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一章 激辩(二)
    不过,太后和陛下是不可能有机会知道酒坏了。皇家的人,不论什么吃食,都会由宫里的太监尝过,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会享用。大臣们没有这种待遇。但是,这是太后赏赐的御酒,甭管多难喝,即便是马尿也得喝下去。

    众人观看了神迹,品尝了“五味酒”,“主菜”开始上场。

    礼部史尚书轻轻弹了弹他那身红色官袍,走至殿中朝金台之上行了一礼,紧接着转过身来,手上多出来一份文稿。异人来朝,这是难得的盛事,史尚书执掌礼部,司仪制,掌祭祀科举,今日怎少得了他的戏份。

    只听史尚书振振有词,声音虽老迈却不失浑厚,大意概括起来便是几句话:天朝强盛,德被四海,异人来朝;君王用德,群臣效命,盛世可期。

    大清洗已过去一段时日,但群臣依然谈之色变。如今各科道虽已紧急补录了一批官员,但大伙儿做事仍然有些战战兢兢,唯恐哪天就被锦衣卫带走。史尚书作为两朝元老,显然已看出此中利害:一个失去了锐气的朝廷,就好似被拔掉了利齿的老虎,虽看着吓人,却也只能吓吓人而已。因此,他借着异人来朝的机会,一来大肆对皇家歌功颂德一番,二来巧妙点出了朝廷现在需要上下一心,如此才保得基业长青。

    太后早已听出了史尚书的用意。她也正好需要有大臣站出来缓和皇家与大臣们的关系。听完史尚书的说辞,她当即抚手赞道:“好一个君王用德、群臣效命,史尚书这番话正好说出了哀家的心里话。当赏美酒三杯。”

    当下便太监端着托盘过来,史尚书谢过太后和陛下恩典之后,便将盘中满满的三杯酒一一饮尽。至于那酒是什么味道,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太后顿了顿,又开了金口:“群臣劳苦,哀家心里也清楚。这样吧,前些日子陛下赏赐了些安家费,今日哀家做主再拿出三十万两银子赏赐各位。”

    群臣自然是叩谢圣恩。

    就在史尚书慷慨陈词的时候,宝儿同声将史尚书那篇精彩的文稿翻译给在座的异人听。今日她与艾米莉都是秀才打扮,穿的是普通的交领长衫,戴着文士帽,可即便这样仍然掩盖不住两人的清丽可人。不少年轻官员纷纷打听“他”俩的来历,连异人那边也有一些人窃窃私语。

    史尚书不愧是老学究,行文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却又不失飘逸,没有一定的八股文功底只怕还翻译不出来。亏得宝儿从小跟着钱进学习《理学》和《礼经》等书,总算将文稿的意思大致不差的翻译了出来。

    只是,窦玛力等人仍然觉着有些奇怪,这话里行间跟今日的酒会有毛关系?

    第一道“菜”尝罢,第二道“菜”准备登场。

    异人来朝,朝廷自然要展示一番天朝的底蕴:泱泱大国,诸子百家,只需九牛一毛便能让你们这些异人心服口服。

    前翰林院编修方仕此时早已按捺不住,他弹了弹衣冠,起身准备奏请太后开启与异人的学术交流。自被静公主牵连之后,他每日借酒消愁,跟授业恩师梅若亭也多有抱怨。梅大家不忍心爱徒就此消沉下去,便跑到仁寿宫替他求了这个露脸的机会,以便今后重新起用。

    钱进对这方仕看不顺眼。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这货给人的印象就是头发情的叫驴。杨梅诗会上他为了在静公主面前图表现,拿自己当垫脚石,逼着自己献诗。今日他虽然已经落水,钱进也不想太过于得罪梅祭酒,但添些堵总可以吧?另外,今日的葡萄酒已经有些败兴,既然今日开的是酒会,又岂能无好酒?他的酒坊生意又岂能放过如此大好机会?不广而告之一番那就枉费了他两世为人的经历。

    于是,趁着方仕整理衣冠的当口,钱进已抢先一步行至殿前,拱手说道:“太后,陛下,我大陈乃礼仪之邦,适才已经喝了葡萄美酒表示对异人的敬意。可我大陈的酒,当以烈酒为粹;异人使团来朝,自当以烈酒招待。微臣早已备下酒水,就在殿外等候。只等太后一声令下,就可进献上来。”

    “哦?哀家对饮酒倒是没什么心得。”太后侧头问皇帝赵无极:“陛下,你上次去钱侍讲家……吃了火锅喝了烈酒。味道如何?“

    赵无极尴尬的笑了一下,含糊说道:“钱侍讲家的酒……味道还不错。”

