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皇三子朱常洵
礼部尚书孙鑨和工部尚书陆光祖再三请辞。
万历按惯例挽留再三。
两人就这么回家养老去了。
接下来就是吏部文选司推举接任人选了。
万历是想提拔真正的贤能吕坤来当六部尚书。
问题,东林把持的吏部文选司会把吕坤选上来吗?
如果照官场规矩来,吕坤十有八九是选不上来的。
因为吕坤是地方官员,就算他也是正三品,跟六部侍郎的品阶一样,但一般接替六部尚书的都必须是朝堂官员。
或者说,曾经出任过六部侍郎乃至六部尚书的官员。
地方官员想要出任六部尚书,那起码先得调到朝堂来任职才行。
吕坤就没有出任过六部侍郎,也不在朝堂之上,按理就没资格接任六部尚书。
不过,万历利用孟养浩的文章一番造势之下,吕坤那已然成为清流之中最有名气的大名人了。
如果按清流的规矩,那清流名宿直接入阁辅政都不为过,六部尚书那就不算什么。
现在东林假假意思可是清流领袖,他们敢坏清流的规矩吗?
那自然不敢,坏了清流的规矩那就露馅了,他们就装不成清流了,以后清流愣头青也不会听他们的了。
官场的规矩可以坏,清流的规矩那绝对不能坏。
所以,吏部文选司还真把吕坤选上来了,而且还是推举为礼部尚书,只不过,几个推举上来的人选里吕坤是排最后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沈鲤也兴奋的不行了。排最后无所谓啊,关键万岁爷说上就能上啊。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兴奋的捧着一迭奏折跑御书房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怎么,今天有什么大喜事啊?”
沈鲤那是忍不住兴奋的点头道:“是啊,万岁爷,他们真把吕坤给选上来了,而且选的是礼部尚书。”
这有什么好兴奋的?
他们敢不选吕坤试试,不选就给他们打回去重选,再不选就让孟养浩找几个愣头青去质问他们为什么不选。
总之,吕坤这次必定选上来。
万历看了看奏折,随即微微点头道:“嗯,礼部尚书就吕坤吧,工部尚书呢,你觉得谁合适?”
这个嘛。
沈鲤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微臣觉得工部左侍郎曾同享不错。
他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那时正是严党如日中天之时,他跟严嵩还是同乡,但是,他并未攀附严嵩父子。
元辅大人主政之时,他姻亲与元辅大人不合去职,他也跟着称病请辞了。
杨博把持吏部之时,好像让他以权谋私办什么事,他没同意,杨博直接骂他是伪君子。
他直接回了句,此中多暗修,非可概斥,即使阳假名义,视呈身进取、恬不知耻者,孰愈哉,怼的杨博哑口无言。”
哎呀,不错啊,还怼过杨博。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那行,工部尚书就他了。”
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人选就这么定下来了,万历选得好像还都是清流,不过,这两个清流却有点与众不同。
曾同享也就罢了,吕坤那就是沈鲤的乡党,而且还是关系相当要好的那种。
吕坤上任礼部尚书,沈鲤整个人好像都精神焕发了。
他以前那是感觉寂寞啊,余有才走了之后,内阁大学士乃至六部尚书他是一个相熟的人都没了,他都有点孤掌难鸣的感觉。
若不是万历硬挺他,他这个内阁首辅怕都当不下去。
现在好了,吕坤来了,他终于有个伴了。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知己来了,喝酒都带劲啊。
时间匆匆而逝,转眼便进入了十一月。
京城正寒风呼啸之时,乾清宫里却是喜气洋洋。
因为王皇后就要生了。
这对于后宫来说可是头等大事。
王皇后不生个皇嫡子出来,大家心里都不踏实啊。
虽说历朝历代争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乃至兄弟相残的情形多得是,但也有不想争的啊。
皇贵妃秦兰就不想争,她可是忠州出身的,忠义传世,这种夺嫡之事她真干不出来。
问题,她明明没一点想法,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却老是拿她当靶子,一次又一次掀起国本之争,她这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至于王恭妃,那更没有什么想法。
她唯一的想法就是母子平安,安安稳稳过日子。
问题,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还老想让她宝贝儿子当皇太子。
这让她怎么安安稳稳过日子?
