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一章 马英兵变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汉族谚语

    1928年,对甘肃、对河州、对牛家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前一年的5月23日早晨六点半左右,麦丽燕在厨房里煮玉米糊糊,突然感觉到天摇地动,房梁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不好,地震了!”麦丽燕急忙跑到正屋里呼唤还在酣睡的小孙子们。

    原来,位于400里以外的古浪县发生了8级强烈的地震。一时间,古浪山谷崩裂,日暗无光,百姓的房屋十有六七倒塌,死亡4万多人。地震波及到甘肃全省和陕西等地。

    第二年,甘肃各地又遭受到空前的旱灾。

    春天的时候,连续几个月天上没有掉下来一滴雨水,田地里干得几乎都要冒烟了。夏天,旱情更加严重了,地里寸草不生,禾苗枯槁。

    尔撒和麦丽燕愁得头发白了许多。

    不久,河州又遭遇冰雹的侵袭。鸡蛋般大小的冰雹无情地砸碎了农民的希望,而且还导致了严重的水灾。干旱、冰雹和霜冻之后,虫灾遍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粮食歉收,瘟疫流行。甘肃从东南部延绵到河西的50多个县受灾。灾民数多达244万人。

    树皮被灾民们剥光吃尽了。地面上的野草也被挖完了。饿死人尸体遍布四野,甚至堵塞了道路。

    河州饿死的人超过了6万。东西城门外分别挖掘了万人坑,用来埋葬死人。一斗麦子也卖到了72000钱。

    尔撒一家人幸好有易卜拉欣等儿子寄回来的一些钱,可以买到一些粮食接济,算是勉强度日。即使这样,他们把节省出来的粮食分给穷困的老人和孤儿。

    各地相继传来了饥民吃人的消息。

    即便是这样,封建官僚依旧残酷地剥削广大人民。陕甘财政总稽核沙明远宣布,甘肃新增税捐多达40余种。国民军在甘肃的五年内总计征收各种税捐差派约在5000万元以上,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更有甚者,兵灾人祸,连年不断。

    国民军从进入甘肃时的1个师1.5万人迅速扩充到9个师20万人,成十倍地增长,其中还不包括地方武装民团。

    甘肃当时的总人口只有600万。为了征召这20万的兵丁,官府在甘州、凉州、河州、狄道、秦州等地设立了招兵站。兵员的价格一时高达200大洋。当初,官府还对新兵挑挑拣拣,到了后来饥不择食,强拉硬绑,武装押运。

    走进当时的甘肃农村,看不到一个青壮年劳力,全都是老弱妇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个年轻人勇敢地站了出来。

    他就是河州西乡的回回少年马英。

    历史上西北有新五马、老五马之说。老五马指的是马占鳌的儿子马安良以及马祥、马麒,马麟和马勷。新五马指的是马宾、马逵、马青、马芳和马英。

    他们的籍贯都是河州,而且特别重用河州籍的同乡。当时,民间就有“早上学会河州话,晚上就把盒子挎”的说法。

    马宾和马逵是堂弟兄。马青和马芳为同胞弟兄。马英与马芳为近族弟兄,又是诸马中较晚出现而且最突出的一个。

    马英原名马步,祖籍是甘肃省河州的漠泥沟,宁海镇守使马麒的族侄。他的祖父七老太爷马海渊是马芳祖父马海晏的同胞兄弟,担任过大清的军官。

    马英童年的时候在青海贵族式的军事学校参加训练。他胆大顽皮,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投石技巧。相传,他在14岁的时候和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用石子打死了几名警察,抢夺了他们的枪支。

    他的父亲马宝担任宁海军骑兵11营的营长,当时因病在河州休养。马英以副营长代理营长的职务,年仅17周岁。

    马步因为与堂兄马芳等人存在着矛盾,于是改名为马英。他又因为少年起事反对国民军,驰骋西北各地,因此被西北的老百姓习惯称为尕司令。

    冯玉祥在北京南口失败以后,被段祺瑞政权以西北边防督办的名义派往西北。他首先以明升暗降的方法安排绥远军阀马祥为西北边防会办,又把马祥的儿子马逵从旅长提升为第7师的师长。

