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反间
万历跟众人说了一番生财之道,把骆思恭都给听懵了。
这个。
万岁爷是准备让他做生意吗?
众人都走了,他还愣愣的站那里呢。
万历见状,郑重道:“思恭,你有没有考虑过怎么刺探北虏的情报?”
这个我自然是考虑过的,问题,北虏的情报不好刺探啊。
骆思恭小心解释道:“万岁爷,原来土默特部还在河套的时候微臣好歹还能联系到弥勒教残存的人,跟他们打探点消息。
但是,土默特部被赶出河套之后压根就没带那些人,现在微臣真没法打探到北虏的消息了,关键就是我们的人混不进北虏的部落。”
他们长得跟北虏还是有点区别的,密卫想要混进北虏部落的确很难,除非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余孽。
问题,这会儿蒲州三大豪族的余孽都小心得很,根本找不到人,利用蒲州三大豪族余孽的身份混进北虏部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还得另辟蹊径才行。
万历提醒道:“你应该知道,这次我们抓了很多朵颜三卫的青壮。
朵颜三卫那是反复在大明和北虏之间横跳了一百多年,他们熟悉我们大明,同样熟悉北虏,你完全可以从中挑一批有想法的,混进北虏的部落中去。”
呃,征召朵颜三卫的青壮做密卫?
骆思恭闻言,小心道:“万岁爷,他们会帮我们刺探北虏的情报吗?”
万历微微点头道:“他们肯定会的,只要能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洪武朝的时候几次北征,他们不是连北元皇室大军都打,永乐朝的时候,他们不也能跟南军拼命吗?”
这个的确,这帮家伙好像就是唯利是图,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真的什么都干得出来。
问题就是这个好处。
骆思恭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问道:“万岁爷,微臣斗胆,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好处呢?”
这个就多了。
万历掰着手指头举例道:“他们不是被俘虏了吗,现在他们最想要的应该就是自由了。
这个对我们来说很简单,谁愿意帮我们去打探北虏的情报,我们就把他们包括他们的家人全部送到河套去,给他们草原,给他们点牛羊,让他们在指定区域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
还有,他们每次去打探消息我们还可以给更多的奖励,只要他们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牛羊马匹、金银财物、生活用品,乃至俘虏的北虏美人随便他们选。”
这么奖励,他们恐怕会争着抢着去。
骆思恭琢磨了一阵,又问道:“万岁爷,那这密卫怎么征召,我们不能跑过去给所有朵颜三卫的青壮说我们要征召密卫去刺探北虏的情报吧?”
这个嘛,的确不能摆明了说,摆明了说就露馅了啊。
如果传到蒲州三大豪族耳朵里那就是让这批密卫去送死。
万历琢磨道:“你就跟他们说,要征召一批青壮为大明效力,干什么先不说,有想法的肯定会主动站出来的,到时候你再好好挑一挑就行了,反正也没跟他们说干什么,挑剩下的还是让他们挖煤挖运河就行了。”
这么说恐怕会有很多人站出来,毕竟,他们都习惯了唯利是图。
骆思恭想了想,又问道:“万岁爷,这次我们征召多少?”
要玩那就玩大点,朕要把北虏渗透成筛子!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次征召五千青壮,朕给你在西套安排一片草原,你跟如熏说,让他安排宁夏镇的边军屯卫看着点。
我们先给他们每家发两头牛和十头羊,每个月再给他们发点口粮,让他们先吃饱,至于其他的,那就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了。
你从密卫里面擢五个千户和五十个百户出来,先把他们好好操练几个月,到时候安排他们先去跟那些土默特部的俘虏混一混,了解一下土默特部的情况,伪造一些土默特部的假身份,然后再让他们混进北虏的部落打探情况。”
这个怎么混进去呢?
骆思恭琢磨了一阵,又小心的问道:“万岁爷,我们怎么让他们混进北虏的部落啊,直接让他们伪装成土默特部的人逃到土默特部的地盘上去吗?”
