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宫密议
    赵似皱着眉头,沉吟道:“皇兄,只怕这样老九必定会落败,在朝中他没有任何势力。即使有天下兵马大元帅,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武将在朝中多是不受重用,就算老九是皇子,只怕也是一视同仁。”

    “你何时对他没有信心了?”宋徽宗微微一笑,道:“既然朕决定这么做,就是看中老九的能力。如果不能从逆境中成长起来,又如何带领大宋走向繁荣,更别说面对狼子野心的金国了。”

    赵似恍然大悟道:“皇上的意思……”

    “你猜的不错!”宋徽宗娓娓道来,“朕就是要考验老九,这场比试中且看他们二人如何处理。若是太子战胜老九,那么开拓不成必然可以守成;若是老九取胜,大宋日后必定能够开疆扩土,这便是一场博弈,也是朕一直期待的博弈,到底是固守,还是开拓进取。”

    “皇上圣明!”蔡王赵似不得不佩服宋徽宗的智谋。

    看似宋徽宗醉心于书画,不顾朝纲,实则心如水明如镜,看得真切。如果赵构取得大权,那便是大宋迈向繁荣的开始;如果赵恒取得上风,那便是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宋国主。

    即便如此,精心策划的如此之妙,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使他这个想法到后来没有完成,而是按照另外一种方案执行下去,差点要了赵构的性命,故而悔之晚矣。

    与此同时,在东宫太子府,太子赵桓也举行着一场会议,商议着如何面对赵构回京的事情,在场的都是赵恒的心腹以及拉拢过来的势力。

    “诸位大人,老九回来了,想必你们已经得知消息,不知该如何是好?”太子赵桓紧锁眉头,开门见山地问道。

    高俅沉思片刻,道:“太子殿下,就算是广平郡王回来,您也不必担心!”

    太子赵桓问道:“太尉大人何出此言?”

    “回禀太子殿下,臣以为太子您不必担心理由如下:其一,您已经是正大光明的太子殿下,稳坐东宫之中,就算是皇上对郡王无比宠爱,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殿下的感受,绝对不枉顾太子。”

    “其二,太子手握枢密院,又我等从旁支持、协助,就算是郡王回到京城,入朝为官也无法与您抗衡。只要您手中的枢密院一直在,他的实力再强大也无法撼动您分毫。”

    “其三,这些时日以来皇上对您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明摆着让太子殿下做大做强,兴许皇上粗估太子您的实力,以致于无法收场。现在,朝中大半的势力是您的麾下,就连臣都愿意效命于您,就算是郡王本事再高,也无法撼动您在朝中地位。”

    “其四,您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日后必然是大宋的君王,除非您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否则以皇上的性格必然不会轻易废黜您的太子之位,要知道皇上还是在乎自己的名声,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高俅慢条斯理的道出原因,句句属实,又是铿锵有力直指问题所在。太子赵桓听闻赵构班师回朝,连夜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只因他心知肚明,在宋徽宗的眼中只有赵构才是皇位继承人。

    但是,宋徽宗自己都不曾想到太子赵桓凭借着自己的手段愣是取得了太子之位,更是拉拢朝臣为自己效命,朝中大半的势力都是他的麾下。可是,太子赵桓担心自己的父皇为了老九,会废黜自己的太子之位,那样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

    经过高俅的点拨,太子赵桓才明白过来。现如今,朝中大臣分为三股实力,一股势力是以他为首,占据朝中大臣的一大半;其次是以李纲等人为首的派系,最后便是以种师道等将领为首的派系,这两股派系的人数较少,尤其是以种师道为首的武将派。

    即使是赵构脱去铠甲,入朝为官,也不必担心,除了赵桓与高俅勾结在一起的势力外,李纲是完全效忠于皇上,忠心不二,就算是赵恒做皇上,他们一样会支持,心里明白着谁是皇上就听谁的。

    唯一让太子赵桓担心的是,种师道为首的武将派系,他们都是能征善战之人,其中也有一些文官,全部都在军中担任要职。赵恒担心赵构回来后,直接进入武将派系,将他们这些人拉拢过去。毕竟,种师道等人与高俅势同水火。

    高俅低声道:“太子是担心种师道这些人会倒戈与郡王结在一起?”

    太子赵恒点点头,面色凝重道:“老九乃是武将,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位居一品大员,就算是大宋开国以来也不曾有人担任过此要职,也只有前朝才有的职位,父皇居然任命老九,可见对老九的疼爱。”

    “如果老九真的入朝为官,必然与种师道等人接触,一来二去便会效忠老九。如此一来,那我们便遭遇更多的麻烦,要知道种师道等人在朝中也是有些权威,只怕是一个隐患。”

    高俅自信满满的说道:“太子殿下尽可放心!”

    太子赵桓以及其他人都好奇的看着高俅,他们都清楚种师道等人的底细,赵构的官职虽高,论起资历的话,还是种师道等人比较重,要知道种师道等人在宋徽宗面前说的话都有一定的分量。

    “自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后,文臣当道乃是必然,武官并不受到重视。如今,郡王平定了方腊,又活捉了方腊,必然会受到褒奖。即使受到封赏也无妨了,要知道我朝重文抑武,就算他是皇子也是一样。”

    高俅气定神闲地说道:“如此一来,广平郡王想要翻身,只怕是痴人说梦。况且,朝中又有我等存在,除非是天塌了,不然的话根本就永无翻身之日,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皇上的态度,要是皇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太子与郡王相争,那么大事可成。”

    “太子殿下,以奴婢之见,皇上的意思是不管不问!”

    赵桓撇过头看向那人,惊疑道:“李公公说的可是真的?”

    李公公,乃是大太监李彦,是宋徽宗身边的亲信,与他一同依附于太子赵恒的宦官还有梁师成,不过论及权力还是李彦较大。李彦原名李邦彦,与杨戬同是宋徽宗身边的宦官,杨戬被斩后,李彦便走马上任成为大内太监总管,掌管皇宫内外大小太监、宫娥。

    当初,杨戬被斩杀,蔡京又贬为庶民,发配至杭州,被方腊杀害。李彦便知道宋徽宗有些变了,不敢肆无忌惮,又在暗自寻找新的靠山。恰好赵恒找上他,又与高俅等人搭上线,迅速的成为安插在宋徽宗身边的棋子。

    李彦回道:“回禀太子,这些时日杂家都侍奉在皇上身边,对他的日常起居了如指掌,以及他的想法也会对杂家说,他也曾提及过这件事,不过最后决定还是不插手便是,这也是皇上的原话。”

    梁师成附和道:“奴婢也曾听到皇上提及过,正如李公公所言。”

    “如此甚好!”

    赵桓不禁拍手叫好,喜上眉梢,他等得就是这个,只要宋徽宗不插手,那么一切事情就好办了,也不惧赵构回京了。虽然他们不担心赵构回京,还是需要商议一下接下来该如何解决他,让他永无翻身之日,彻底的被宋徽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