    同时,冯玉祥命令下属刘郁芬率领军队向甘肃出发,力图消灭甘肃各地的小军阀,一统整个甘肃。

    刘郁芬的军队兵强马壮,很快将八个小军阀中的好几个收入囊中。他乘胜前进,剑指占据西宁、凉州和甘州的马家小军阀。

    1928年的春天,在一次各级军官的宴会上,马麒以煽动的口吻说道:“国民军要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消灭我们的地方武力。我们已经老了,不能大展宏图了。但是,年轻人当中也没有几个儿子娃娃!如果有的话就应当跳出来,和国民军战斗一下,追随他的人一定不会少的。你们看,冯玉祥在西北征兵,每个县要出500到1000人。老百姓不但要为每个士兵花上2、300元,而且还要缴纳地亩款、富户捐等等。老百姓的心里都恨透了他们。现在加入有人能出来挑头反抗,我想大家一定都会追随他的。”

    马麒的这一席话对少壮派军官的确起到了启发、暗示和点拨的作用,尤其是骑兵11营的营长马英和14营的营长马腾感到醍醐灌顶、心明眼亮。

    马麒的儿子马青、马芳依靠父亲的势力,给自己的队伍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和马匹,给马英和马腾的军队配备的却是些劣马旧枪。加上马芳平时管得多、管得严,责罚部属非常严厉,经常株连到上下级等许多人。大家的心里都埋藏着对马青和马芳的不满和愤怒。

    马英早就打算脱离伯父的羁绊,自己独自开创一番事业,现在听到这些鼓动顿时热血沸腾,暗暗地下定了起事的决心,私下里进行积极的串连。

    一天,马英召集马腾、姐夫马山等共7个人到西宁南梢门外,在一个名叫尕店的小铺中秘密开会,安排自己的心腹牛占川换上便衣在铺子的门口放哨。

    马英,细高挑的身材,皮肤白净,长脸庞,五官匀称,眉宇间透露出混合着孩子气和英武气的精明。

    他首先给大家分析了马麒的讲话,然后信心百倍地指出:“国民军到西北以后为了扩充实力,到处抓兵派款,老百姓的负担很重。要是我们在河州发动事变,乡亲们一定会跟的很多。由于国民军要消灭地方上的武力,西宁、凉州军队中跟着起事的人也不会少的。”

    他们一致商定,星期五即主麻日趁着西宁军政界的大小官员到寺里做礼拜的机会起事。

    主麻日的那一天,马英安排马腾等人提前准备好马匹和武器,然后自己若无其事地到西宁的东关礼拜寺做礼拜。他刚刚跪在拜毡上,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而且吐出了提前藏在口中的血水。

    其他官员见状纷纷规劝他:放弃礼拜,回去休息吧。

    马英谢过大家,退出了礼拜寺。

    他走到旁边的小巷子里,迅速跳上牛占川牵着的一匹枣红马,与其他人一起扬鞭策马,飞奔出了西宁城。

    他们一边急匆匆地赶路,一边把通往东路的电线全部割断,以免马麒知晓以后打电话命令沿途的兵站截留。

    实际上,马英前脚离开西宁,后脚就有人向马麒报告了情况。

    马麒诡异地笑了两声,用手捻着嘴角的胡须,说道:“几个尕娃闹不成事的。不用管他们。”

    马英一行跑出西宁的东大门小峡,来到了平安驿附近的骆驼堡,看到后面没有追兵便暂时停了下来,进入一家小饭馆喝点茶水。

    开店的4、5个河州人听说马英要起来反对军阀的压迫,纷纷要求加入进来。马英的队伍随即增加到了12个人。

    第二天早晨,他们已经走出了200多里路,抵达了水地川休息。驻扎在那里的原11营、14营旧部连长马应彪等几十个人也参加进来。

    他们到达撒拉人聚居的伊玛木庄的时候,正是做撇申(晌礼)的时间。他们便跟随撒拉老百姓进入大寺里做礼拜。

    马英和当地人一起做完礼拜,站起来大声地向撒拉老百姓发表讲话:“乡亲们,国民军来到西北以后抓兵派款,老百姓的负担一天比一天沉重,生活困难得都快过不下去了。我马英在西宁官也有,大把的钱也有。现在我起来造反和反抗国民军,并不是为个人争权夺利。如果你们不愿意给国民军当兵或交不起款,希望跟着我们去反对国民军。”

