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内贼查到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北运河也解冻了。
通州漕运码头来往的船只是越来越多,那河面上都排气了一条条长龙。
北边的水运就这样,受季节的影响,到了冬天水运就断了,陆上运输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东西都运不过来。
所以,每次北运河解封的时候通州漕运码头都特别繁忙。
万历看到这繁忙的景象,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这里来往的漕船本就很多,再加上水师的快船,通州漕运码头都快赶上金陵城内的货运码头了。
他这次带来的水师蜈蚣船也就百来艘,但这里的船只数量加起来却是千艘都不止了。
看样子,京城要赶上金陵之繁华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
他之所以赶到这里来,那是因为永年伯王伟命人传讯,今天要来给停在这里的千料巨舰安装舰炮。
这可是大事,所以,他一大早卯时许就带着上万禁军将士从皇宫出发了。
这会儿还不到辰时,太阳都还没出来呢,没想到这边来往的船只就这么多了。
还好,千料巨舰那就如同城楼一般傲立在上千舰船之间,那根本不用找,一眼就能看到。
不一会儿,他乘坐的蜈蚣船便靠上了千料巨舰旁边的码头。
他颇有些迫不及待的带着李玄成和单思南等登上码头,直接就往巨舰上走去。
这会儿他穿的还是禁军将校的戎装,一般人还看不出来。
甲板上的永年伯王伟却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老国丈还待行礼,他却是连连摆手示意不要声张。
永年伯王伟见状,那都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万历微微笑道:“国丈,运了多少门舰炮过来啊?”
您说的多带点。
永年伯王伟小心道:“这一趟拉了二十门过来了。”
万历走到一门舰炮跟前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这个一般装哪里?”
您说装哪里就装哪里啊。
永年伯王伟解释道:“这个一般是装两侧船舷后面的,如果船头和船尾要装,那顶层甲板和船舱支架都得加固一下才行。”
那就都装上,四面八方都能打到,省得转弯掉头麻烦。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两侧船舷后面一般装多少门?”
永年伯王伟不假思索道:“最多装十门。”
没办法,这千料福船就不是按楼船炮舰的样式打造的,楼船炮舰甲板上都是整体建上几层用来装备火炮,福船中段就是一层甲板,没有安装火炮的多层船舱。
万历想了想,干脆道:“那行,两侧船舷就装十门,前面再装三门,后面装两门。”
永年伯王伟闻言,连忙安排人加固前后船舱,同时在两侧船舷后面测量和标定火炮安装的位置。
他们标定好位置之后,还不是直接把炮座最下面的厚铁板给钉甲板上,而是用炭笔画好孔之后就把炮座挪开了。
紧接着,他们便用手钻在甲板上钻出一圈跟厚铁板上一样的孔来。
这个时候,他们才把炮座给抬回去,让人从下面把一种特殊的铆给钉上来。
这种铆钉顶部带个大帽子,中间是一截跟圆孔一样大的圆柱,下面则是一个四方形的尖锥。
铆钉从下面钉上来之后,那圆柱都跟厚铁板的表面平齐了,一个匠户才一锤子下去,将四方形尖锥钉折了,然后一直往边沿方向敲,敲到尖锥紧贴到厚铁板表面,前端还露出一小截来,这才把那一小截往下一顿敲,紧扣在厚铁板边沿。
这种固定方式着实够牢靠,铆钉那就像钩子一样紧钩在厚铁板上,四面八方都钩住,炮座那边如同跟甲板联成一体了一样。
他们之所以不用大钉子钉,大抵是怕在甲板上钉出裂缝来。
如果甲板上钉出裂缝来就麻烦了,只要开炮那裂缝会越来越大,裂缝一大钉子就会松动,炮座就不稳了,过不了多久甲板也要废了。
万历看着这些匠户麻利的安装着火炮,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看样子大明造船技术并没有丢,只是这百余年来大明很少造千料以上的巨舰而已。
这种千料巨舰装上十五门火炮之后,战斗力已经相当不错了。
远程有火炮轰击,中程有火枪和火箭,近程还有火油罐和轰天雷,只要敌人没有火炮,那这种巨舰就是接近无敌的存在。
敌人有火炮也不怕,他还可以用数量来取胜,造上几百艘,冲过去一顿轰,大不了被击沉几艘乃至几十艘,反正还有快船捞人,不用担心伤亡太大。
如果这种炮舰真能造出几百艘来,殖民强盗开到远东来的那点楼船炮舰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正琢磨着呢,永年伯王伟忽而走过来小心道:“万岁爷,金陵那十艘千料巨舰是让他们开过来装火炮呢,还是我们把火炮送过去呢?”
这个。
现在吹的好像还是北风,千料巨舰开过来不知道多麻烦。
万历琢磨了一阵,随即细细交代道:“你派人乘水师快船送过去吧。
另外,跟旦阳说一下,明年我们要准备大批量建造千料巨舰,两千料的巨舰也要准备试制了,让他赶紧加工模具和板材。”
永年伯王伟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
如果不是皇贵妃秦兰这两个月要生了,他还真想去金陵看看。
今年他还要拿下察哈尔部的地盘呢,看样子金陵那边是去不成了。
接下来,他就等着皇贵妃秦兰生产,然后率军御驾亲征,去拿下察哈尔部了。
没想到,没过几天,骆思恭就跑来了。
这天辰时许,他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呢,李玄成突然间探头道:“万岁爷,骆思恭求见。”
难道那帮文官又在坊间传谣,想掀起国本之争?
万历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朗声道:“宣。”
很快,骆思恭便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竟然面带欣喜道:“万岁爷,我们派去土默特本部的密探传回来消息了。”
很好,反间终于起效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什么消息?”
骆思恭细细解释道:“这消息还是他们听闻到的,并未见到。
密卫之中一个骑射功夫颇为不错的总旗已经取得一个部落酋长的信任了,他假装好喝马奶酒,天天陪着那部落酋长喝,喝完就一通胡扯。
这么扯来扯去扯了一段时间,那部落酋长对他也没什么戒心了,他终于问出点有用的消息来了。
那部落酋长说,原来蒲州三大豪族的王家人全部在他们那边,其中,王崇古的幼弟王崇雅就在他们土默特本部,其他王家人则分散在北虏各部。”
哼,蒲州三大豪族,你们这帮通敌卖国之贼,总算是露出马脚来了。
朕就砍掉你们露出来的马脚。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他们能打探到王家人具体在哪里吗?”
呃,这个。
骆思恭缓缓摇头道:“这个好像很难,那部落酋长说,王家人并没有跟他们的部落一起游牧,只有他们的大汗扯力克和三娘子等少数人知道王家人在哪里。”
那就去找。
万历又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命人传密令,命所有混入北虏部落的密卫都暗中去查探王家人所在的位置,我们要想办法斩断蒲州三大豪族和北虏的联系。”
骆思恭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又琢磨道:“这个密卫总旗做得很不错,重重有赏,赏他的家人羊一百只,公马母马各一匹,白银一百两。
另外,你命人传密令的时候跟所有混入北虏部落的密卫说,找到一个王家人的位置同样赏他的家人羊一百只,公马母马各一匹,白银一百两。”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蒲州三大豪族,这次看你们往哪里跑。
朕一定要斩断你们跟北虏的联系。
这样朕就不用每次跟脑子有病一样到处乱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