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七章 经学名儒陆德明
    方才大殿之上王晞疲于应对众儒诘问,无暇他顾,待得与程处默回府的路上王晞才猛然惊醒。

    太子侍读!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今太子应该是年仅八岁的李承乾,也是老李纲太子杀手生涯的最后一个战果,如果不出意外,李承乾最后与魏王李泰争位,后同侯君集谋反被废,而一旦成为太子侍读,就是实打实的太子一党,再无选择!王晞还要做大唐的权臣,怎么能随李承乾一起玩火?!

    可是眼下高宗李治还未出生,而王晞已经应下了太子侍读的诏命,此时再去求李二换掉恐怕会得不偿失啊?~~~

    李二赐给王晞的宅子是一处前隋侍郎的别院,程处默随王晞去看了一眼,由于久未住人,院子有些破败,两进的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在寸土寸金的安邑坊尤为珍贵,程处默就羡慕的对王晞说过,安邑坊北临东市,乃是一等一热闹之所,东市以西乃是平康坊,乃是有名逍遥之处,王晞还待疑惑的问有何逍遥之处时,见程处默一脸的坏笑,这表情????大概男人都懂的??

    再往北便是公主、亲王府宅遍布的崇仁坊与胜业坊,程处默吸了吸鼻子酸酸道:“陛下真是大气,就这处宅子所值怕不下千金。”

    由于院落枯草丛生,灰尘满地,暂时住不得人,王晞只得先回宿国公府居住,得知王晞被点为太子侍读,宿国公府上下满是艳羡,只有程咬金有些遗憾的咕哝了一句:“某的奏折上可是举荐入右武卫的,如今军中的文吏太少了”想想若王晞真的是鬼谷之后,去右武卫做一届文吏未免有些屈才,又打消这个念头。

    义母崔氏为王晞引荐了程夫人这位便宜姨娘,二人虽然并非同父母所生,但是具出清河崔氏南祖一脉,自幼熟知。当然也一并认下了程咬金这位便宜姨丈,还有程处默、程处亮等几位表兄.

    突然多了许多亲戚,让王晞之前那种初来大唐、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减弱了许多,又有了生活的真实感。

    东宫  崇文殿

    李承乾不满的瞪着王晞:“王侍读为何一直盯着孤的腿脚看,可是孤的鞋子有何不妥?还是孤的走路姿势不雅?”

    王晞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史书记载李承乾成年后有腿疾,虽然无碍行走,但国之储君容不得半点瑕疵,腿疾也使李承乾在面对备受宠爱的弟弟魏王李泰时空前的不自信,最终伙同老岳父侯君集造反,事败被废,凄凉无比。

    但是此时的李承乾步伐稳健,全无八岁孩童应有的活泼跳脱,贴身太监侍立左右,李承乾左手胸前,右手背后,一副天家子弟的贵气油然而生!

    “王侍读!”李承乾见王晞不答还神游天外,有些恼怒的道。

    王晞在小太监惊讶的目光中,鬼使神差的捏了捏李承乾因为生气有些可爱红嘟嘟的小脸,待下手后才觉得不对。

    李承乾脸涨的通红:“你???你?????”

    “大胆!”一位大概三十岁左右和王晞一样浅青色官服的文士冲进来大喝道:“岂敢轻薄太子殿下?!”

    轻薄?!这个词用的??????王晞一时间有些不知如何应对,只得拱了拱手道:“臣观太子殿下天真无邪,一时失神,请殿下赎罪!”

    李承乾面上泛起一阵恶心的表情,有些嫌弃的看着王晞:“罢了罢了,父皇教我宽忍待人,孤不便轻罪于人,但你以后离孤远一点。”

    额???魏晋以来,贵族风流不禁男风,隋唐也盛行娈童男宠之风,这位太子殿下大概误会了!

    方才那位呵斥王晞的文士又道:“某听闻陛下亲点了一位世外高人子弟为殿下侍读,不想竟是个浮华竖子!某不管你是鬼谷子也还是圣人子弟,既然来到东宫,便收起你那些山野之气!”

    王晞瞥了一眼文士,有些不耐烦:“汝是何人?太子殿下都说了不罪于某,何又轮到你来聒噪?!”

    文士大怒:“某乃陛下亲点太子侍读长孙家庆!陛下命我等????”

    “太子侍读?谁不是呢?”王晞一怔,长孙家的人?嘻嘻,日后某要做权臣,首先要做的便是干掉长孙无忌,你竟然是长孙家的人:“原来是长孙兄啊,哎呀,一直听闻长孙兄台家学渊远,学问莫测高深,晞虽远在深山也略有耳闻,不想今日竟有幸拜见,真是有幸????”

    长孙家庆惊讶的看着王晞,不明白眼前这人为何前倨后恭,难道山门中人都是如此喜怒无常吗?