    太后瞥了一眼赵无极,似有些恨铁不成钢,紧接着转头对钱进说道:“既然陛下都觉得你家的酒不错,那就请进来吧。”

    钱进朝蔡公公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便领着二十多个太监出了大殿殿门。一炷香的功夫后,每一位太监手上都抱着两个青花瓷酒壶进来;用银针查探之后,每位太监又小心舀了一勺尝了,确认无毒方才搬到诸位大臣与异人使团的跟前。

    “上酒。今日钱侍讲请客,诸位臣工和异国的贵客不用客气。”太后笑着吩咐道。

    有大臣端起酒杯小心抿了一口,初始还不觉得怎么样,片刻后才感觉一道火线顺着喉咙直入胃里,端的是爽辣至极,入口却又绵软。

    “好酒……”

    “酒不错……”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称赞之声不绝于耳。异人那边却没什么反应,可能一时还有些喝不惯。再者,他们今日来的目的本来就不是喝酒。都已经入殿小半个时辰了,这通商的事还没人提起。

    酒过三巡之后,方仕终于寻着一个机会,上前奏道:“太后,陛下,臣本有罪之人,蒙圣恩参加了今日这个酒会。微臣不才,对理学一道却有些研究。微臣请太后和陛下准许我藉此与异人讨教一番。”

    赵无极询问太后的意思,获得首肯后当即大袖一挥,说道:“理学乃我朝根本,正好与异人互通有无。准奏。”

    宝儿将皇帝的意思翻译给窦玛力等人听。窦玛力和史华德懂陈国话,他俩自然是不需要翻译的。其他的异人则有些为难,他们只懂航海和贸易,对这些学说一窍不通。一番商议之后,异人使团推选窦玛力出来与方仕论道。

    窦玛力走出桌席朝金台之上行了一礼,转身对方仕也行了一礼,说道:“这位方先生,鄙人不才,愿陪你尽尽雅兴。”

    “好说。”方仕做了个请的手势,紧接着说道:“我大陈上下五千年来圣人辈出,若是一一搬出来,显得我朝欺负尔等。这样吧,鄙人师从国子监祭酒梅大家十数年,对《理学》一道略通一二,今日我便以此道请教一二。”

    顿了顿,他朗声说道:“理,即天道。周天诸星与万物皆有一理,人间百态亦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理,亘古不变,实存至今,乃万物运行之根本法则。我等只需去人欲,修炼自身,方能存天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窦玛力先生,我讲的比较浅显,不知您有何见解?”

    宝儿从头到尾翻译了一遍。

    窦玛力思索片刻,笑道:“方先生说的理乃天道,与我教其实略有相同之处。只是,我等教民信奉的是主。主创造了日月星辰,用泥土创造了世间万物。对于教民来说,主是万能的。我等只需诚心侍奉主神,死后便可以升入天堂。”

    “窦玛力先生此言差矣。天道不可捉摸,我等需格物穷理方能达到至善境。你的教义却将‘理’归结于一个神仙,信仰主神就得到大自在。说句难听的,有纵容教民懒惰之嫌。若是百姓都去信仰你的教义,那他们还会耕种吗?不耕种能有饭吃吗?况且,你的教义是死后才升入天堂,也就是得到大自在;而我的‘理’只需在今世修养,即可将自身融入天理之中,达到理欲合一的境界。”

    群臣听得方仕这番言语,均颔首表示认同。不得不说,这方仕在理学一道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窦玛力笑着摇了摇头,片刻后说道:“方先生怕有所不知。近两百年来,我泰西国学者云集,数学、天文、航海、炼金、文艺、宗教等学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些学者有许多都是主的子民。若是按你的意思,他们信仰了主,就不能有任何成就吗?”

    方仕对泰西国的历史并不了解,但钱进多少知道一些。窦玛力所说的应该是他们国家的文艺复兴。只不过,这一段时期的大繁荣却是与宗教对立的。

    任何宗教都有愚民的嫌疑,对于泰西国的教廷而言尤其如此。但,历史总是向前的。当第一个人发明了望远镜的人朝天空张望时,教廷的神学体系便有瓦解的危机。教皇还有属下的神职人员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地位动摇,便相应修改了部分教义,于是出现了一个教义与自然科学的相对平衡。就拿窦玛力来说,他自己本身是神职人员,却又精通几何数学。

    方仕不知道这些,还在苦思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