这么搞也太明显了,人家肯定会怀疑的,而且,朕要渗透的不光是土默特部。
万历缓缓摇头道:“不,不能让他们直接逃去土默特部。
今年我们反正不会大举北征,到时候朕让各边镇的骑兵出塞突袭一番,他们就跟着骑兵跑过去,骑兵冲散人家的部落,他们跟着逃散的牧民到处乱窜就行了,窜到哪个部落是哪个部落。
到时候,他们可以逃去土默特部的地盘,也可以逃去喀喇沁部的地盘,甚至还可以逃去察哈尔部的地盘,他们可是青壮,而且还骑着战马的,那些部落的人应该不会不收留他们吧?”
这会儿北虏的青壮和战马都损失惨重,青壮骑着战马窜过去别人应该不会不收留。
骆思恭想了想,又问道:“那我们怎么让他们把刺探到的情报传回来呢?”
这个问题得好好琢磨一下。
他们商议了半天,总算是把所有细节都计议妥当了。
紧接着,骆思恭就去招人去了。
朵颜三卫的人那的确是唯利是图,反正他们曾归附过大明,为大明效力对他们来说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骆思恭一声吆喝,那些在宛平煤矿挖煤的朵颜三卫青壮几乎是人人都像为大明效力啊。
这可是招刺探情报的,不是招打仗的,自然不能是个青壮就招。
骆思恭倒也不急,反正剩下那批挖运河的还没过来呢,他还可以好好筛选一番。
万历把这反间之计交待下去就没管了。
他还得安排京营和蓟州镇边军换防的事宜呢。
董一元收到诏令之后那是一路打马狂奔,第二天下午申时许就赶到了皇宫。
万历立马就把戚继光招过来商议起来。
还是那专门摆放地图的偏殿,三人盯着蓟州镇和北平行都司的地图细细看了一阵,万历这才郑重道:“怎么样,一元,朕给你补齐十万人马,你能守住北平行都司吗?”
这个,我可不能胡乱吹牛。
董一元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北平行都司这么大,微臣就五千骑兵恐怕不行啊。”
嗯,没有骑兵的确不行。
万历很是干脆的问道:“元敬,怎么样,京营的战马补齐没,河套还有多少战马?”
戚继光连连点头道:“万岁爷,京营的战马已经补齐了,河套那边今年大致还能出五万匹战马。”
这五万匹战马全部分给蓟州镇肯定是不行的,其他边镇那也得分点。
现在宣府镇和大同镇都有上万骑兵,辽东镇有两万骑兵,其他六个边镇都只有几千骑而已。
万历琢磨道:“那就先给偏关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和甘肃镇都补满一万骑兵,剩下应该还有一万多两万左右的战马,这些战马都给你,你先操练两万骑兵出来。”
两万骑兵虽然还不够,但勉强能抵御一番了。
董一元看了看北平行都司的地图,又小心道:“万岁爷,末将以为,北平行都司还是要多建城池堡垒才行,这样才能让北虏投鼠忌器。”
城池和堡垒那就是克制北虏骑兵的利器。
万历微微点头道:“这个你跟元敬看着调配吧,所有因军功封侯进爵的勋贵可以选择留在北平行都司,选择留在那边的封地就封在那边,让他们出任蓟州镇将校,带着屯卫修建城池堡垒在那边驻守。
如果想留在京营任职的,那就逐步调回京畿,跟蓟州镇的屯卫置换屯田做封地,你们边修建城池堡垒边置换吧,那边河流也不少,河边开出的屯田应该足够蓟州镇十万边军屯卫分的了。
神武营骑兵先留在那边以为震慑,今年你们争取把防区置换完。”
戚继光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董一元那也连连拱手道:“末将遵旨。”
不过,他们都有点奇怪,万岁爷这是要干嘛去呢,蓟州镇和北平行都司的事都不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