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土默特部都吓跑了
万历又开始不按常理来了。
他竟然命归化城附近的神枢营将士结阵往南推进。
他们这么搞好像没什么用,因为战车的速度太慢了,一天就能推进一百多里,根本就追不上骑兵,甚至,就连老弱妇孺和牛羊都追不上。
因为游牧部落已经习惯迁徙了,马车牛车什么的都有,他们远远看到明军压过来了那就会收拾东西跑路啊。
他们迁徙的速度那就跟战车推进的速度差不多,这么推进有什么用呢?
如果让神枢营先围住归化城,然后再让神机营赶过去,那不是直捣黄龙,一举解决了土默特本部吗?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就怕明军的铁甲战车来围困归化城。
他们一旦被围城里面那就没得跑了,只有拼命守城了。
这归化城能守住吗?
明军可是来了上十万人马,而这会儿他们撑死就能拉出四万人马来。
而且归化城并不大,四周的城墙都不到一里宽,里面撑死就三四百亩大小。
这么点大的地方,四万人涌进来那肯定会变得拥挤不堪。
关键归化城里还没多少存粮,如果真让四万人吗全涌进城里守城,他们坚持不了两个月就要断粮了。
也就是说,明军哪怕围而不攻,围两个月他们都受不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唯有指望援军来解救他们了。
问题,委兀慎部、喀喇沁部、多伦土默特部,乃至朵颜三卫、图们汗他们会派援军来吗?
如果没有援军怎么办?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正提心吊胆呢,明军的铁甲车兵竟然结阵往南面去了!
这一下他们都不由得松了口气,为了防止明军的铁甲车兵围城,他们可是想尽了办法。
他们不但把将近四万人马全集结到归化城南面来了,还命人拼命在南面挖壕沟,现在归化城南面的草地都被他们挖得乱七八糟了,到处是丈许宽的壕沟,跟蜘蛛网一样。
或许,他们的壕沟起到效果了。
毕竟,壕沟里挖出来的土他们都是堆积在壕沟北边的,壕沟北面的土墙堆得差不多都有人那么高,明军过来填壕沟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让人在土墙后面放火箭乃至丢火把袭扰。
现在好了,明军总算知难而退,跑南面去了。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是松了口气,哥力各台吉却是吓坏了。
因为原本堵着河谷的数万明军也跑出来了,这股明军正结阵往东推进呢。
而且,大同镇的上万骑兵也跑到清水河南岸来了。
达拉特部的放牧区域就是前套平原的东南角到清水河一线啊!
明军这是摆明了来围他啊。
如果被围住了,那就完了。
明军可是有上十万人马,他总共才三万多人马。
而且北面的战车和东面的粮车都克他的骑兵,清水河南岸又有很多明军修建的堡垒,他根本冲不过去,就算冲过去了也拿那些堡垒没办法,更何况大同镇上万骑兵还在那边呢。
哥力各台吉吓得,连忙派出快骑绕道去向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求救。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哪里敢来救。
他们还怀疑这是明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呢,一旦他们的人马全跑去救达拉特部了,人家直接用战车和粮车横在中间把他们的人马一堵,让他们回不来,然后随便派点人马就把归化城拿下了。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不派兵来救,哥力各台吉就只能趁明军合围之前赶紧带着部众跑路了。
前套平原上顿时兵荒马乱,牛羊乱窜。
达拉特部和归附他们的几个小部落那是连忙收拾行装往西北方向跑,只想在明军北面和东面的铁钳合拢之前逃出生天。
明军貌似白忙活了三天,等两股人马围到东南角,那草原上早已清洁溜溜,什么都没有,他们是羊毛都没围到一根。
这会儿前套平原的北部却是牛羊遍地,拥挤不堪。
土默特部的人口可不少,他们占据河套之后繁衍的速度本来就明显变快了,再加上河套水草肥硕又没有白灾,前来归附他们的小部落那是络绎不绝。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俺答汗手底下的骑兵就达到了恐怖的十二万多。
哪怕就按那时候的骑兵数量来计算人口,土默特部那都有五六十万人口了,那牛羊马匹更是数以百万计。
虽说后面俺答汗分了些人马和牲畜给了他的弟弟昆都力哈,又分了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给他四个儿子,但是,土默特本部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人马又有五六万了,按这个人马计算,光是土默特本部最少二十多万人口。
达拉特部的人马那也有三万多,按这个人马计算,达拉特部最少也有十多万人口。
也就是说,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人口加起来最少也有四十余万,牛羊马匹那也是数以百万计了。
这么多人和这么多的牲畜全被赶到前套平原的北半部,这里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三娘子、辛爱黄台吉和哥力各台吉那都愁坏了。
这么多的牲畜前套平原北部的牧草根本就养不活啊。
问题,他们还能夺回前套平原南部吗?
如果没有援军,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明军光是铁甲车兵和拉着粮车的人马就比他们两大部落的人马加起来都多了啊。
他们也只能一个劲的派快马去催援军了。
这个时候,明军的铁甲车兵和粮车兵竟然又摆开阵势从前套平原的东部和中间两个位置往北推进了。
而且,大同镇上万骑兵也跑到这两股人马的中间,来回游弋,就好像渔网一般往北面罩过来。
这三股人马好像还一点都不急,两天时间总共才推进了两百来里,还没推进到前套平原北部来呢。
三娘子、辛爱黄台吉和哥力各台吉却是急坏了。
这三股人马就算推的再慢,那也会推进到前套平原北部来啊。
到时候他们怎么办?
难道跟人家拼命吗?
如果不跟人家拼命,那就得退出前套平原,往北迁徙,那简直是要他们的命啊!
塞外的寒潮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白灾降临,那绝对冻死牲口无数,人都可能被冻死。
他们正由于要不要集结人马跟这三股明军拼命呢,第三天一早,又有数万明军骑兵从前套平原的西南面冲了过来。
这一下,他们不用想了,光是这数万骑兵他们都拼不过啊!
明军集结了十多万人马,他们还跟人家拼命,那就是找死。
三娘子、辛爱黄台吉和哥力各台吉连忙带着手下所有部众和牛羊马匹往北逃去,连归化城都不要了。
神武营骑兵和大同镇骑兵那是蜂拥而上,逮着落后面的老幼妇孺和牛羊马匹就是一通疯抢。
这一下,他们都不知道抢了多少。
万历收到消息,那又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
其实,他这一计利用的就是游牧部落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打不过就跑。
游牧部落基本就不跟明显强于他们的强敌拼命,就好比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明军太强大了,他们根本干不过,所以,明军一出塞,他们就跑路,根本就不跟明军硬拼。
要不然,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那就不用北征十多二十回了,这帮家伙如果敢拼命,那一两回就能干光了。
正是因为游牧部落这个特点,洪武朝和永乐朝北征了十多二十回都未尽全功。
他就是利用这个特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吓得人家跑路。
这样一来,他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前套平原了,而且还能俘虏落后面的老幼妇孺和牛羊马匹无数。
其实,他的目的就是收复河套,至于荡平北虏,现在京营这点人马还不够。
他们如果逼得土默特部拼命,那肯定不是几天时间能解决战斗的,到时候打着打着人家的援军来了,那就是大混战了。
如果蒲州三大豪族再趁机一扇呼,所有北虏一拥而上,京营十二万人马估计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所以,他没必要逼人家拼命,这一次能吓跑土默特部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