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
    宫里的年味还是很重的。
    一路过去,到处挂满宫灯,大大的“福”字也是遍处可见,有几处宫门上还贴了春联。
    有关汉人过年贴春联的来源,良臣依稀好像听说是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开创的,尔后就流传了下来。
    宋朝那会春联不叫春联,而叫桃符,王安石有句诗就是说的春联,曰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打明朝之后,春联才算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但凡是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和福字,这一习俗也深深的烙进了汉家子孙骨子深处。
    春联,不仅是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盼,更是汉人的一种象征。
    什么是汉人,遵循同一种文明,认同同一种文化,坚持同一种习俗的人,就是汉人。
    不能做到这些,哪怕骨子里流的是炎黄之血,也称不得汉人。
    入胡则胡,入汉则汉。
    良臣记得,小时候他家过年,哪怕他爹魏进德大字不识一个,平日上茅房连草纸都舍不得用,也要花上两个铜板到村口请吴夫子给写幅春联回家挂上。
    为啥?
    老爹说不出大道理,但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够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而每到年前几天,也是吴夫子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他老人家要给村里甚至方圆数村的百姓家题写春联。这几天就是再累再忙,吴夫子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传承,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延续下来。
    断了传承,就是断我们的根。
    ……
    沿途,不少宫人和太监穿着新衣,喜气洋洋的相互恭贺着。
    良臣看到,不少看着似有品级的太监专门提了个红袋子,里面放着大大小小的红包,但有给他拜年的,高兴的就是大派红包。
    除了太监外,有职事的宫人也同样在派发红包。宫里虽有二十四衙门,但管的是太监们。宫人这一块,则是由女官们负责。如尚仪、尚宫、尚服、尚食等官。
    红包里钱多钱少不问,图的就是心意,一个喜庆。
    得了红包的小伙者和宫人们嘻嘻哈哈的,谢过管事太监和女官后就跑到一边,相互玩耍着。今儿是初三,外朝放假,宫里除了必要的伺奉人员外,其余人等也放假。
    大过年的,小太监小宫女们再是吵闹,管事的也好,上面的嫔妃皇后也好,哪怕是皇帝,都不会责怪的。毕竟,一年就过一次年。
    朱常洵虽说已经搬出宫外居住,但打小也是在宫里生活的,对这一幕很是熟悉。他饶有兴致的看着远处那些管事太监和女官大派红包,脸上满是笑意。
    良臣在他身后几步,琢磨着这位福王殿下别见钱眼开,叫自己那红包把瘾吊了上来,也跑去给人拜年讨红包。他若真放得下身段,今儿那可就是大发了。
    好在,福王殿下终是有身份的人,没这么干。虽然,他的样子看起来很热切。
    良臣也不希望他这么干,因为如果红包收的多了,就显不出他魏舍人的红包份量有多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
    良臣可指着三十两把福王殿下买通呢,再怎么着,万历驾崩前,这位福王爷还是能够浪几回的。
    小爷那,他是不敢想了,要叫这位知道自己和他成了道友,恐怕就是地震山摇了。
    到了翊坤宫,朱常洵原是要带着良臣一起进去,可想了想,却要良臣在外等着。
    良臣自是不敢违命,一个人站在宫门边侯着。
    翊坤宫里不时有笑声传来,听着很是热闹,难怪王体乾会给自己那么个眼神。大过年的,贵妃娘娘这里果然心情好。她心情好了,舍人这边自然就沾光。
    宫城内是没有侍卫的,只有太监守卫。毕竟宫里内住的女人无论是嫔妃还是普通宫人,名义上都是皇帝的女人,哪能叫些正常男人在这出没活动。
    给皇帝戴绿帽子可不是大逆不道的。
    朱常洵进去有一会了,也不知娘儿俩在说什么,良臣百无聊赖的站着,看着宫人太监进进出出的。
    过了好一会,方有个太监走了过来叫他:“魏舍人,皇爷和娘娘宣你进去呢。”
    良臣认得这人,上次王体乾带他进宫时,好像叫此人为刘公公,似乎是贵妃娘娘身边得用的太监。当下就摸了个红包递了上去。
    “吆?小案首真是太客气了。”
    刘成眼睛眯了起来,笑嘻嘻的将红包收下,然后引着良臣入内。因知道这小案首很得娘娘看重,又收了人家红包,刘成态度比较亲切,和良臣说了几句闲话。
    到了殿外,刘成在外通禀了一声,很快里面就传来郑贵妃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刘成朝良臣点了点头,后者忙迈步走入殿中,行顿首礼道:“臣魏良臣见过陛下,贵妃娘娘!”想了想,又补了句,“祝陛下、贵妃娘娘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大发,财源滚滚来!”
    “喔?”
    手里正拿着枚玉如意的万历听了这话,脸上顿时愣了下,尔后一下舒展开来,笑容满面的看着魏良臣,由衷点头道:“好好,大发,大发,这话喜庆,朕爱听。”
    “这孩子,就是会说话。”郑贵妃笑了起来,朝良臣抬了抬手,“上前说话。”
    “是,娘娘。”
    良臣忙轻步往前,这才注意到殿内除了万历两口子,还有朱常洵,一个红袍太监,一个青袍太监,一个女官,另外还有两个小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看着怕有三四岁,另一个则好像刚满一岁,被一个女人抱在手中。
    难道这俩是朱常洵的儿子?
    估摸是,郑贵妃是朱常洵的亲娘,这两孩子是她亲孙子,大过年的,儿孙自是要欢聚一堂了。
    内中一个怕就是日后的弘光帝朱由崧了,良臣看向那三四岁的胖大小子,笑了起来,然后下意识的就往怀中摸出红包,走到胖大小子面前,拿出一个红包往对方手中递去。
    “这位想必是皇孙了吧,来来来,大过年的,臣给发个红包。”
    良臣自来熟,发完朱由崧的,又摸出两个红包递到抱孩子的女人手里,紧接着,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又给那两太监和女官一人派了一个。
    嘴里的喜庆话是不绝于耳,恭喜发财满大殿的飘。
    众人看得都愣了,郑贵妃憋着笑。
    万历的表情却很奇怪,等魏良臣一圈红包派完,又重新走到中央站立后,万历竟然露出些许失望之色,然后轻咳一声,提醒这个少年:“这个,大过年的,你既然派红包,为何朕和贵妃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