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变法图强关乎兴亡
万历竟然来到一个普通屯卫军户家中。
这是要干嘛呢?
朱常溆有点懵。
张元德也不明所以。
军户家眷更是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万历却是微笑着问其中的老汉道:“老人家,怎么称呼啊?”
这穿着锁子甲的肯定是个将领啊。
那老汉连忙拱手躬身道:“草民李十四参见将军。”
这十四也不知是十四日生还是排行十四。
民间大多不识字,取名就这么简单。
这老人好歹屯卫出身,还懂点礼节。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老人家,可否领我们进屋看看?”
李十四连忙让到一边,躬身道:“诸位将军里面请,里面请。”
万历还真不客气,他不但在正屋大堂细细看了看,还走进两边厢房观摩了一番。
他甚至还走到后面的厨房,烧炕的地方,乃至茅房转了一圈。
这平房建的还可以,起码地方够宽敞,两边厢房也都有热炕头,有煤炉子,冬天应该不会冻着。
辽东乃至奴儿干都司就这点好,不缺地方,只要有足够的保暖措施,日子其实挺好过的。
万历又看了看后院种菜的地方看了看,随即问道:“你们怎么没喂猪啊,这么多的蔬菜你们一家子应该吃不完吧?
还有,刚我看了,你们大堂和左右厢房里都堆了很多麻袋,那最少是上百石的粮食吧?
粮食你们应该不缺,我看你们前院的鸡喂的也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并不是粮食问题。
李十四微微叹息道:“将军,我们也想喂猪啊,我们也想多喂点鸡。
问题,这边冬天太冷了,猪圈那得建得密不透风才行,而且还得添个煤炉子,要不然猪根本过不了冬天。
如果猪过不了冬天,那就只能喂半年左右,半年的猪都还没开始长膘呢,也没多少肉,喂起来太不划算了。
而且猪天天要喂,到了冬天准备猪食也挺麻烦的。
鸡也一样,冬天不想办法保暖那也熬不住,我们后面烧炕的地方鸡窝也就那么大,只能勉强保住这么多的鸡过冬,所以我们也就养了这么多。”
哦,原来还是保暖的问题。
这个着实有点不好办。
他当初命人建过暖棚就知道,这边不管是牲畜还是家禽,冬天那肯定不能直接放外面养着。
牛羊马匹冬天还好养一点,暖棚建好之后只要天天喂草料和清水就行,不用煮猪食。
猪不行,猪吃不了草,也吃不了生菜。
或许,可以考虑做猪饲料。
这样喂起来简单一点,猪长得也快,只要饲料喂得够多,半年就长大也不是不可能的。
万历琢磨了一阵,随即又问道:“你们没牛吗,没有牛五十亩地你们一家子能翻过来吗?”
这位将军到底想干什么?
怎么光问些这问题?
李十四着实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他还是细细解释道:“牛我们是有的,不过不是分给每家每户单独养的。
因为牛过冬也得有暖棚才行,我们百户所都是在田地那边建几个大牛棚,把牛放一起养。
这样养起来方便,牛配种生崽也方便。
冬天的时候我们每家每户只需轮流出人去烧煤炉子喂草料就行了。”
这办法不错啊,集中起来一起养!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我们京营的田地旁都有水车,你们这边没有水车,灌溉田地方便吗?还有,舂米累不累?”
这些你都问?
我们能跟你们京营比吗?
人要知足。
我们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强多了。
李十四颇有些羡慕道:“这有水车自然好,不过没水车问题也不大。
这边离河近,我们多挖点沟渠灌溉田地也挺方便的。
至于舂米,反正我们冬天也没什么事干,一家人在一起边闹嗑边慢慢舂也不觉着累。”
那就好。
如果百户所要全部配上水车那可就麻烦了。
这边的百户所可不是一般的多,足有上万个,奴儿干都司那边更多。
万历微微点了点,又饶有兴致的去田地旁的大牛棚里看了看,这才带着一行人回了大营。
这时候前天的奏折都已经送过来了。
他干脆带着张元德和皇次子朱常溆来到当书房用的大帐之中,让两人在待客的茶几旁坐下来,随即便处理起奏折来。
这会儿要他处理的奏折也不多,关键他是想看看五军都督府呈上来的奏折。
他匆匆把奏折处理完,又命人送上水师快船,这才郑重道:“元德,朕准备调你去奴儿干都司帮溆儿。”
啊?
