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荆南
遂宁公主的婢女霍红玉没能打听清楚汤章威的行踪,因为汤张伟已经不在山南东道了,他已经移师山南东道和荆南的边界了。
汤章威点齐五万精兵进军荆南,韦婉儿同行。
原来,汤章威和韦婉儿的矛盾不过是在演戏。
在晚唐,这些高官都是戏精,当然这种政治家的手段,汤章威只能算小儿科而已。
汤章威在七百多年前的前辈司马懿,就是靠着装病,麻痹了曹爽集团,结果获得了魏国的政权。
韦婉儿和汤章威演出一出爱情剧,又有什么关系呢?
跟随他们出征的东罗马贵妇伊琳娜说:“你们两人一唱一和,让那遂宁公主和山南东道的百姓都以为你们两人闹僵了,没想到你们两人好着呢!”
汤章威说:“我这也是不得已,我不是为了出兵消灭荆南的割据势力,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吗?
在荆南,荆南节度使陈儒听说汤章威的大军已经靠近自己的边境,十分着急,他和幕僚商议,说:“诸位,那汤章威狼子野心,他在中原地区击退了挟四十万流民南下的黄巢手下大将黄揆,如今兵指荆南,我如何是好呀!”
众人面面相嘘,他们都不出主意,因为大家知道,那汤章威的大军已经接近荆南的荆州城,一旦城破,那些乱出主意的人,要是被人告到汤章威那里,岂不是性命堪忧?
荆南节度使陈儒大声说:“各位!我们都说些话。”
但是,底下仍然没有人答话。
陈儒急了,他说:“你们食君之禄,就应该忠君之事,你们这样做的很不对。”
幕僚楚南青说:“你们很不对,我觉得我们应该带兵去抵抗汤章威。”
陈儒大喜,说:“果然是忠臣,我荆南也不缺乏忠贞之士,最近荆南的士气不振,这出兵的任务就交给足下了。”
楚南青想说:我只是想随便说说玩玩,我带兵开什么玩笑,这不是让我送死吗?
可是身为浙西人,做了十年专业幕僚的他,当然不会这样说,相反他站起身来,说:“我愿意为大帅带兵北拒汤章威的不义之师。”
荆南节度使陈儒,已经无人可用,所以他才会病急乱投医,用那幕僚当大将去抵御汤章威。
结果,楚南青带着两万大军,在边境上刚一碰到汤章威,就主动派人投降了。
荆南节度使陈儒气得跳脚大骂,他说:“无耻之徒,无耻之尤,简直是人渣!”
荆南节度使陈儒病急乱投医,他居然命令剩下四万精兵,分兵三路,向山南东道出兵。
这三路大军也不怎么样,当汤章威的山南东道的民兵刚一和这些军队接触,他们就看着陌刀和砍刀头晕,这些人纷纷投降。
荆南节度使陈儒与汤章威战争简直成了一个笑话,荆南的百姓还真是日盼夜盼,就是希望汤章威的部队早些到来。
当汤章威的部队包围了荆州城后,荆南节度使陈儒考虑良久,在汤章威下令攻城之前,他身穿白衣白帽子,将自己用枷锁锁着,出城投降。
汤章威笑着对荆南节度使陈儒说:“陈将军何错之有,何必自己带上枷锁?”
荆南节度使陈儒说:“败军之将,对抗天威,自然该死!”
汤章威说:“天威?我是奉命讨伐你,不过说到天威也过了点。”
荆南节度使陈儒说:“我分明看到真龙就在面前。”
汤章威哈哈大笑,说:“陈将军言重了,我一定会善待陈将军的族人的,请你放心。”
汤章威轻松的拿下了荆州城,不到两个星期,他就吞并了整个荆南。
一队队从山南东道开过来的军队开始替换原来士兵和军官,那些山南东道的民兵们,开始在荆南建立保甲制度。
在荆州,在荆南的所有城市和村庄,新设立的学校开始大规模的建立。
孔学在荆南的所有地方都大规模的推广,遂宁公主也被从襄州接到了荆州城内。
遂宁公主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打探良久,都没能得到汤章威的消息。
等到了荆州,她才明白,原来汤章威另有要事要办。
看到汤章威的势力大举扩张,遂宁公主也有些担心。
遂宁公主知道,自己身为李唐的公主,理应守护大唐。
可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汤章威势力的发展,让她目瞪口呆。
汤章威和韦婉儿在谈话,韦婉儿有些哀怨,她说:“你到底还是想娶公主,臣妾已非完璧,对你就那么重要吗?”
汤章威说:“你冷静些,我们现在的势头虽然很好,但是仍然被北方藩镇的军阀包围着,我们要团结,不要为这些小事而闹矛盾。”
韦婉儿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汤章威说:“我并不在乎你是不是黄花大闺女,我更喜欢现在有味道的你。不过,大唐的招牌还是要用,我准备讨个封号。”
韦婉儿说:“你准备当个什么?”
汤章威说:“我准备为自己弄个楚王的封号。”
韦婉儿说:“你可不要当西楚霸王,你要低调点。”
汤章威说:“我知道了。”
如今,在汤章威的将军府里,大家都知道原来他和韦婉儿的吵架不过是权宜之计,他的目的就是让遂宁公主对自己倾心。同时,麻痹荆南节度使陈儒。
结果,汤章威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遂宁公主并不知道,或者她知道了不愿意承认此事。
相反,遂宁公主特地跑来向汤章威祝贺,她说:“将军大人雄兵十万灭荆南,能享受将军轻徭薄赋的百姓就更多了。”
汤章威答道:“都是托公主的鸿福!”如今,汤章威的势力更大了,这也让在西川的唐僖宗和中官田令孜感到不安。
中官田令孜对唐僖宗说:“这个汤章威实在太狡猾了,他利用遂宁公主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结果他占领了荆南,搞得我们措手不及。”
唐僖宗悲观的说:“这个汤章威,如果谋反的话,我们是无理抵抗的。”
中官田令孜说:“东汉末年,董卓擅自废立,结果死无葬身之地,我想他不至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