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俘虏如何处理
夜幕降临,天空中繁星点点。
洋河两岸,那篝火也如同繁星般亮起。
那如同蘑菇般的帐篷几乎撒满了山间狭长的盆地。
明军将士更是如同蚁群一般密密麻麻,一堆又一堆,围聚在篝火边,谈笑风生,乃至引吭高歌,好不快活。
宣府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现在聚集在这里的人马足有上十万之多,还有俘虏的老幼妇孺,那更是多达十多万,还有牛羊马匹,二十万那都不止了。
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也是明军将士百余年来最为痛快之时。
土木堡之变以来,那从来都只有北虏寇边,肆意劫掠,还从没有明军出塞抢过北虏哪怕一个小部落。
这一次,小部落他们足足抢了十多个,大部落他们都干废好几个。
百余年的屈辱、窝囊、不甘、愤怒等负面情绪一朝释放,属实痛快啊。
少年天子万历这会儿也在洋河北岸一圈方圆十余丈的大帐篷之中。
这些帐篷都是明军将士抢来的王帐、汗帐,或者说酋长帐,总之就是鞑靼部落首领的帐篷,一个个那都大得吓人。
帐篷中间围出的草地那也大得很,足有数十丈方圆,按亩来算就是好几亩地。
四周,锦衣卫和禁军高手那是排了一圈又一圈,中间则是万历、皇贵妃秦兰和一众领兵将领。
他们正在享受难得的全羊宴呢。
羊肉那都用树枝串成了胳膊长的大肉串架在火上烤,简简单单洒点孜然和食盐那就肉馅四溢,美味无比。
篝火旁边还搭了两个灶台,架了两口大锅,一锅鱼羊鲜汤,一锅羊杂汤。
鱼羊鲜汤就是河里的鱼加上羊排一起炖,外加一点食盐和野葱,鲜之一字就是左鱼右羊,这汤有多鲜可想而知。
羊杂汤则是羊肠、羊肝、羊头、羊腿等加上各种香料和盐巴一锅炖了,那味道同样鲜香无比。
万历一手抓着串大烤肉,一手端着碗鲜汤,吃得那是满嘴冒油,酣畅淋漓。
这又是一次庆功宴,还能喝酒。
他痛痛快快的喝了一碗鲜汤,吃了几块大烤肉,又举杯敬了一圈,再撸了几块大烤肉,这才打着酒嗝满足道:“这么吃属实痛快,将士们要能天天吃到这全羊宴就好了。”
呃,这个怕是有点难。
戚继光小心道:“万岁爷,这羊就长不大,公羊最多也就能长到一百多斤两百斤,而且能吃进肚的羊肉和羊杂总共还不到百斤,这一场全羊宴我们就杀了差不多一万头公羊,十多万头羊那也办不了几场全羊宴。”
这一下就杀了差不多一万头公羊!
万历闻言,不由吃惊道:“这么吃不会把抢来的羊群给吃得繁衍不起来了吧?”
戚继光连连摇头道:“不会,不会,公羊本来就是养来吃的,只要母羊数量足够,羊群就能不断繁衍,公羊那只要留下一批强壮的配种就行了。”
万历闻言,不由庆幸道:“那就好,朕还想多养点羊呢,羊全身都是宝啊,羊肉和羊杂可以给将士们打牙祭,羊皮可以用来做软甲,羊毛可以用来织布,养几十上百万头羊那就发大财了。”
你当皇帝的老想着发财干什么?
皇贵妃秦兰颇有些不解道:“万岁爷,你还需要赚钱吗?”
那可不。
万历连连点头道:“朕当然需要赚钱,京营和边军的粮饷、军功奖励、武器装备、粮草辎重等等,那动不动就是上百万两啊。
这一仗我们是打的痛快,但算起帐来也是吓死个人啊,光是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的边军和京营将士加起来就是二十多万,一个月的粮饷就是四五十万两。
还有武器装备和粮草辎重的耗费,差不多也是四五十万两,还有军功奖励,加上前几天袭扰朵颜三卫和喀喇沁部的军功奖励朕都发了两百多万两了。
这一个月就是三百多万两啊,朝廷的税赋根本就负担不起,他们能负担起辽东镇、延绥镇和固原镇那些人马的粮饷和开销就算是不错了,剩下的都得朕想办法来赚啊。”
我的天,一个月就是三百多万两啊!
皇贵妃秦兰闻言那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戚继光却是小心的提醒道:“万岁爷,我们还俘虏了十多万老幼妇孺呢。”
这个也要算吗?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略带紧张道:“老幼妇孺也算军功的吗,这些不用五十两一个吧?”
这些都算军功谁扛得住?
戚继光连连摇头道:“万岁爷,末将不是这个意思,俘虏老幼妇孺将士们不会出现伤亡,也不用费多大劲,不用算军功奖励。
末将的意思是,这么多老幼妇孺我们怎么养活啊,十多万老幼妇孺哪怕天天喝稀饭,那一个月也得两三万石粮啊。
而且,我们还得派人看管,现在这里有将近十万大军,那是没有问题,一旦京营、锦衣卫、禁军和大同镇骑兵撤离,这里就剩两万多人马了,看守这么多俘虏都有点不够啊。
还有十多万牛羊和八万多匹战马,宣府镇这点草地根本就养不活,这个我们也得赶紧想办法。”
这俘虏还成负担了?
万历闻言,琢磨道:“粮食的问题好办,朕可以让邓将军率水师战船去徐州拉一趟,然后分批送到避暑山庄。
他们一趟就能拉十万石,你再用神机营的粮车转运过来就行了。
牧草的话,战马可以分批次跑塞外去吃,牛可以分给京营将士来拉犁拉牛车,公羊能吃的我们都杀了,熏成羊肉干,剩下的母羊和小羊羔这里应该能养活了吧?”
这样一来粮草倒是没多大问题了。
戚继光又问道:“万岁爷,那这些俘虏的老幼妇孺怎么处置呢?”
这是个大问题。
洪武朝和永乐朝其实都没处理好。
那时候归顺乃至俘虏的北元将士及其家眷那都是给安排地方放牧,让他们自给自足。
原来的北平行都司就让给朵颜三卫当放牧之地了,还有奴尔干都司那么硕大的地盘也是给归顺乃至俘虏的北元将士及其家眷放牧的。
这其实是给自己养敌人。
游牧民族归顺之后口粮乃至生活用品都有了,放牧的地方也足够大,繁衍起来是相当恐怖的。
朵颜三卫全盛时期控弦足有八万之巨,哪怕五口抽一丁那也是四十多万人口啊。
奴尔干都司那更是白白便宜了努尔哈赤,养出了一股让大明灭亡的势力。
这么搞不行,关于俘虏的处理,他不能学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的。
那么,学谁的呢?
历史证明,努尔哈赤的办法是最好的!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从今往后,我们俘虏的老幼妇孺都赏给将士们,谁俘虏的就赏给谁。”
啊?
这叫赏吗?
戚继光闻言,那都不由得目瞪口呆道:“万岁爷,末将斗胆,这样不行吧,将士们也就能养活自己的家人,没有余粮来养活这些俘虏的老幼妇孺啊。”
如果按现行的办法那自然是不行。
万历郑重道:“边军屯卫制度得改一改了,我们不但要让将士们能养活俘虏的老幼妇孺,还要让他们凭借这些俘虏过上好日子,俘虏的越多,日子就过得越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