    正说着殿外由宫女太监领着进来一群李承乾差不多大小的皇子,皆是衣衫华丽,头戴金冠,看上去贵气逼人。

    王晞小声道:“左右无事,长孙兄不如为我介绍下诸位皇子?也免得日后莽撞,为太子殿下惹下麻烦。”

    长孙家庆极不适应王晞这种自来熟的态度,但是良好的家教还是让他耐着性子道:“那位紫袍的便是陛下前几日加封的汉王、皇三子李恪殿下。”

    因为电视剧的关系,王晞对李恪的印象极好,李世民评价“英果类我”的皇三子李恪,可惜因为不是长孙皇后所生,长孙无忌一力诋毁,不仅争位失败,最后还被冤死狱中。

    “那位是皇四子、卫王李泰殿下,虽然还尚年幼,却勤学聪颖,年方七岁,却已读得《论语》,书法也将有小成,卫王殿下与太子一母所生,众皇子中最为亲善。”长孙家庆一脸自得的看着李泰。

    王晞撇撇嘴,2018年的琅琊广场上能写一手好字的七岁小孩多了去了,与太子亲善?呵呵???

    长孙家庆没留意王晞的表情,继续道:“那两位是皇五子李祐殿下与皇六子李愔殿下,皇五子前几日与汉王一同加封,封为楚王。皇六子年幼,尚未封王。”

    李二贞观以前生的儿子大多都在此了,王晞看着殿内的五个小娃娃,想想史书记载,竟是只有最小的李愔活过了三十五岁,李世民一世英名,却在为父一道上,落得如此下场。

    如今诸皇子年幼,还尚未开府建牙,因此当初天策秦王府专门为太子讲学的十八学士之陆德明、孔颖达便身兼了诸皇子的蒙学老师。

    王晞在长孙家庆那里打听到,昨日里得罪狠了的孔颖达今日休沐,该国子监博士陆德明讲学。

    长孙家庆对陆德明十分推崇,言其历经三朝,南陈后主的承光殿供奉名儒,隋炀帝召其为秘书学士,高祖李渊登基后,又召其讲经纶,称其“德明驳难,随方立义,遍析其要,众人为屈。”

    五位皇子五条桌案,王晞和长孙家庆就跪坐在太子身后,所谓侍读就是陪太子读书,像长孙家庆已年三十岁,家学渊源,已不需要读这些蒙学读物,而王晞是根本不想读,所以两个人只是纯粹的陪太子读书而已。

    陆老夫子因材施教,李愔与李祐还在识字阶段,别嘱托他二人临摹千字文,李泰已能读论语,便嘱托其从头开始,逐篇背诵。李恪与李承乾稍慢一些,也被安排先读顺,再背诵。

    其实这样的蒙学是根本用不到陆德明这样的经学鸿儒的,随便找个教书先生也不一定比他差,尤其看到陆德明的填鸭式教育,王晞不由得撇撇嘴,论语共一万五千九百字,也不尽是真知灼见,死记硬背有个屁用!

    陆德明许是注意到了王晞的小动作,隔着桌案坐下,温和的道:“王侍读出自云梦山高门,可是对老夫教学有何见教?”

    王晞行了一礼道:“不敢,陆夫子乃儒家名士,晞不敢妄言。”

    陆德明呵呵一笑:“五行阴阳开天地,纵横捭阖定生息。老夫听闻昨日殿前面君,王侍读以纵横之术威慑满堂,孔颖达之辈皆为王侍读言辞所慑,为何今日却如此温顺?”

    “只因陆老夫子乃 真正的道德儒士,纵横之术讲究陈述利害,

    以达目的,夫子您是君子方正之心,出言问小子,是真的在问小子,而非有试探更无要挟讽刺,便无利害可言,因此纵横之术于陆夫子而言并无用武之地!”王晞回复道。

    陆德明的脸色更加有趣了:“我与王侍读初次蒙面,王侍读又如何得知老夫就是真正的君子方正之人?莫非鬼谷一门真的有驭神算而测无常之奇门秘书?”

    王晞笑道:“我鬼谷虽然不称孔子门生,但孔子所云:敬鬼神而远之。吾鬼谷先师也深以为然。先师著作鬼谷十三篇中,纵横一道便有察言观色之法,孔颖达夫子听闻小子自深山携非儒家之术而出,便面有傲色,甚至出言讥讽,其不过是自觉儒家学问才是世间正统,心底狭隘,自然为小子所趁。

    陆夫子初见小子,已知小子并非是儒家门下,但是对小子却与常人无异,当小子对夫子教学面露质疑之时,若是孔颖达在场恐怕会当场发作,而夫子却依然面色和煦,想小子问及得失,所以小子说,陆夫子乃真正的方正君子。”

    陆德明抚掌大笑,良久才道:“云梦山果然是高深莫测,鬼谷十三篇自先秦至此传承艰难,只听闻齐国公长孙无忌府上有残片收集,小友既然出自云梦山,不知道可还有书册流传?”

    “没有”王晞抱歉道:“小子出山之石云梦山典籍已经毁于劫数,且我云梦山教学之法只授大略,而不强求背下,所以小子恐不能为夫子默书。”

    陆德明有些遗憾:“也罢,老夫与齐国公也算相识,日后去讨要抄录一份便罢,方才小友言及云梦山教学之法与老夫不同,不知可否详谈?”

    “自无不可”王晞道:“云梦山埋首学问本就为造福世人,断不会做敝帚自珍之事。吾观皇子所学之千字文,不过以文字堆叠,图见其字,而其意多有不通,蒙学不过童子之龄,学之甚难,吾云梦山有一蒙学之文,或许更合适一些。”

    陆德明激动的道:“小友愿意写来?”

    “自然”王晞取来纸笔,一众大小皇子也都好奇的围坐过来,只见王晞提笔写道: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