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袁君,还请受张某一拜!
刘宏的确信任宦官们,也愿意把宦官们当作肱骨之臣来对待,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大前提的。
宦官要能够捍卫他的皇位和权力,而不是动摇他的皇位和权力!
保护我,你们才是自己人,不保护我,你们就是敌人!
刘宏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非常生气,觉得侯览太过分了,自己闹腾也就算了,现在把事情闹大了,搞得群臣逼宫,甚至威胁到了自己的天子之位!
难道侯览要让自己连皇帝都没得当吗?
于是他听从了袁赦的建议,下令禁止侯览继续闹事,并且就此停止此次举钩党,不要让事情继续扩大,以此安抚朝臣,要求朝臣全部离开皇宫,也不要继续闹事。
都给我停战!
天子诏令已下,照理来说局面应该平息,但是侯览已然气急败坏,红了眼睛,在部下的建议下,他甚至想要不顾一切的调动听话的宫廷禁卫去武力威慑朝臣,来一个绝地翻盘。
但是他的速度太慢了,派出去传令的人还没有走多远,就被曹节等宦官带人困住,拿来了刘宏的诏令逼他就范。
曹节等宦官得知此事已经闹大,知晓袁氏对此极为不满,甚至发动朝中势力针锋相对,担心真的撕破脸皮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同时,他们对于侯览试图发动兵变的事情感到恼火,觉得侯览实在是太不知进退了。
于是在袁赦的润滑作用下,曹节等人决定妥协,将最主要的祸乱源头侯览铲除。
反正侯览平时飞扬跋扈,踩在大家头上,对他不满意的宦官太多了,此番能把他扳倒,吃掉他的势力,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最后,这件事情演变为内外朝双方势力一起对侯览进行混合双打的局面。
混合双打之下,侯览被打得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本人都被软禁在宫廷中不得外出,身边羽翼被接连铲除,从宦官内部到朝堂之上,一场针对侯览及其党羽的风暴已经展开。
袁逢送信的时候,大局已定,他赶快把消息告诉袁树,让袁树不要慌乱,踏踏实实呆在右扶风顾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基业。
至于雒阳这边,交给他。
要是他这个当爹的连儿子都保不住,还能保得住什么?
袁树接到袁逢的信之后,心下大定,知道自己全部的担忧都已经没有必要了,袁氏的政治力量在这一场风波之中显露无遗,充分展现了三世三公之家强大的政治能量。
虽然说这个事情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但是好处同样明显。
不好的地方就是袁氏当了一次出头鸟,和宦官集团针锋相对,在共同的敌人侯览被消灭掉之后,必然会引发宦官集团和袁氏之间关系的微妙化。
而且袁氏家族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当出头鸟,这一次出乎意料的做了出头鸟,展现了极为强悍的政治能量,甚至可以威慑皇帝、令宦官妥协,这也在无形之中给这些势力提了个醒。
要小心袁氏!
天下人的视线顿时都放在了袁氏身上,对想要继续发展壮大的袁氏家族来说,是有很大危险的,以后袁氏家族的所作所为、不论是否真的有政治目的,都有很大的可能被政治化。
但是也不是说就没有好处。
其一,袁氏家族素来都因为和宦官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而受到士人的广泛诟病,而这一次正面对抗宦官取得阶段性胜利,宦官肯定不爽,但是必然会让袁氏家族在士人之间的风评得到好转。
正是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其二,袁氏家族展现出了庞大的政治能量和号召力,这必然会让天下人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袁氏家族的能量究竟有多强,对于袁氏家族继续招贤纳士、增强自身是有促进作用的。
潜在的敌人会增多,会警惕。
但是潜在的友人也会增多,会振奋。
对于袁氏家族来说,就像是握住了一把双刃剑,狠狠刺入了敌人的胸口,让敌人受伤,但是自己也随时要警惕被收回来的双刃剑弄伤。
在袁树的记忆里,袁氏家族正儿八经和宦官闹翻还是在袁绍和袁术兄弟两人手上,汉灵帝刘宏死后,他们上蹿下跳的一顿操作,基本上杀光了所有的宦官。
而在此之前,袁氏家族好像一直都隐藏在幕后,对宦官的事情没有明确表态。
而现在,因为自己的介入,使得历史轨迹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袁氏提前那么久和宦官集团爆发正面冲突,接下来的局面,真的稳得住吗?
便宜老爹和三叔真的能在接下来的局面中驾驶袁氏这艘大船继续稳稳当当的航行吗?
