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9章 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第149章 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万历真的头大了。
    京城的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竟然兼并了将近两千万亩田地!
    关键,他还不能收拾这帮家伙。
    公侯勋贵可是他掌控武力的基础。
    成国公朱应桢、定国公徐文璧和英国公张元功那就是明证。
    这帮公侯勋贵不但轮流执掌着五军都督府,关键,京营、禁军、锦衣卫、乃至边军屯卫里面还有很多将校是他们的亲族和故旧。
    他如果把这些有权有势的公侯勋贵给收拾了,那京营、禁军、锦衣卫、边军屯卫都要乱套了。
    皇亲国戚他也不能收拾啊。
    京城的皇亲国戚就不是藩王及其宗室,而是后宫嫔妃的家人和公主驸马等。
    说白了这帮人就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妹妹、妹夫、舅舅、外公、表舅、姑表兄弟等等。
    他若是把这帮人收拾了,那会被烦死。
    不说别的,就他几个亲姑姑和亲妹妹天天来找他哭闹他都受不了啊。
    问题,不收拾这帮家伙京营屯田怎么办呢?
    牧马场也就罢了,河套有的是草地牧马,京营没有屯田那肯定不行啊。
    他现在给出的粮饷一个月也就合到二两银子,这点钱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吗?
    如果没有屯田,那就得涨粮饷,京营现在十二万将士每个人涨一两那一个月都是十二万两,一年就是一百四十四万两。
    更何况他过完年就要扩充京营了,到时候就不是一年一百多万两了,而是一年两三百万两乃至四五百万两。
    这还只是涨的部分,加上原来的二两,十二万将士一年就得四百六十八万两,二十四万将士一年就得九百三十六万两,三十六万将士就是一千四百多万两!
    现在他还没这么多钱,所以,涨粮饷还不在他考虑范围,他还只能在屯田上想办法。
    这会儿加上从武定侯府收回来的那些屯田,京营总共还不到两百万亩屯田呢,十二万将士每个将士家里都只能分到十多亩,勉强也就能吃饱而已。
    他已经计算过了,如果想让京营将士的家人丰衣足食,那每一户最少得三十亩地。
    这个其实不算多,因为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屯卫基本都是按五十亩一户分的。
    现在他倒没必要每户分五十亩了,因为京营将士并不是以屯田为主,每年那最少有半年需要操练乃至出征,这几个月赚的粮饷就差不多够补那二十亩地的收益了。
    而且京营将士必须操练和征战,家里也不能种太多的地,三十亩一户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也就是说,他并不一定要把京营的屯田和牧马场全收回来,能收回来一千万亩左右的屯田那就差不多了,至于牧马场,现在河套的草原就足够用了,而且塞外也有的是,如果不够了再去开疆扩土就行了。
    这一千多万亩京营屯田能收回来吗?
    万历盯着长长的名单皱眉沉思了好一阵,这才抬手道:“小舅,命人去把名单上的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全招到养心殿的正殿,就说朕有事和他们商量。”
    不到半个时辰,养心殿的正殿里就聚集了将近百人。
    这帮家伙都兼并了很多田地,最多的兼并了几十万亩,最少的那也兼并了几万亩。
    他们还都有点莫名其妙呢。
    万历到底找他们商量什么事呢?
    成国公朱应桢和英国公张元功都不知道。
    他们都到齐了,万历才拿着单子缓步走了进来。
    众人见状,连忙躬身行礼。
    万历也没吭气,他直接走到暖阁的大靠背椅上坐下来,然后便让李玄成将手中的单子交给成国公朱应桢,让这家伙自己看完再一个个传递下去。
    成国公朱应桢和英国公张元功看了单子那都尴尬不已。
    其他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看了单子那更是吓得脸色都变了。
    万岁爷这是要收拾他们吗?
    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他们兼并了这么多田地迟早是要出事的。
    张居正开始推行清丈条例的时候他们心里就有数了。
    问题就是,这些田地都是钱粮啊,一万亩一年最少能收获一万多石粮啊,按京城的粮价那就是一万多两啊。
    谁愿意把几万两、十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就这么交出去?
