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9章 发挥优势
    不久之前,永乐朝的权贵们还是倍受欺压,苟且偷生的脚底泥。

    也许对方肥、邬福、沈寿等翻身做权贵的人而言,断渠毁田是增大官府压力、试探官军兵力、拖延官军反击的必要举措,但对于田宅被毁的普通小民而言,无疑是天塌了。

    虽然不通四书五经,但李响在大周,也算得上见识广播、头脑灵活的人。更何况他还掌握着明月庄的资源,走访过不少地方,思考问题的广度和高度早已不一般。再结合脑子里的现代知识,李响认准了永乐朝不能成事。

    大而化之,朝堂只是一时困难罢了。盗匪不断,北地形势大变,再加上天灾人祸,才造成了如今的困局。

    方腊确实是一代枭雄,却也有趁势而起的侥幸在里面。据李响在汴京多方打探的消息,大周岁入在这两年并没有下降,工矿税、商税和海贸税更是激增!

    很难想象岁入超过六千万贯铜钱的庞大国家,在账面上拥有将近两百万军队的超级帝国,经济科技实力冠绝当世的天朝上国,能被十几伙起义军和盗匪拖垮。

    大周只是一时的周转失灵。

    永乐朝推不翻大周,也解决不了民生问题。

    方腊越是挣扎,越是疯狂,受苦的小民便越多,这就是李响的总体判断。

    和大周的士大夫不同,李响最担心的还是北方形势。从汴京和明月集传来的最新消息:金国兵分两路再攻辽国,分别打到了幽州城和太原城下,太原城岌岌可危。

    与塞北的地广人稀不同,斑驳倾颓的长城以南,辽国的乡镇关隘可是不少。女真族能够继续保持势如破竹的攻势,便意味着城墙也难挡女真铁骑的兵锋!

    李响不是高官,不是武将,甚至没有官身和功名,只是一位民间豪强。他改变不了太多,只能尽他所能,让江南少死人,尽快让大周把钱粮、军队和精力投向北方。

    至于永乐朝,还是快点倒下吧。

    西王庙只是战场后方的一个小镇,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如今却成为了好些饥民活下去的希望所在。听说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识文断字的人,敢打敢拼的人,都可以到那里寻求庇护。

    李响用战功从大户士绅家里换来的粮食,开始发挥作用。

    技艺娴熟的工匠,种地沤肥的熟把式,拨弄算盘的账房,诲人不倦的教书先生,办事机灵的伙计……明月庄急缺这样的人,李响在江南行事也离不开这样的人,于是这些人顺利进入西王庙,每天能吃个七分饱。

    痛失家眷的乡兵,失去主家的家丁,坐地等死的厢军伤兵……刀尖舔血的汉子们有福了,只要能在张清平和杨营东手下过上几招,就可以立马加入庄主大人的“乡兵”队伍,让家人吃个肚饱不成问题。

    李响证明了自己属下的战力,“友好”地满足了本地势力对战功的要求,还大方地把方腊军正丁的人头分润了出去。写给韩招讨使的军报也已经写好,上面的一字一句,都是李响和县尉、族长等人“反复讨论”过的。

    本地的大户人家把李响当成了贵客。

    既然是贵客,当然不能住逼仄的小院了。作为镇子上出过举人的家族,王家和田家各自腾出了两个大院,还为李响麾下的几百号人“找到”更多住处。

    庄丁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从广德县城出发的车队已经到达西王庙,带来了新一批的药材、绷带、粮米食盐和刀枪箭矢,路上不怎么太平。

    刘盛在内里披上锁子甲,外披宽大的灰黑袍子,即将带上更多人前往广德县城,运送下一批物资。

    来到面对正街的门口,刘盛停下脚步,不耐烦地对堵住门口的乡兵、家丁和伤兵道:“怎么着?吃饱喝足了,还不满意?”

    “我们庄主收下你们,当然会好生相待。如今物资紧张,只能让你们不饿肚子,答应你们的钱粮随后会补上。”

    通过考核,成功被李响接纳的汉子们不善言辞,着急之下,推出一个嘴碎的说话。

    嘴碎的年轻人出身西王庙东南方的和平镇,身体看上去很瘦,以下手太脏出名。在刘盛面前,他明显感觉到了压迫感,咽口唾沫道:“刘大哥有礼。俺们这些摸爬滚打的汉子虽然上不了台面,但也不是白眼狼。”

    “听闻刘大哥要带人护送车队,俺们就觉得不能白吃李指挥大人的饭,想跟着刘大哥出力。”

    “另外听闻,明月庄的庄丁平日有钱粮,伤亡有抚恤。虽说庄主大人没有瞧不起俺们,但俺们也想尽快出力,不然老是在这里吃干饭,庄主大人肯定瞧不上俺们。”