    撒拉青年男子看到这个英姿焕发的年轻娃娃说话十分有道理,纷纷要求参加起义。

    马英带领着越来越壮大的队伍冲向循化城。

    他很有军事指挥和组织才能,指挥一部分人把守城门,另一部分人沿街号召群众起义,自己则带领少量的士兵冲进了循化县的衙门。

    县长吓得惊慌失措,急忙躲进了衙门旁边一户汉人家的空棺材里,才算是侥幸躲过了一劫,捞到了一条老命。

    马英从衙门里搜出了8000元现款,全部没收充当军饷。他们解除了警察的武装,释放了监狱里关押的犯人。

    这些举措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马英攻占循化城的时候,青海还没有正式建省。循化当时是甘肃省西宁府管辖的三县四厅之一,北接西宁、碾伯、巴戎,南靠洮岷,西倚贵德,东临河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循化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撒拉人。前清六营的时候,他们以充兵为生。民国成立以后取消了六营。许多撒拉人回归乡村耕田放牧。然而,他们依旧保持多年以来形成的尚武习惯。闲暇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摆弄刀枪,骑马练武。

    马英知道撒拉人英勇强悍,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他便在循化四处招兵。起义队伍的人数一日之间猛增了很多。

    人多枪少,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多人手中的武器就是一根木棍。

    马英派遣马应彪、马古力拜和牛占川各自携带500元现款,前住河州城里购买枪枝和子弹。

    马英在大力加山的盘坡根布置伏兵,一举消灭了驮运枪弹的国民军,获得了一批武器弹药,大大地增强了反对冯玉祥的军事力量

    马英带领着意气风发的起义队伍进入了河州西乡的地界。他们沿途高唱“杀官劫库抢富汉,与你穷人没相干”的歌谣,一方面进行舆论宣传争取老百姓的支持,一方面表达自己胜利向前的心情。

    马英的队伍达到何家咀村休整的时候,牛占川向马英提出了一个请求,想顺路回家看望一下几年没有相见的阿达和阿妈。

    马英微笑着点头答应了,并且嘱咐道:“速去速归。给你的阿达、阿妈带个色兰问候。”

    牛占川高兴地向马仲英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三下五除二地脱下军装,换上了便衣,朝着通向尕阴屲的山路跑了上去。

    牛占川回到尕阴屲,看望了日益衰老的父母和可爱的侄儿侄女,帮着家里干了半天的农活,然后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下午,他按时回到了马英的部队,受到马英的夸奖。

    1928年农历3月9日,牛占川跟随马英的起义部队驻扎在韩家集的韩土司衙门。

    韩土司是大明和大清时期河州地区招茶中马的19族之一珍珠族的土司,兼管着打喇族,是河州地区最重要的土司之一。韩土司子孙世居的地方因此叫做韩家集。珍珠族居住在韩集镇一带。打喇族居住在老鸦关。1931年,民国改土归流以后,韩土司及其属民被编为民籍,后裔逐渐被汉化。

    牛占川给马英端上一杯茶水,趁机把得到的情报告诉了马英:“司令,我听说,宁夏马逵大人一个营的士兵不久前回家了,把武器全部交给了马大人的阿妈保管。我们可不可以上门借一些?”

