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2章
厉秋风虽然在锦衣卫南镇抚司当差,而且受封百户,不过尽是虚职,并无实权。只是在皇宫几处大殿当值,与大户人家的看门护院也没有什么两样。后来刘康暗地里使了银子,使得厉秋风有了实职,不过也都是一些文案处置的例行公务,权柄极小。戚九出身军户世家,不过年纪尚小,没有得授军中官职。是以两人虽然勉强算得上官场中人,却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官场的风波诡谲。饶是如此,许多龌龊官儿的卑鄙手段却是看了不少。虽然现今离着大宋已有三四百年,不过官场陋习,乃是亘古不变之事。是以两人听冯渭讲述往事,立时察知童贯不怀好意。这位冯渭看上去也是一个精明之辈,若是他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必定也能瞧出童贯笑里藏刀,不过轮到他自己,却已深陷局中,只想着升官,早忘了背后的风险。
厉秋风心下暗想,有人说身在官场之中,往往身不由已。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在锦衣卫南镇抚司当差五年,看到了许多官场中的荒唐事情。许多官儿都是精明之辈,偏偏栽在了别人手中。归根结底,还是利令智昏,太过贪婪。不过易地而处,我若处于这些官儿的地位,只怕也与他们一样,只想着升官发财,全然失了神智和精明。
厉秋风思忖之际,只听冯渭接着说道:“其实我心下雪亮,童贯大人虽然没有明说,却已将他的意图说得明明白白。我得罪了蔡京大人,断断没有什么好下场。只有为童贯大人效力,方能有一线生机。即便童贯大人递给我的是一杯毒酒,我也只能将它喝下去。”
冯渭说到这里,略停了停,看了厉秋风等人一眼,接着说道:“我虽然不晓得你们来自何处,到这里又有何目的,不过咱们身处危局,我也不必讳言。童贯大人虽然位高权重,不过他的官声一向是不大好的。我若投入他的门下,虽说能避开蔡京大人的毒手,不过在官场之上的名声,恐怕就有些臭不可闻。只是俗话说的好,两相其害取其轻,我已是站在悬崖边上,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就算我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可是为了家中的老妻和两个儿子,也不得不为童贯大人效命。何况他已和我说了这么多机密之事,若是我不肯答允,只怕连童府都走不出去,便即化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厉秋风听冯渭如此一说,心下暗想,原来这人心中清清楚楚,倒也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之人。若是我与他易地而处,有了家人牵挂,只怕也没有其它的法子可想。
只听冯渭接着说道:“童贯大人见我对他臣服,却也颇为高兴。只不过他东拉西扯,一直没说要我去办什么大事。我虽然心中疑惑,却又不敢多问,只能在他面前唯唯诺诺,心中颇不自在。后来有仆人送来茶水点心,我陪着童贯大人饮了一杯茶,他这才告诉我说,政和元年,他积军功被徽宗皇帝封为检校太尉,随即奉旨出使契丹。不过有朝廷重臣暗地里向徽宗皇帝进言,声称让一个宦官作为使臣前往契丹,岂不是让人笑话大宋无人?还是另选他人为使臣,免得留下千古笑柄。
“徽宗皇帝听了之后,却是摇头不许。他说契丹人听说童贯大人带兵打败了羌人,想看一看如此了得的将领是什么模样,这才要大宋派童贯为使臣,前去床架辽国皇帝的生辰。契丹人这些年虽然并未南下,不过大宋不能不有所防备。童贯大人知晓兵事,既然契丹人想让他作为使臣出使契丹,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察看契丹的情形,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那位朝廷重臣听徽宗皇帝如此一说,知道圣意已决,自己若是再说,必定会触怒徽宗皇帝,只得闭上了嘴巴,怏怏退走。”
厉秋风听冯渭说到这里,心下暗想,人人都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个糊涂蛋,断送了大宋江山,是一个大大的昏君。不过他这番话说的颇有道理,只可惜所托非人,不知道童贯是一个绣枕头,军功都是冒领得来,还以为这个奸贼真是天下奇才。若是大宋朝廷能够挑选一二名将,以使者身份前往契丹,察知契丹的情形,也不会有后来的祸事。
冯渭接着说道:“我听童贯大人说话,虽然他神情平和,语气平稳,不过仍然能够听出些许忿忿之意。我心下暗想,童贯大人深得徽宗皇帝崇信,手中又有军权,不晓得哪一位朝廷重臣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在徽宗皇帝面前进谗言诋毁童贯大人,真是不要性命了。只不过我心下虽然猜疑,却也不敢多问,只是听着童贯大人说话。他对我说,那位朝廷重臣虽然没有说动徽宗皇帝,不过却也并非一无所获。次日一早,徽宗皇帝改了圣旨,以端明殿大学士郑允中为贺辽生辰使,枢密使童贯大人为副使一起出使辽国。
“童贯大人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告诉我说,羌人骁勇善战,世间罕有。契丹人以为童贯大人竟然能率兵将其平灭,必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正好借着庆贺辽国皇帝生辰之机,要童贯大人出使契丹,便是要瞧瞧童贯大人是何等人物。宋国使者一行到了契丹京城之后,契丹人知道童贯大人只是副使,对他便有些轻视。酒宴之上,契丹人的王公贵族纷纷向郑允中大人敬酒,不免冷落了童贯大人。不过童贯大人并不在意,冷眼旁观契丹人的王公贵族和统兵大将,算计这些人的才能如何。
“契丹人为了炫耀武力,吓唬宋国和党项、东夷等国,请各国使者观看契丹军士操演。童贯大人心下大喜,借着观看契丹兵马操演之机,将其强弱看得清清楚楚。只是他生怕契丹人不讲信义,暗中捣鬼,不敢将在契丹看到的情形写于纸上,只能在心中牢牢记住。
“童贯大人在契丹滞留了十余日,这才随同郑允中大学生启程南返。只是他们走了两日之后,在一处镇子之中打尖歇息之时,忽然有一人求见童贯大人。其是童贯大人已将歇息,又是在契丹境内,众人生怕契丹人使出什么下作手段,是以都劝说童贯大人不要接见此人。童贯大人却是凛然不惧,力排众议,将那人召入自己的屋子中。那人见到童贯大人,立时纳头便拜,口中说道,大宋遗民马植参见枢密使大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