭各地民变,也防民变于湖广酿成大乱影响西山用兵,在张长庚调度下督标两营相继派出陆续剿平多地民变。
    乱民多为民夫,民夫能有多少战斗力?
    官兵大力围剿下,如今只剩一股以公铉为首的乱民。
    人数不少,地方报称近万。
    具体多少,张长庚也无从详知。
    不过这股乱民已搅乱大冶、兴国、通山等地,甚至波及邻省江西,因而作为湖广总督,张长庚必须予以严剿,否则江西方面必会上书弹劾他湖广“纵贼祸邻”。
    民变规模再大一些的话,对武昌也会构成威胁。
    故昨日张长庚发文武昌、黄冈二府,除汛兵守备外多募乡勇往讨公铉,另命在黄州剿贼的督标副将马公明率部入大冶平定民乱。
    区区民乱,倒是无需行文前线调兵回剿。
    民变以外,也有好消息传来。
    京师陆续有塘报来,说明朝宗藩曾监国的鲁王朱以海于去年冬病死,另闽浙总督李率泰上报朝廷,称郑氏贼首郑经因无法在大陆立足,已与洪旭等率残余明朝军民自思明东渡台湾。
    这表明“海贼”郑氏集团已经放弃抗清事业,只想偏安一方。
    如此将大大减轻沿海地区军事压力。
    郑氏集团海船甚多,沿海各省最怕的就是那郑经哪天也学他爹郑森“大船入江”,兵临江宁。
    因此郑氏集团东渡,无论海防还是江防,都能让清廷松一口气。
    导致郑经放弃金厦前往台湾的原因,除了金厦、南澳等弹丸之地无法为其解决数十万兵员、百姓及官员粮食物资供应外,就是随着其父郑森离世,大批郑氏集团的文官武将陆续向清廷投降。
    去年被郑经杀害的郑泰之子郑缵绪同其叔郑鸣骏便率数百战舰,上万披甲士卒归降大清,导致郑氏集团实力进一步受损。
    郑鸣骏、郑缵绪降清后立时配合清军,会同荷兰舰队猛攻金、厦,郑经几乎支撑不下去。
    靖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趁机遣人招抚。
    谁料郑经对于清廷给出的归降条件倒是没有异议,就坚持一条——不削发!
    而清廷则坚持郑经部必须剃发,如此和谈就同当年一样破裂。
    “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郑氏父子明知天下大势已归我大清,人心更向我大清,偏是冥顽不灵,不肯顺势而为唉,只可惜了那几十万渡海军民。”
    说这话的是正在总督衙门等侯批文的道台金冠三。
    金大人是有感而发,因为觉得如今这发式非常方便,不仅易于打理,还不用天天洗头。
    省事方便,何以郑家父子就迂脑子死犟的。
    张长庚笑了笑,提笔将金冠三的几封公文给批了,尔后方道:“衣冠之争不过腐儒迂见,只那郑经不肯剃发也未必是想真保衣冠,多半是仗着有台湾可依,欲仿朝鲜、安南做我大清藩属。”
    “制台怕是说到他郑经心中了。”
    金冠三起身为总督大人斟茶。
    “这郑经,我看不过一鼠目寸光小儿,没什么可虑的。”
    说到这,张长庚有感而发,“前冬缅甸之变,君亡臣死,天下已无明室,止海上犹存郑逆一线,若郑逆审时度势拥鲁藩为帝,如此或能延明祚一些日子,西山贼人知晓此事也当能坚持,不致分崩离析,只郑经小儿不但不肯拥鲁,就连鲁藩的宗禄都给停了,当真是可笑至极
    也是天助我大清,郑经小儿不是做大事的料子,此次东渡不过苟延残喘而矣,待西山用兵完毕,朝廷必遣水陆大军攻台,届时倒要看这小儿是剃发还是不剃发。”
    言罢,露出一脸自信模样。
    提到西山用兵,金冠三不由提起靖西大将军穆里玛往前线督兵的事。
    其认为三省联军共同发动攻势,又有满洲大兵督阵,战事可能不会拖太久,快的话三四月份说不定就能见胜负了。
    毕竟茅麓山不过半县之地,官军兵力又是明贼十数倍之多,封锁更是多达数年,那明贼早就强弩之末了。
    话音刚落,门房就欢天喜地来报:“禀总督大人,靖西大将军遣满洲参领拉哈达报捷!”
    “噢?!”
    张长庚和金冠三先是一怔,继而均是大喜起身,前者迫不及待问门房:“可是西山大胜了!”
    “大胜,大胜!”
    门房脸上笑得跟一朵花似的,说拉哈达参领与报捷官兵已至西门。
    西山用兵,省内闹民乱,为防贼入省城,武昌城每日只开一门供百姓、商贩出入。
    今日开的是南门。
    报捷的满洲大兵到的是西门。
    “快,快备轿!”
    闻听报捷满洲大兵已到西门,张长庚喜的立时通知备轿,亲自往城门听那唱报。
    不是他这湖广总督拉下脸给穆里玛这个靖西将军捧场,实是制度使然。
    待一众总督府人员簇拥总督大人的轿子至西门后,就见城外有上百名尖盔明甲的满洲大兵正在等侯。
    为首是一参领。
    报捷满兵也是知晓规矩,静静等侯,并无不耐。
    “开门!”
    张长庚令营兵开门,伴随城门开启声,城门赫然洞开。
    不待外面报捷大兵入城,张长庚已是激动道:“还不速速唱报!”
    不是真唱,而是扬声报的意思。
    要从城门一路唱报到总督府,让全城人都知道,都为之欢喜。
    “大将军报西山大捷,阵斩明贼上万,生擒贼总兵王甲、张甲、胡甲、赵甲等二十一员,获贼马若干匹,甲衣器械无数!”
    唱报声中,一众满洲大兵骑着高头大马整齐有序进城,人人脸上皆是喜气洋洋。
    未想刚进城,那唱报声突然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咆哮般的吼声:“明军进城了,明军进城了!”
    然后便有数十骑猛的甩鞭向城中冲去,另数十骑突然拔刀砍向那帮正在欢喜的守门兵身上。
    张长庚尚未明白怎么回事,身子就是一轻,竟是整个人被一满洲大兵给夹到马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