    正发愁人多枪少的马英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向马逵的母亲索要武器。

    不料,马逵的母亲担心再起战乱,一口回绝了借枪的要求。

    马英几经交涉仍然没有得手,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发出了火烧马逵庄园的威胁,这才得到了马家埋藏的大批武器弹药。

    马英随后又从当地人的口中得到消息,1926年直奉大战的时候,马勷把商州哗变逃兵带回来的枪弹和大户人家自卫的武器全部收集起来,藏在了附近的阳洼山、阴洼山和大坡嘴等地的老百姓的家里。

    马英思忖道:如果我们把这些武器收缴过来,完全可以为我所用。问题是老百姓不会心甘情愿地交出来这些武器。

    马英召集了韩家集的老百姓开大会,大讲国民军到甘肃以后强征学兵、增税派款等罪行,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后宣传自己这次起义的目的就是要把国民军赶出甘肃。他保证除了征用老百姓的骡马枪枝以外,不准抢劫老百姓的任何财物。他还宣布,不杀回,不杀汉,只杀国民军的办事员,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反对国民军。

    马英的主张和口号迅速传播到了西乡地区,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护。漠泥沟、韩家集和癿藏的很多家族携带私藏的武器,全心全意地投靠马英的军队。

    在马英起事之前,河州时常发生新教与老教的争执。两个教派为了一争高低,相互械斗与仇杀,并且到衙门里控告对方。

    河州镇守使赵席聘不了解回回社会的舆情,也不知道教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他简单地认为,不管谁是谁非,逮捕几个领头的人枭首示众就可以把动乱镇压下去了,便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姑表兄弟、甘肃省主席刘郁芬。

    刘郁芬听了赵席聘的汇报,高兴地说道:“好!他们回回人30年一小反,60年一大反,我这次要叫他300年、600年都反不起来。”

    国民军不分青红皂白地镇压新老两派,迫使两派信众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起进攻河州城。

    天时地利给马英攻打河州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英率领部队转移到道教的圣地三法观(今天临夏县刁祁镇),给自己的部队定了一个番号,正式任命自己为总司令。老百姓都称呼他为尕司令。

    马英重新向全军宣布纪律:遇到自己不参加起义部队却乘骑骡马的人,可以向他征用骡马;可以向大户人家借粮草;不准抢劫回汉老百姓的财物;不准杀害人命;如果有人杀害一个回民百姓的,本人必须抵命;如果杀害一个汉民的,必须要有两人抵命。

    在三法观的时候,马英的部队已经达到了7、800人。后来,他又陆续收编了西军等投奔自己的队伍,官兵的人数上升到了4000至5000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汉族谚语

    1928年,对甘肃、对河州、对牛家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前一年的5月23日早晨六点半左右,麦丽燕在厨房里煮玉米糊糊,突然感觉到天摇地动,房梁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不好,地震了!”麦丽燕急忙跑到正屋里呼唤还在酣睡的小孙子们。

    原来,位于400里以外的古浪县发生了8级强烈的地震。一时间,古浪山谷崩裂,日暗无光,百姓的房屋十有六七倒塌,死亡4万多人。地震波及到甘肃全省和陕西等地。

    第二年,甘肃各地又遭受到空前的旱灾。

    春天的时候,连续几个月天上没有掉下来一滴雨水,田地里干得几乎都要冒烟了。夏天,旱情更加严重了,地里寸草不生,禾苗枯槁。

    尔撒和麦丽燕愁得头发白了许多。

    不久,河州又遭遇冰雹的侵袭。鸡蛋般大小的冰雹无情地砸碎了农民的希望,而且还导致了严重的水灾。干旱、冰雹和霜冻之后,虫灾遍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粮食歉收,瘟疫流行。甘肃从东南部延绵到河西的50多个县受灾。灾民数多达244万人。

    树皮被灾民们剥光吃尽了。地面上的野草也被挖完了。饿死人尸体遍布四野,甚至堵塞了道路。

    河州饿死的人超过了6万。东西城门外分别挖掘了万人坑,用来埋葬死人。一斗麦子也卖到了72000钱。

    尔撒一家人幸好有易卜拉欣等儿子寄回来的一些钱,可以买到一些粮食接济,算是勉强度日。即使这样,他们把节省出来的粮食分给穷困的老人和孤儿。

    各地相继传来了饥民吃人的消息。

    即便是这样,封建官僚依旧残酷地剥削广大人民。陕甘财政总稽核沙明远宣布,甘肃新增税捐多达40余种。国民军在甘肃的五年内总计征收各种税捐差派约在5000万元以上,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更有甚者,兵灾人祸,连年不断。

