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切谈妥后,洪承畴便是对李起说道:“皇上,既然一切妥当,那外臣这便回去和摄政王大人汇报,外臣必将促成此事,还请皇上放心。”
    李起一幅看傻子的模样看着洪承畴,说道:“洪承畴,你说这话究竟你是傻子,还是你把朕当傻子?
    你就这样回去,转过身来你不认账。朕还能拿你怎么办?”
    “不不不,皇上大可放心。外臣决不敢欺瞒皇上,我现在就可诅咒发誓。”
    “少来这套。”
    李起一挥手,不屑一顾地说道:“诅咒发誓对别人而言也许还算是一个防范手段,可对你而言那就是一个屁。”
    李起说完,不待洪承畴回话,便是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将刚才谈妥的一切都是一一写在了纸上。
    最后李起还特意加了一句,此为协议成立,若八旗有违承诺,晚一天送回三十万汉人,我大明便处决一千八旗家眷,晚两天便处决两千八旗家眷,直至杀绝,以作惩罚。
    写完后,李起让洪承畴签字画押。
    看着这封文书,洪承畴那是一个头两个大。
    老话说得好,说出去的话宁可落在屎上,不可落在纸上。
    像这空口无凭,抵赖也就抵赖了,然而这落在纸上的话却是白纸黑字,真真切切做不得假。
    这一旦把名字签了,那可就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然而形势比人强,现在的洪承畴不答应也没这个胆。
    无可奈何之下,洪承畴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并且还按下的红泥手印。
    一式两份,李起将其中一份收好,这是留给自己的,另一份则命人先行送往八旗大营,先交给多尔衮。
    至于洪承畴,那还得再押着他几天,让他晚点回去,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已经谈判成功的消息在八旗之中扩散,
    那时候不管洪承畴心里有多委屈,这笔账也得给我乖乖的认下。
    要不然,到时候每天杀一千鞑子家眷,那些鞑子还不得跟洪承畴玩命。
    “皇上,你。”
    李起将一切都是考虑的妥妥当当,丝毫没有给洪承畴任何反悔的时间和机会,洪承畴不由得是心中悲叹。
    看着李起,好半天的洪承畴也是说不出话来。最后才感叹道:“若先帝有皇上一半的魄力与心机,也不至于最后落得如斯田地。”
    说完,洪承畴被带了下去。
    很快,这封签好的文书就被送到了多尔衮的面前。
    面对着这样一封已经谈妥的文书,多尔衮不由得是一阵恼怒。
    “狗奴才,没经过本王同意,竟然敢答应如此文书协议,好大的狗胆。”
    多尔衮恼怒洪承畴不经过自己同意,便擅自签下协议,认为自己的权威受损了,这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
    作为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挑战他的权威,谁都不行,第一次,多尔衮对洪承畴起了杀心。
    以前他重用洪承畴确实是重用,毕竟洪承畴是文人,还是个汉人,在八旗毫无根基,对他没有任何威胁,自然多尔衮器重他,希望得到他的辅佐。
    但是现在这条狗都开始代替主人做决定了,甚至于这条狗还想做主人了,这叫多尔衮如何不怒。
    多尔衮恼怒非常,不过他手下的鞑子将领得知这个消息后却是人人振奋。
    他们可不管这三十万汉人对于八旗来说有什么意义,他们更不会去管多尔衮的权威有没有受损。
    他们只看自己的眼前,只要能把他们的家人接回来,别的他们懒得管。
    这个消息传的飞快,不多时,所有鞑子都是知道了,人人都是欢呼雀跃,高兴得大声吼叫。
    因为这个协议意味着他们不但家人可以平安回去,就连这场仗也不用打了,这是双喜临门啊。
    等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和明朝不打仗也成为了一种喜事?
    有的人在心里纳闷,不过本能的他们还是回避了这个问题。
    于是两天后,当洪承畴再度回到八旗大营的时候,木已成舟。
    他知道这时候再想反悔那也是来不及了,真要那样,只怕不等李起给他凌迟处死,他自己就要先被愤怒的鞑子砍成肉酱。
    所以无可奈何之下,他又不得不对多尔衮进行一番解释,解释自己是如何如何出于大局考虑,答应李起的这一系列条件。
    不答应,大清又将如何如何。
    不得不说洪承畴那也是个人物,在他的一番解释下,多尔衮最后也只得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份协议。
    虽然多尔衮心中对多洪承畴已经是有了猜忌之心,但无奈于此时还需要用他,所以只得是将这份心思暗自藏在心里。
    但是就这样接受,多尔衮实在是不甘心啊。
    见多尔衮这样,洪承畴只得是开解道:“摄政王大人不必灰心气馁,此份协议为我大清至少争得三五年休养生息的光阴。
    三五年之后,我大清就可兵强马壮,届时摄政王大人领百万大军再度杀入关内,亦不是难事。”
    多尔衮听了只得是摇头叹息,说道:“也罢。便叫这皇明小儿再猖狂几年。待本王兵强马壮之时,定叫他好看。”
    说完,多尔衮便是下令全军拔营撤退。
    就这样,一场世人本以为即将要爆发的轰轰烈烈的大战,在李起的运作下消弭于无形。
    有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乃用兵者之最高境界,李起便是如此。
    而以此同时李起用鞑子家眷即将换回三十万汉人同胞的消息也是传播出去,这更加是让李起的仁义之名远播。
    自古以来在君王面前,老百姓的命那就不是命,如草芥一般,再多的百姓生命也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试问又有几个君王会在意?
    然而现在李起却用手中实打实的筹码来换取同胞安全返回家园,这份胸怀,试问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君王可以做到?
    别的君王看重的是城池,是土地,是金银美眷,是赫赫战功。
    而李起看重的是百姓,是一个又一个百姓的生命,这便是李起和其他君王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