    庄主大人,李指挥大人,当然是指李响。庄丁队伍挂在韩世忠亲信的名头下,李响便有了“指挥大人”的头衔。

    刘盛搓着脖子,看着满脸期盼的新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方维良走了过来,在刘盛耳边小声说了一段话,自行离去。

    刘盛眼睛一亮,扬声说道:“受伤的人接着养伤。能打的,手里有人头的,对方圆百里了如指掌的汉子优先。你们自己选出三十人,给你们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刘盛带着车队出发,护卫中多了不少新招之人。当天深夜,张清平带着七十人,翻过西王庄的土墙,不知所踪。

    方维良和丁史航看过新招收的厮杀汉推选三十人的全过程,朝李响居住的大院走来。

    脚下是青砖石板,两边是砖墙,抬头可以看到雕花的小楼。

    尽管看过很多遍,丁史航还是很艳羡这种精致考究的宅院。

    总体上来讲,大周政令宽和,不太限制民间的穿着和建筑式样,但士大夫和小民总不敢乱来。便以庄主大人居住的这栋宅院来说,几进几出,多少房间,整体布局,都有规矩。

    方维良二人来到小花园,正巧看到李响晨练完毕,正在擦汗,准备就餐。

    正值战事,李响当然不能二叉呵呵地走出门,在伤员、饥民和士绅的面前跑步,只好做些简单的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跳之类。

    见方维良和丁史航到了,庄主大人让聘请的厨娘添加两幅碗筷,招呼面前的两位一起就餐。

    丁史航行过弟子礼,方维良行了叉手礼,待庄主大人坐下后,也着座开吃。

    因为加了人,厨娘赶忙摆上一小筐炊饼、一小筐包子,还把盛放两样清炒的小碟换成深盘,又端上一砂锅的稀饭。

    方维良看得一阵抽搐。活了这么多年,他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饭桶。

    李响一边把炊饼掰碎放进稀饭里,一边不断打量着雕花的房梁、石桌和花盆,听到丁史航呼噜噜的喝粥声,才回过神来,一口菜一口饭地吃着。

    丁史航砸吧砸吧嘴,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稀粥,用筷子夹过一个包子,忍不住问道:“夫子是担心,田家这栋院子有问题?需不需要仔细查查?”

    “建筑没问题,只是想起了雷达那小子。”在明月庄,大部分庄民不怎么讲究某些细节,在饭桌上向来有话就说,主要是太忙。

    庄主大人自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只见李响慢慢喝着粥,断断续续地说道:“那小子……一早过来让本庄主用印,然后感慨着这些东西的精致……”

    方维良暂停了喝粥,接过厨娘递来的粗布巾子,接话道:“庄主是想到了庄内一些开办作坊的人家,开始追求华丽的雕刻和包装?”

    李响露出赞许的神色,用筷子指着精美的房梁道:“不是说物件儿精致一些不好,只是咱们明月庄赖以生存的优势不在这里。”

    丁史航不明觉厉。方维良只是抓住了一点儿东西,却说不清到底是什么。

    “庄里作坊的货品为何能顺利卖出,打响了名气?”李响先卖了个关子,然后细细解释道:“好用,皮实,便宜!”

    “以剪刀来说。明月庄出产的剪刀,买一百把都是一个样,经过改动之后,握把更顺手,不容易伤到手。而且咱们的售价,只有别家的两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明月庄的根基,建立在精巧的流水线上,建立在统一的商货标识上,建立在大量出货带来的低造价上。除此之外,明月庄,包括明月集,没有任何优势。”

    “大周最不缺手艺精巧的匠人,高明的商人,有魄力的坊园主,真要跟人家拼精雕细作,鎏金涂漆?拼不过啊……”

    方维良陷入迷思。

    不愧是长期在商号里担任掌柜的“有关人员”,方维良很快理解了庄主大人的先进思维:不跟豪商拼雕工,只以实用论英雄。追求雕工画饰的人家,不是现在的明月庄货品能够撬得动的,人家有足够的财富追求更好的东西,比如工艺繁杂到极限、华美明丽到天际的漆器。

    明月庄的作坊只要发挥好质量和成本优势,把小富之家、温饱之家作为主要市场,足以支撑接下来的发展!

    丁史航对财货之道不感兴趣,他只知道自己的武装商队又开始赚钱了,自己在汉江边上开办的作坊即将投产。只要手里的刀还能砍人,夫子还是庄主,他就不需要担心太多。

    丁史航很快吃完,被张清平叫去办事了。

    庄主大人和方维良细嚼慢咽,足足吃了二十五分钟。

    早餐吃到最后,李响看着小筐里的炊饼和包子,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吃得不是很尽兴。

    将近两年了,李响吃早餐的时候总觉得缺点儿味道。

    油条!

    交流过思想,神清气爽的李响终于想到了油条,感觉又饿了。

    明月庄的菜单上很快有了新早点,底层的庄民有了新的谋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