    国民军从进入甘肃时的1个师1.5万人迅速扩充到9个师20万人,成十倍地增长,其中还不包括地方武装民团。

    甘肃当时的总人口只有600万。为了征召这20万的兵丁,官府在甘州、凉州、河州、狄道、秦州等地设立了招兵站。兵员的价格一时高达200大洋。当初,官府还对新兵挑挑拣拣,到了后来饥不择食,强拉硬绑,武装押运。

    走进当时的甘肃农村,看不到一个青壮年劳力,全都是老弱妇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个年轻人勇敢地站了出来。

    他就是河州西乡的回回少年马英。

    历史上西北有新五马、老五马之说。老五马指的是马占鳌的儿子马安良以及马祥、马麒,马麟和马勷。新五马指的是马宾、马逵、马青、马芳和马英。

    他们的籍贯都是河州,而且特别重用河州籍的同乡。当时,民间就有“早上学会河州话,晚上就把盒子挎”的说法。

    马宾和马逵是堂弟兄。马青和马芳为同胞弟兄。马英与马芳为近族弟兄,又是诸马中较晚出现而且最突出的一个。

    马英原名马步,祖籍是甘肃省河州的漠泥沟,宁海镇守使马麒的族侄。他的祖父七老太爷马海渊是马芳祖父马海晏的同胞兄弟,担任过大清的军官。

    马英童年的时候在青海贵族式的军事学校参加训练。他胆大顽皮,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投石技巧。相传,他在14岁的时候和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用石子打死了几名警察,抢夺了他们的枪支。

    他的父亲马宝担任宁海军骑兵11营的营长,当时因病在河州休养。马英以副营长代理营长的职务,年仅17周岁。

    马步因为与堂兄马芳等人存在着矛盾,于是改名为马英。他又因为少年起事反对国民军,驰骋西北各地,因此被西北的老百姓习惯称为尕司令。

    冯玉祥在北京南口失败以后,被段祺瑞政权以西北边防督办的名义派往西北。他首先以明升暗降的方法安排绥远军阀马祥为西北边防会办,又把马祥的儿子马逵从旅长提升为第7师的师长。

    同时,冯玉祥命令下属刘郁芬率领军队向甘肃出发,力图消灭甘肃各地的小军阀,一统整个甘肃。

    刘郁芬的军队兵强马壮,很快将八个小军阀中的好几个收入囊中。他乘胜前进,剑指占据西宁、凉州和甘州的马家小军阀。

    1928年的春天,在一次各级军官的宴会上,马麒以煽动的口吻说道:“国民军要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消灭我们的地方武力。我们已经老了,不能大展宏图了。但是,年轻人当中也没有几个儿子娃娃!如果有的话就应当跳出来,和国民军战斗一下,追随他的人一定不会少的。你们看,冯玉祥在西北征兵,每个县要出500到1000人。老百姓不但要为每个士兵花上2、300元,而且还要缴纳地亩款、富户捐等等。老百姓的心里都恨透了他们。现在加入有人能出来挑头反抗,我想大家一定都会追随他的。”

    马麒的这一席话对少壮派军官的确起到了启发、暗示和点拨的作用,尤其是骑兵11营的营长马英和14营的营长马腾感到醍醐灌顶、心明眼亮。

    马麒的儿子马青、马芳依靠父亲的势力,给自己的队伍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和马匹,给马英和马腾的军队配备的却是些劣马旧枪。加上马芳平时管得多、管得严,责罚部属非常严厉,经常株连到上下级等许多人。大家的心里都埋藏着对马青和马芳的不满和愤怒。

    马英早就打算脱离伯父的羁绊,自己独自开创一番事业,现在听到这些鼓动顿时热血沸腾,暗暗地下定了起事的决心,私下里进行积极的串连。

    一天,马英召集马腾、姐夫马山等共7个人到西宁南梢门外,在一个名叫尕店的小铺中秘密开会,安排自己的心腹牛占川换上便衣在铺子的门口放哨。

    马英,细高挑的身材,皮肤白净,长脸庞,五官匀称,眉宇间透露出混合着孩子气和英武气的精明。

    他首先给大家分析了马麒的讲话,然后信心百倍地指出:“国民军到西北以后为了扩充实力,到处抓兵派款,老百姓的负担很重。要是我们在河州发动事变,乡亲们一定会跟的很多。由于国民军要消灭地方上的武力,西宁、凉州军队中跟着起事的人也不会少的。”

