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423
    镇国公主 作者:允

    分卷阅读423

    平日之所为,便越想越觉这人处事圆滑,被拒绝了一次后,便不敢再多作拉拢,只维持着见面微笑、隔帘问候的距离。

    中秋诗会上崔明德与崔秀相见且私下相谈了,谈话不到一刻,出来后崔秀又与我见了一面,次后数日,崔秀便登了李昭德之门,两人皆是大族子弟,世有往来,又同为朝臣,李昭德倒还算和颜悦色。言谈正欢,崔秀忽出忠言,劝李昭德深自收敛,谨守臣子本分,毋要专权用事。如意料之中,李昭德不以为然,自称忠勤天子,敢于任事,无惧流言。崔秀出门之后,这谈话不知怎地就小小地传开了,一月之后,都中便开始有李昭德跋扈的传言,虽只在市井间流传,然而连我家门上都曾有所耳闻。

    不久之后,独孤绍来寻我,闷不吭声地将一只匣子放在我桌上:“明德叫我收集这些给你。”

    我无心打趣她对崔明德的称呼,打开小匣,随手自匣中选了一张纸出来,扫了一眼,抿嘴不语。

    独孤绍看看我,忽地伸出手来,将我的肩膀一捶:“我才发现,身子细瘦的人,抱起来真舒服,小小巧巧的,像是只鸟儿,你抱着韦四,是不是也是这感觉?”

    提到阿欢,我便不觉一笑:“我只嫌她太瘦了,恨不得她多吃一点,至于抱起来…胖或瘦,只要是她,怎样都舒服。”

    独孤绍笑:“对对对,应该说只要是她,怎样都舒服——还是你老于此道,所以哄得韦四一心里只是你,不像我那位…日后还要多和你讨教。”

    我对她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自案后取出一卷画作,塞进她手中,独孤绍见了这画便满面春潮,迫不及待地便将画轴展开,一扫之下便瞪大了眼:“这是…什么?”

    我笑:“这是‘漫画’,就是将线条拟人,描绘出人体特性,作出来的画既简洁明了,又能保机密,万一不小心被人看见,也不致有所察觉,是我受你之托,亲自执笔为你作的——怎样,还不好好地感谢感谢我?”

    独孤绍的脸扭曲得如同我所画的简笔春宫线条——我万料不到她这样的人,竟还要来和我讨教床笫姿势,以及如何能在床笫上得对方的欢喜,不告诉她罢,毕竟是多年好友,且她也是这个年纪,还要为这种事所苦,想想实在怪可怜的,告诉她罢,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像是在泄露自己的阴私,而且这位平日作风豪迈、颇讲义气,一对上崔二,便像老鼠见了猫,虽是答应守口如瓶,万一事不机密,阿欢与我面上俱不好看,还是走走抽象派,让她自己领悟为好,因此特地运用极简单的画法,把诸般云雨事描绘得朦朦胧胧,常人轻易看不懂——我见她面色不好,忙地收了匣子,转移话题:“我这就进宫——你可有什么话要我捎进去的?没有?那我走了,回头见!”

    第372章 奏对

    一出门我的心情便又有些沉重, 将怀中的小匣打开,取出纸札细看了一遍。这里面全是关于李昭德的市井流言, 众口一词, 无不指责他专权跋扈, 其中不少条还有细节补充,说得煞有介事, 由不得人不信,乍看这些,任谁都会觉得李昭德是个大大的权奸,可是仔细推敲,又可看出不少荒谬之处:市井间虽常流传着些台省宫闱的秘辛,可多是些私情风月之事,李昭德个性强横、办事强硬, 在台省中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坊间怎生得知?就算坊间知道这事,那些细节琐事, 又怎能这样清楚?李昭德若真专权跋扈,都中焉能在一月中便传遍这样的流言, 甚而还有实据?独孤绍收集的传言与我所听到的传言出奇一致,甚至措辞用句都不无相似之处,这是纯出于凑巧, 还是因所有传言本就是源出一头?

    我虽与崔明德和阿欢多次讨论过这事,也隐约知道水面下会有怎样的手段,可真正看到这些手段实现, 却依旧隐隐觉得胆寒。当年李晟也曾遭飞书谤议,他贵为太子,尚不敌这暗里刀枪,终致被废,而今李昭德贵为宰相,也受到了这待遇,将来是不是还有其他人会受到这样的谤议 ?这一日这些事对准的不是我,而是李昭德,倘若有一日…这些流言之所指,是我或是阿欢,那该如何?

    我在沉思中随车入了宫门,心内尚自踟蹰,人却已不觉到了绮云殿前,母亲不在正殿,而在庭院里新设的藤秋千上坐着,身边无有往日那些莺莺燕燕,只有婉儿的书僮小奚相伴在侧,一板一眼地替母亲推着秋千。

    天气甚好,母亲在秋千上惬意地眯着眼,享受着秋日午后的太阳,她的发髻一向巍峨严整,今日却难得地挽了个堕了半边的式样,外着深紫大袖宽袍,内穿浅紫短衫、大红百褶长裙,色彩虽艳丽富贵,款式却宽松散漫,一望便知心情甚好,我见这态势,竟有些不忍打搅,手将小匣向怀内一推,母亲却已看见,向我一点下巴:“带了什么好东西?”

    我扯着嘴角一笑,躬身全了礼,站到近处,伸手挽住母亲的秋千,扶她下来,母亲看我一眼,手压在我手上,慢慢向回廊上走,到只有我们两人立在转角时,我才将匣子打开、呈到御前,母亲向内瞥了一眼,并不伸手去拿:“都是什么?”

    我恭恭敬敬道:“是坊间关于李昭德的传言。”不待母亲发问,已将传言所述之大略向母亲一提。

    母亲面无波澜,慢吞吞地沿着回廊走了一阵,入到偏殿,在侧间书案前坐定,轻轻展开那案上一卷书轴:“你以为呢?”

    我知道母亲会有此一问,却依旧有些紧张,轻声道:“李昭德的确为人强横,遇事专断。”见母亲微微抬了眼看我,又道:“可是这些传言,也并非无可疑之处。”

    母亲斜眼瞥我:“就这些?”

    我的手心里出了汗,心跳加速——遇见大事时总是如此——低了头,不去看母亲的脸:“朝中有数位宰相,还有领尚书的亲王,说李昭德跋扈,是情理之中,说他专权,则恐怕言之尚早。”

    母亲轻轻挑眉:“言之尚早?”

    我狠了心,垂下眼睛,淡淡道:“‘《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李昭德之专权,眼下虽未有实迹,却难保日后不会有此行。阿娘信重于他,朝中大事,专一委任,致令其他宰相失权,此虽是圣天子用人不疑之道,却未免启臣子得陇望蜀之心,且先例一开,次后之臣,一一仿效,则纵无李昭德之专权,亦有他官之□□。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伏乞陛下圣裁。”

    母亲轻轻一笑:“你这话,倒与邱愔所说差不多。”见我不解,解释道:“这人官位卑小,你不认得,他数日前上疏,说朕从前万几独断,近来却将细政专委李昭德,而李昭德负气强愎、专威作福,庶官一切奏谳与夺事皆要仰他鼻息,令朕‘履霜坚冰

    分卷阅读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