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8章 多尔衮的红夷小炮
    因为李自成的“装活”,所以大顺这边现在是永昌四年了。而大清那边则是顺治四年,都是“四年”,倒是挺巧的。而更加巧合的则是大清和大顺,都选择了差不多的发展路线——都是式封建王朝的初兴模式。
    大清和大顺两朝本来就是初兴的式封建王朝嘛!
    大清的十旗制度(八旗加两绿旗),说穿了就是明朝军户的加强版,并不是什么来自草原大漠的体制。
    而大顺的老营兵制则是“授田到兵”,和早期的府兵制类似——早期府兵有单独的军籍,在隋朝开皇改革后才归入民籍,现在大顺也是将兵农二者分离。
    在十旗制度和老营兵制外,大顺、大清又都先后选择了计口均田这个被后认为是“仙招”的土地制度。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大顺、大清的地盘人口密度都不大——他们拿的都是翻来覆去打拉锯战的地盘,能有多少人口?
    而人少地多不就是计口均田的必要条件吗?哪怕是小农经济,也是需要一定规模的,如果小农产业规模太小,也是很难维持的。
    计口均田之后怎么都得维持个几十年才能算成功吧?
    如果搞个三五年就分化了,就又开始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苗头了,那不是真正的成功。
    或者分田后没几年,农民们就背井离乡,跑去美利坚当殖民者了,也不是计口均田成功的标志。
    当然了,一个农民分到一亩两亩的,出现难以维持的情况也是正常的。一家五六口弄个几亩薄田的,那根本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经营的经济规模,必然会很快出现分化!
    如今大顺和大清的地盘上都没多少人口,足以均出一个可持续的农庄经营规模。
    而且他们两方面还因为种种原因和士大夫阶级撕破脸了,根本得不到后者的支持。如果他们再去维护士大夫的土地所有权,而不采取最容易得到安稳的计口均田制,这不成了傻缺了?
    李过和多尔衮都不傻,当然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到了大清顺治四年的时候,虽然大清朝的短线走势看着不是很好——在陕西清军丢了榆林和延安。山西那边的清军则依旧没有能攻下大同府,还让吕梁山抗清根据地有所发展。而在山东方面,清军再次放弃了沂水大营,撤离了曲阜城下。
    但是真正能够看清局势的人们都很清楚,大清国在原的统治已经比较稳定了!
    因为在截止大清顺治四年春,已经有十万户正绿旗的官兵和超过一百五十万户生活在河南、山东、北直隶还有山西省的贫苦农民,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
    其对贫苦百姓的授田,大约维持在一口十亩的标准。即便考虑到现在的气候状况,这个数目的土地也足以活人了,而且还能活得比较滋润。
    所以在完成了计口授田的地区,汉人的反抗已经渐渐平息了!甚至在清军四面包围下还坚持了一年多的曹州明军(李化鲸、宫采部),也在顺治三年末被多铎击败。
    无法在曹州立足的李化鲸、宫采被迫率领余部突围,去投靠了盘踞曲阜的史可法。
    除了曹州明军的兵败,还有一件好事儿也在顺治四年开春后落到了多尔衮的头上——红夷英吉利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大将军派出的使臣布鲁斯,终于抵达了北京城,而且还给大清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送来了红夷国的土特产,十二门三磅红夷小炮,外加十二门在盛京由八旗汉军工匠仿造(由布鲁斯等英吉利人指导)的三磅炮。
    布鲁斯其实早就抵达盛京了,不过多尔衮并没有马上召他们去北京。这是因为多尔衮并不信任这些红毛洋人......谁不知道朱慈烺在上海开商市招洋商,和红毛黄毛的洋人关系好着呢!
    这红夷国怎么会和大清要好?其莫不是有诈吧?
    所以多尔衮就听了范程的建议,要考验一下红夷国洋人——他们不是说红夷国特产是大炮吗?
    那就传授一点铸炮的本事给留守盛京的正白旗汉军吧!
    还别说,这伙红夷国人还真够意思,忙活了大半年,总算帮着正白旗汉军的工匠制造出了十二门三磅红夷大炮——其实三磅炮在技术上对清朝的工匠没有什么难以克服的难点。
    论铸造的难度,十二磅的红夷大炮要高多了!
    只不过三磅炮对重量和精度的要求更高,而且还要打造专用的炮架,所以就费了点时间。
    另外,满清的“旗办”手工业的效率也是低了一点儿。工匠们都是旗奴,不大愿意学新东西——十二磅的红夷大炮是他们做熟了的,各种“规矩”都摸索出来了,比如费料多少,费时多少,废品率多少,上上下下都有数了。
    所以工匠们铸炮的风险较低,不大会受处分,日子过得也就安稳了。
    而三磅炮是新产品,万一没弄好,在摄政王验炮的时候炸了算谁的?
    如今大清十旗法度森严,出了这种状况是要追究责任的,搞不好还有人要掉脑袋......
    创新这事儿,是有风险的!
    不过在拖拖拉拉了好一阵后,十二门三磅红夷炮总算是铸造成功了。
    而且在这段时间,布鲁斯还为正白旗的红夷大炮牛录训练了一批“红夷小炮”手。
    在大清顺治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这天,在丰台大营的校场上进行了试射!
    “轰轰轰......”
    炮声密集的响,八门随机挑选出来的三磅炮的炮口不断喷出烟火,而且都是同时打响,炮弹一波一波的向前方三四百步开外的几十个木靶飞去。不一会儿就将其的一多半打得粉碎。
    坐在一处高台上观炮的大清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脸上的笑意,那是怎么都掩饰不住了。
    自打血流溪之战后,他就一直在为可以迅速移动到明军大炮发愁——他可是打了半辈子仗的军事家,自己就懂一些大炮,更是运用骑兵的高手,也知道骑兵、炮兵配合运用的厉害。
    但是他也没想到明军可以让大炮“飞来”!
    在以往的明清交兵,因为清军拥有压倒性的骑兵优势,所以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部队在战场上可以从容机动。反而是明军需要保持结阵状态,难以进行机动。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那些布署来非常麻烦的大炮(大将军炮、虎蹲炮、攻戎炮、佛郎机炮)基本上发挥不了威力——可以迅速移动的清军根本不会给明军炮兵太多的时间布置。
    可是出现在血流溪战场上的明军大炮却能迅速机动,迅速布置,而且射速很快!
    它们的出现,至少可以抵消清军在两军交战的机动优势,使得清军战场上的集结阵地很容易遭到炮轰!
    而且清军的盾车和火炮阵地,也会被这种机动性极强,射速又极快的新式大炮摧毁。
    所以多尔衮在过去的大半年,就一直在催促各旗汉军工匠加快改进大将军炮,试图用双轮炮架的大将军炮去对抗明军的新式火炮。
    可大将军炮的射程太近,即便在改进了炮架后可以迅速开火,也很难对抗明军的新式火炮。
    而这个问题,现在终于因为英吉利朋友的帮助,得到了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