    他们一致商定,星期五即主麻日趁着西宁军政界的大小官员到寺里做礼拜的机会起事。

    主麻日的那一天,马英安排马腾等人提前准备好马匹和武器,然后自己若无其事地到西宁的东关礼拜寺做礼拜。他刚刚跪在拜毡上,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而且吐出了提前藏在口中的血水。

    其他官员见状纷纷规劝他:放弃礼拜,回去休息吧。

    马英谢过大家,退出了礼拜寺。

    他走到旁边的小巷子里,迅速跳上牛占川牵着的一匹枣红马,与其他人一起扬鞭策马,飞奔出了西宁城。

    他们一边急匆匆地赶路,一边把通往东路的电线全部割断,以免马麒知晓以后打电话命令沿途的兵站截留。

    实际上,马英前脚离开西宁,后脚就有人向马麒报告了情况。

    马麒诡异地笑了两声,用手捻着嘴角的胡须,说道:“几个尕娃闹不成事的。不用管他们。”

    马英一行跑出西宁的东大门小峡,来到了平安驿附近的骆驼堡,看到后面没有追兵便暂时停了下来,进入一家小饭馆喝点茶水。

    开店的4、5个河州人听说马英要起来反对军阀的压迫,纷纷要求加入进来。马英的队伍随即增加到了12个人。

    第二天早晨,他们已经走出了200多里路,抵达了水地川休息。驻扎在那里的原11营、14营旧部连长马应彪等几十个人也参加进来。

    他们到达撒拉人聚居的伊玛木庄的时候,正是做撇申(晌礼)的时间。他们便跟随撒拉老百姓进入大寺里做礼拜。

    马英和当地人一起做完礼拜,站起来大声地向撒拉老百姓发表讲话:“乡亲们,国民军来到西北以后抓兵派款,老百姓的负担一天比一天沉重,生活困难得都快过不下去了。我马英在西宁官也有,大把的钱也有。现在我起来造反和反抗国民军,并不是为个人争权夺利。如果你们不愿意给国民军当兵或交不起款,希望跟着我们去反对国民军。”

    撒拉青年男子看到这个英姿焕发的年轻娃娃说话十分有道理,纷纷要求参加起义。

    马英带领着越来越壮大的队伍冲向循化城。

    他很有军事指挥和组织才能,指挥一部分人把守城门,另一部分人沿街号召群众起义,自己则带领少量的士兵冲进了循化县的衙门。

    县长吓得惊慌失措,急忙躲进了衙门旁边一户汉人家的空棺材里,才算是侥幸躲过了一劫,捞到了一条老命。

    马英从衙门里搜出了8000元现款,全部没收充当军饷。他们解除了警察的武装,释放了监狱里关押的犯人。

    这些举措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马英攻占循化城的时候,青海还没有正式建省。循化当时是甘肃省西宁府管辖的三县四厅之一,北接西宁、碾伯、巴戎,南靠洮岷,西倚贵德,东临河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循化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撒拉人。前清六营的时候,他们以充兵为生。民国成立以后取消了六营。许多撒拉人回归乡村耕田放牧。然而,他们依旧保持多年以来形成的尚武习惯。闲暇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摆弄刀枪,骑马练武。

    马英知道撒拉人英勇强悍,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他便在循化四处招兵。起义队伍的人数一日之间猛增了很多。

    人多枪少,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多人手中的武器就是一根木棍。

    马英派遣马应彪、马古力拜和牛占川各自携带500元现款,前住河州城里购买枪枝和子弹。

    马英在大力加山的盘坡根布置伏兵,一举消灭了驮运枪弹的国民军,获得了一批武器弹药,大大地增强了反对冯玉祥的军事力量

    马英带领着意气风发的起义队伍进入了河州西乡的地界。他们沿途高唱“杀官劫库抢富汉,与你穷人没相干”的歌谣,一方面进行舆论宣传争取老百姓的支持,一方面表达自己胜利向前的心情。