张元德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说实话,他不想离开辽东都司。
因为这边屯卫多啊,足有一百多万户。
他权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说别的,光是卫所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乃至千户的提拔任免那都能换来很多人情啊。
他虽然没有直接任免和升迁的权力,但是他有提名的权力啊,而且他的提名一般都能过。
这边可是有两百多个卫所,一千多个千户所,上万个百户所,这里面隐含的利益太大了。
奴儿干都司那边有什么?
那边的鞑靼和女真部落压根就不归他们管啊,人家也不用他们来提名,那边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等那都是世袭的。
而且,那边女真部落经常叛乱,这次万岁爷好像就是镇压叛乱去了。
那可不是个好差事。
问题,他还不能不听万岁爷的。
英国公府现在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万岁爷给的,万岁爷的宠信对他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
他们绝对不能失宠。
万岁爷叫他去干什么都得去,哪怕让他去死他也得去!
他只是愣了一下便连忙起身拱手道:“微臣遵旨。”
嗯,不错,听话就好。
这家伙能力肯定是有的,辽东都司这边这么大个摊子要管这么好可不容易。
不过,能力是次要的,听话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听话,能力越大越是麻烦。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抬手让他坐下来,这才细细解释道:“你应该知道,现在五军都督府正在征召屯卫。
朕让他们征召屯卫那就是为了开垦奴儿干都司那边的荒地。
那边的地比辽东都司的地多了一倍都不止,需要的屯卫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正好,你有管上百万屯卫的经验,而且你还管得挺不错,所以,朕准备调你去奴儿干都司那边帮溆儿。”
原来那边也要开荒种地屯田!
那边可不是一般的大,如果真把荒地开成屯田,那需要的屯卫两百万户估计都不止。
果然,听万岁爷的就有好处,这手下管的屯卫立马就多了一倍都不止啊。
张元德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微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北王殿下。”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大致介绍道:“朕准备用三年时间把奴儿干都司开发起来。
明年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人手修建房舍,挖运河。
朕想挖一条大运河把松江和辽河连通。
至于房舍要修建多少,看情况,明年这边开春之前五军都督府应该能把屯卫征召的差不多,到时候有多少户就修建多少房舍。
运河朕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挖通,明年没挖通后年就继续。
后年我们还要开挖水渠,平整田地,试种各种作物,大后年我们就要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了。
这三年,辽东的粮食乃至屯卫都要全力支持奴儿干都司那边的开发,朕给你擢个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这边的资源由你全权负责调动。”
这还真成都督了?
而且还是直接擢左都督。
这左都督虽然只是个虚衔,但品级是实打实的正一品啊,武职里面最高的了,他不能继承英国公的爵位,这左都督等于就是登峰造极了。
张元德闻言,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明白了就好,你赶紧回去准备一下。
奴儿干都司那边需要设立的卫所估计最少六百个,这些卫所的指挥使、千户、百户什么的大多还要在辽东都司抽调。
你好好筛选一下,把有开荒屯田经验的都选出来,把名单准备好,先准备六百个卫所的,明年开春就要调过去。”
这些都归我提名!
张元德闻言,连忙起身道谢,随即拱手躬身告退。
皇次子朱常溆看这家伙出去了,立马忍不住问道:“父皇,六百个卫所就是三百多万户啊。
我们这么疯狂征召农户转屯卫军籍不会出问题吗?”
问题肯定会有。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缓缓的道:“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出问题就不这么做。
大明也不能沿着原来的老路走下去了。
我们必须变法,让大明变得越来越强。
你以后就会明白,这世上讲究的是拳头,谁拳头大谁就是揍人的,谁拳头小谁就得挨揍。
我们大明要想不挨揍,那就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拳头变大。
这是关乎兴亡的问题,拳头大则兴,拳头小则亡。
你现在可能还不懂,不过你终究会明白的。”
朱常溆闻言,不由呆呆的看着自己的拳头沉思起来。
现在他的确不懂。
大明王朝都已经如此强大了,还能挨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