袁树不能预测。
不过他也不是太过于担心。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突然暴起,宦官们已经领教过了危险性,只要他们智商正常、不犯蠢,短时间内肯定不会试图继续激怒袁氏,以避免袁氏真的就站在了宦官的对立面上。
接下来,宦官们必然会想办法安抚袁氏,主动修复和袁氏的关系给外界看,消弭外界的猜测以及一些同情党人的士人官员试图就党锢之祸翻案的可能性。
二次党锢之祸已经成为宦官秉政的大义名分,甚至成为刘宏亲政、执掌权力的政治基础,翻案,就意味着推翻刘宏的执政根基,对刘宏和宦官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同时,宦官们也要避免袁氏借此机会直接华丽变身为新的党人领袖乃至于士人领袖,所以,一定要死死拉住袁氏,不能让袁氏离开他们这艘“贼船”。
但其实说起袁氏,他们也一样,他们也不想现在就和党人们公开站在一起与宦官作对。
一来宦官们拥立天子刘宏有功绩,深得刘宏信任,眼下已经在名义上正式“亲政”的刘宏还是占据了大义名分的,除非再行废立之举,否则不可能从根本上推翻宦官秉政的现实。
在这个时候,袁氏直接与宦官冲突,很有可能会被刘宏掌握的大义名分打翻在地,被视作党人,遭到沉重打击。
二来,党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袁氏家族再清楚不过了。他们的政治手段和政治能量甚至都不如这群宦官。
一朝败北,党人们便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杀的七零八落,毫无还手之力,公开和他们混在一起……那不是扶贫吗?
袁氏家族的觉悟可没有高到那个地步,他们没有兴趣扶贫,只是想借扶贫的名义来赚取名声,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袁树认为接下来最符合袁氏利益的做法不是和宦官撕破脸皮对着干,而是寻求和宦官修复关系的可能性。
袁逢的信件也证实袁树的猜测是正确的。
袁逢明确表达了袁氏家族接下来的政治动向并不是就此改旗易帜、和党人们站在一起,而是想办法修复和宦官的关系,继续在雒阳中央谋取权力,争取登上更高的地位。
袁逢和袁隗从危机中发现了莫大的机遇,磨刀霍霍,已经开始向三公和尚书台发起冲击。
袁树自然不会把太多的关于袁氏家族内部的事情告诉外人,所以关于袁氏的具体谋划什么的,他没有说,只是着重描述了袁氏家族是如何引领朝臣反击宦官、最终扳倒侯览的。
袁树长得很端正,宝相庄严,又很善于说话,也善于演讲,语言艺术能力拉满,是天字第一号大嘴炮,这是他在马融还活着的时候就广受好评并且让他长期受益的一项本领。
他总是能够通过语言艺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不由自主的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全心全意地听他的演讲,而暂时忘却掉其他不愉快的事情。
在描述袁逢和袁隗是如何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过程中,袁树声情并茂,各种旁人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修辞手法全都用上,还搭配非常合适的肢体动作,将袁氏和宦官斗争的过程描述得惟妙惟肖宛若武侠小说,就好像自己亲眼目睹全程了一样。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袁逢和袁隗两兄弟齐心协力,使出一招双剑合璧,最终干翻了侯览!
但事实上,他什么也没有看到。
或许整个政治斗争的过程也完全没有他所描述的那么惊险刺激,袁逢和袁隗兄弟两人的形象也并非他所描述的那般正派。
只是那又如何呢?
张俭是不会在意的,刘表和夏馥也是不会在意的。
他们从地狱来到天堂,只用了一句话的时间,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过于刺激,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充斥着他们的内心,哪里还有闲心思去找寻袁树所编纂的故事里的逻辑漏洞?
就算能找到,他们也不会深究。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道理,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
再经过袁树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三人顿时对袁氏充满感激,对袁树也充满了好感。
张俭直接热泪盈眶,整理衣冠站了起来,向袁树深深一礼。
连带着刘表和夏馥也一起向袁树深深一礼。
这就搞得袁树有点不会了,赶快站起身子侧身躲让。
“张公,夏公,刘公,您几位这是?”
张俭没有直起腰身。
“向袁氏表示感谢。”
“可是我……”
“子可代父受过,自然也可代父做其他合理的事情,父不在场,可由子代为受礼,再进行转达,这并不违背礼数。”
张俭抬头,朝着袁树笑了笑:“所以,袁君,还请受张某一拜!”
刘表和夏馥也说了同样的话,行了同样的礼。
袁树倒也没有继续纠结下去,他踏踏实实的接下了三人的行礼,不再纠结。
“树代父、叔受下此礼,同时……”
袁树也向三人行了一礼。
“张公,夏公,刘公,与如此凶残、狡诈的贼人斗争,三位……受累了!”
简简单单几个字,却仿佛直接击中了这三人的心趴,三人纷纷红了眼眶,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张俭更是忍不住流下眼泪,感叹不已。
特酿的!这袁小子要真的是我的孙子,该有多好?
老夫睡着了都能笑醒!这辈子是真的有了!
——————
ps:想了想,嗯,一千月票加一更,一个盟主加两更,这是一千月票的加更,先这样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