历史上,她宝贝儿子朱常洛是当上了太子。
但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就是为争国本而争立太子,压根就不管他们母子死活。
历史上的她那是被幽禁冷宫,哭瞎了双眼,活得连狗都不如,死得比狗还惨。
泰昌这个文官拼命争国本争出来的太子也才当了一个月皇帝就被那些争国本的文官给弄死了。
历史上他们母子,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这会儿她是真心想王皇后生个皇嫡子出来,赶紧结束让人心慌的国本之争。
十一月初四癸卯,午时许,暖阳当空,万历正准备去陪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用膳呢,王恭妃突然跑过来,急急的道:“万岁爷,皇后娘娘要生了。”
她这会儿也就朱常洛一个儿子,而且朱常洛每天不是习武就是学兵法,一天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压根就不用她管。
所以,她基本是跟在王皇后身边,帮忙带着长公主和二公主,王皇后要生了,自然也是她第一个知道。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紧张道:“万神医家的妻妾都过来了吗?”
王恭妃连连点头道:“她们有人一直陪着皇后娘娘呢,这会儿已经全过去了。”
那就好。
万历急匆匆的道:“走,我们也过去。”
说罢,他便拉着王恭妃疾步往王皇后的寝宫走去,饭都不吃了。
这时候王皇后都已经在里面痛呼了。
不过,她本就温婉贤淑,再加上她也生过两个了,痛呼声那都不是很大,听着倒是让人没那么心焦。
万历刚在寝宫外面的通房坐下,皇贵妃秦兰、张贵妃和郑香妃便怀抱手牵的带着几个皇子公主过来了。
这一下,本就不大的通房里面是挤满了人。
万历见状,不由关切道:“你们怎么也不吃饭啊,吃了饭再过来还来得及啊。”
皇贵妃秦兰连连摇头道:“没事的,万岁爷,迟点吃没什么。”
你们是没什么,小家伙们不顶饿啊。
万历看了看几个皇子公主,果断道:“小舅,让他们搬个小条桌过来,摆床上,让洛儿、溆儿和媖媖他们先吃点。”
这通房本来就是给晚上值守的宫女休息的房间,一张床几乎占了一半的地方,塞饭桌肯定是塞不下了,不过,小条桌摆床上还是没问题的。
不一会儿,小家伙们便爬床上开吃了,皇贵妃秦兰、张贵妃、王恭妃和郑香妃又是夹菜,又是喂饭,又是哄乖乖,那是忙得不亦乐乎。
万历也有点坐不住了,他干脆也站起身来,帮忙给两个小公主喂喂饭,权当消磨这难熬的时间。
也不知道过来多久,寝宫里面终于传来一阵啼哭声。
很快,万家兄弟的一个妻妾便窜出来满脸喜色道:“恭喜万岁爷,是位皇子殿下,母子平安。”
好啊。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得喜笑颜开。
这一下皇嫡子终于出生了,国本之争也没得争了。
他也可以集中精力去收拾东瀛倭寇了。
如果没有万家兄弟和其一众妻妾在,他可能还要担心皇子会夭折,有这些人在,他却是一点都不用担心,万家十兄弟那可是一个夭折的都没有,他们的育婴水平那都堪比后世了。
这家人可是帮了他大忙了,他好像还没怎么赏赐过呢。
万历想了想,果断道:“小舅,命人般几箱黄金来,今天接生的都赏黄金千两。”
哎呀,这可是相当于上万两白银一个啊。
那万氏兄弟的妻妾见状,连连作揖道:“多谢万岁爷,多谢万岁爷。”
皇贵妃秦兰见状,那都不由得感慨道:“这下好了,那些人没得争了。”
王恭妃也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皇后娘娘总算是把太子给生下来了,这下总算是清净了。”
她们几个姐妹其实关系都好得很,根本就不想争。
张贵妃和郑香妃就没有生下皇子,她们倒不存在争与不争的问题。
郑香妃还忍不住凑趣道:“你们说巧不巧,这次又是皇三子。”
这事着实有点巧,隆庆是皇三子,万历也是皇三子!
他们都是皇三子继承大统。
张贵妃连连点头道:“是啊,好巧哦,对了,万岁爷,三哥儿叫什么啊?”
皇三子叫什么?
朱常洵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