    马英的队伍达到何家咀村休整的时候,牛占川向马英提出了一个请求,想顺路回家看望一下几年没有相见的阿达和阿妈。

    马英微笑着点头答应了,并且嘱咐道:“速去速归。给你的阿达、阿妈带个色兰问候。”

    牛占川高兴地向马仲英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三下五除二地脱下军装,换上了便衣,朝着通向尕阴屲的山路跑了上去。

    牛占川回到尕阴屲,看望了日益衰老的父母和可爱的侄儿侄女,帮着家里干了半天的农活,然后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下午,他按时回到了马英的部队,受到马英的夸奖。

    1928年农历3月9日,牛占川跟随马英的起义部队驻扎在韩家集的韩土司衙门。

    韩土司是大明和大清时期河州地区招茶中马的19族之一珍珠族的土司,兼管着打喇族,是河州地区最重要的土司之一。韩土司子孙世居的地方因此叫做韩家集。珍珠族居住在韩集镇一带。打喇族居住在老鸦关。1931年,民国改土归流以后,韩土司及其属民被编为民籍,后裔逐渐被汉化。

    牛占川给马英端上一杯茶水,趁机把得到的情报告诉了马英:“司令,我听说,宁夏马逵大人一个营的士兵不久前回家了,把武器全部交给了马大人的阿妈保管。我们可不可以上门借一些?”

    正发愁人多枪少的马英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向马逵的母亲索要武器。

    不料,马逵的母亲担心再起战乱,一口回绝了借枪的要求。

    马英几经交涉仍然没有得手,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发出了火烧马逵庄园的威胁,这才得到了马家埋藏的大批武器弹药。

    马英随后又从当地人的口中得到消息,1926年直奉大战的时候,马勷把商州哗变逃兵带回来的枪弹和大户人家自卫的武器全部收集起来,藏在了附近的阳洼山、阴洼山和大坡嘴等地的老百姓的家里。

    马英思忖道:如果我们把这些武器收缴过来,完全可以为我所用。问题是老百姓不会心甘情愿地交出来这些武器。

    马英召集了韩家集的老百姓开大会,大讲国民军到甘肃以后强征学兵、增税派款等罪行,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后宣传自己这次起义的目的就是要把国民军赶出甘肃。他保证除了征用老百姓的骡马枪枝以外,不准抢劫老百姓的任何财物。他还宣布,不杀回,不杀汉,只杀国民军的办事员,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反对国民军。

    马英的主张和口号迅速传播到了西乡地区,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护。漠泥沟、韩家集和癿藏的很多家族携带私藏的武器,全心全意地投靠马英的军队。

    在马英起事之前,河州时常发生新教与老教的争执。两个教派为了一争高低,相互械斗与仇杀,并且到衙门里控告对方。

    河州镇守使赵席聘不了解回回社会的舆情,也不知道教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他简单地认为,不管谁是谁非,逮捕几个领头的人枭首示众就可以把动乱镇压下去了,便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姑表兄弟、甘肃省主席刘郁芬。

    刘郁芬听了赵席聘的汇报,高兴地说道:“好!他们回回人30年一小反,60年一大反,我这次要叫他300年、600年都反不起来。”

    国民军不分青红皂白地镇压新老两派,迫使两派信众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起进攻河州城。

    天时地利给马英攻打河州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英率领部队转移到道教的圣地三法观(今天临夏县刁祁镇),给自己的部队定了一个番号,正式任命自己为总司令。老百姓都称呼他为尕司令。

    马英重新向全军宣布纪律:遇到自己不参加起义部队却乘骑骡马的人,可以向他征用骡马;可以向大户人家借粮草;不准抢劫回汉老百姓的财物;不准杀害人命;如果有人杀害一个回民百姓的,本人必须抵命;如果杀害一个汉民的,必须要有两人抵命。

    在三法观的时候,马英的部队已经达到了7、800人。后来,他又陆续收编了西军等投奔自己的队伍,官兵的人数上升到了4000至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