    这可不是总收入,而是每年都有的收入!
    万历等大家都看完了,单子都回到手里了,这才郑重道:“大家应该都知道,朕想扩充京营,要想扩充京营,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屯田。
    朕今天招你们来就是商量一下这京营屯田的问题,现在,京营的屯田严重不足,你们手里的屯田朕想收回来一部分。
    当然,朕也不白要你们的屯田,凡是把屯田交上来的,朕都会让你们参与皇家的生意。
    朕保证,你们那点屯田的收益靠分红就能赚回来,而且也是每年都有,你们意下如何啊?”
    成国公朱应桢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我们成国公府那几十万亩屯田早就应该上交了,您不说微臣都忘了,微臣今天就去把屯田全划回京营各卫所。”
    这家伙靠着卖玻璃着实赚不少钱。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很好,正好,朕也想把玻璃生意做到两京十三省去,这个我们明天去商量。”
    哎呀,这一下又要发大财了。
    成国公朱应桢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英国公张元功见状,那也连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我们英国公府那几十万亩屯田早就应该上交了,您不说微臣也忘了,微臣今天就去把屯田全划回京营各卫所。”
    这家伙赚的更多。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不错,正好,朕还想着用羊毛来纺纱线呢,这个我们也明天去商量。”
    怀远侯常胤绪见状,那也咬牙拱手道:“万岁爷,微臣那里几十万亩屯田也上交,微臣今天就去把屯田全划回京营各卫所。”
    宁阳侯陈应诏见状,那也连忙拱手道:“万岁爷,微臣那里几十万亩屯田也上交,微臣今天就去把屯田全划回京营各卫所。”
    他们还没参与万历的生意呢,也没从皇家的生意里捞到一文钱。
    问题,他们不上交屯田不行啊,不上交,那五军都督府掌印都督之位估计就没了。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这次如果他们不站万历这边,以后估计就没机会了,一旦被当皇帝的抛弃,他们兼并的那些屯田迟早被后面掌权的公侯勋贵给夺了去。
    到时候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家族生计那都没办法维持。
    所以,他们唯有识相点,赌一把,赌万历真能用做生意赚的钱来抵充他们那几十万亩屯田的收益。
    这两个家伙着实识相。
    万历微微点头道:“朕那里正好有两个好生意,这个我们也明天去商量。”
    临淮侯李言恭、武安侯郑维忠和广宁伯刘嗣德等几个跟成国公和定国公他们有姻亲关系的见状,那也连忙拱手躬身,把自家兼并的几十万亩又或者十几万亩屯田交了出来。
    他们之所以这么果断,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跟着万历做生意比这点屯田的收益大得多。
    其他人见状,那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万岁爷做什么生意能赚这么多钱啊?
    这些兼并屯田多的公侯勋贵上交的屯田加起来都几百万亩了,这一年最少得赚几百万两才行啊!
    接下来,剩下的公侯勋贵和皇亲国戚都开始犹豫了,他们是听说成国公、英国公和定国公跟万岁爷做生意赚了不少钱。
    但是,这赚钱总有个限度吧?
    对于他们来说,一年赚几百万两那都已经难如登天了。
    万岁爷还能帮他们赚更多吗?
    有的相信万历的,那就咬牙把地交了。
    也有不相信万历的又或者舍不得那几万亩乃至几十万亩地的,那就硬着头皮没交。
    最终,勉勉强强,竟然还凑出了一千万亩屯田出来了。
    万历见状,很是干脆的挥手道:“行了,愿意上交屯田的就去把各自家里的屯田都划回京营各卫所,明天一早过来,我们辰时出发,去避暑山庄商量做生意赚钱的事情。
    不上交屯田的,那就算了,不过,你们的田地都必须交田赋,你们要是田赋都不交,那可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这些不识相的公侯勋贵他自然一点好处都不会给,不但没好处,还要交田赋。
    他们兼并的将近一千万亩屯田差不多就是每年一百万石粮,差不多也能养活五万人马了。
    如果这帮家伙还敢不交田赋,那他真不会讲客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