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堂中,众人自然少不了一番恭唯道贺,看的出来,自己的两位便宜哥哥是真心为自己高兴的,刘璋甚至觉得就算是他们自己升官,他们可能也不会这样的高兴。
刘范又叮嘱,从现在开始就是朝廷官员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只顾着留恋花街柳巷,到任后要好好和同僚相处,不要仗着宗室的身份处处胜气临人的样子,要勤勉自省……
虽然有些唠叨,但刘璋心里却热呼呼的,认真的点头表示自己会注意的。而后自然是吩咐厨房准备酒菜,五个人把酒言欢,开怀畅饮。
要不是刘璋不停的提醒自己晚上还要去见荀攸,恐怕这顿酒又得喝到日薄西山。
睡了一觉的刘璋,酒意已经去的差不多了,看看天色,他叫上了徐晃、满宠,乘坐马车往荀攸府上赶去。
一顿饭的功夫,三人再次来到荀攸府前。
早上那门房一直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罪了刘璋,心中十分的忐忑,因而一整天都留意着府外的动静,希望刘璋再来时好好表现一下。这不,看到早上那辆马车又赶了过来,连忙奔上前来,揭开帘子,道:“刘公子您来啦,快里面请!”
“多谢这位小哥!”刘璋道了一声谢,道:“请问小哥,荀侍郎可在府中?”
“回公子的话,我家老爷在府中,小的已经告诉老爷您会前来拜访,老爷说了,您来后不用通禀,让小的直接领您进去便是!”门房弯着腰道。
“那就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刘公子请,两位公子请!”
荀攸的府宅并不大,但布置的十分别致,一笼矮竹,几枝花期已过的腊梅、几片翠绿的荷叶静静躺在池中……
门房引着三人来到荀攸的书房外,轻轻敲了敲门,道:“老爷,益州牧四公子前来拜访!”
“请进!”屋内一个中正平和的声音道。
“三位请!”门房小心的推开了门,引三人入内。
刘璋三人除去鞋袜走入房内。只见一个头戴方巾,身着蓝色深衣、一脸书倦气的男子正在将手中竹简卷起,不用说,这位自然是刘璋此行的正主荀攸了。荀攸细心的将竹简放好,这才起身迎上前来双手藏于袖中,双掌相贴,左掌在前右掌在后深深一躬,道:“未知刘都尉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三人倒没有意外荀攸竟然知道刘璋已经被封奉车都尉,荀攸身为黄门侍郎本就负责协调尚书台与皇帝处理政务,自然不会不知道刘璋被赐官一事。要提一下的是,荀攸的黄门侍郎和黄门郎是两个有着本质不同的部门。《后汉书-百官志三》中明确记载:黄门侍郎,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由此可见,黄门侍郎是官职,由士人担任,因为可以接触到皇上和许多机密之事,故而十分重要,一般都是皇上十分信任之人担任。而早上给刘璋传旨的小黄门,也有叫做黄门令、黄门署长等称呼,此类人皆为后宫宦者,日夜随侍皇上左右,而不似黄门侍郎那般“每日暮向青琐拜”。
刘璋三人回礼后,道:“荀侍郎言重了,在下不请自来,还望侍郎大人勿嫌在下唐突!在下年少无知,蒙祖荫而得功名,实在愧煞。”
荀攸见刘璋不似别的宗室贵胄子孙那般一个个眼主于顶、目中无人,反倒十分的谦逊,顿生好感,同时他也在好奇,傍晚刚刚回府,下人便说起早上之事,还说对方晚上还会再来拜望,可是他和刘璋并不相识,和其父也并无多少交情,饶是自他向来足智多谋,却也想不出他突然前来拜访所欲为何。
“刘都尉何必自谦,圣上虽然年幼,却已现圣主之姿,能入圣上之眼,足见刘都尉必有过人之处!未知这两位是?”
刘璋忙歉然道:“恕在下无礼,忘了给荀侍郎介绍了,这位乃河东杨县徐晃徐公明,曾是我大汉强军一员,智勇双全,有亚夫之风!这位是山阳昌邑人满宠满伯宁,立志刚毅,有勇有谋,皆在下至友。”
徐晃满宠再施一礼,道:“我等久慕荀侍郎之名,闻公子前来拜访,厚颜相随,叨扰之处,还请荀侍郎海涵!”
三人彼此深视了一眼,荀攸发觉两人一个干炼毫爽,一个沉着稳重,虽名声不显,却也绝非等闲之辈。徐晃、满宠则认为盛名之下无虚士,颖川士子甲于天下,荀氏更为疑川士子佼佼者,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客气了几句,四人分宾主落座。
刘璋道:“早就听闻荀侍郎之名,一直想前来聆听教悔,只因在下才疏学浅,唯恐辱了侍郎之名,时至今日方鼓足勇气登门拜访,还望侍郞勿怪在下唐突。”
荀攸拱手道:“刘都尉言重了,都尉大人身为大汉宗室,今又蒙圣上赐封为奉车都尉,官职在攸之上,按我大汉理法,攸应该呼公子一声大人,并亲自登门拜访才是!今日公子不以攸官微屋简,纡尊降贵、亲临寒舍,实令攸惶恐不已!”
刘璋笑了笑,道:“在下此次登门,乃有事相求,如果我等再如此客气,恐虚耗宝贵光阴,荀侍郎,在下直言可好?”
“便如刘都尉所言,但侍郎、都尉之称呼太过见外,不如我等以表字相称如何?”
刘璋道:“故所愿尔,不敢请尔!”
四人互称表字后,刘璋直接了当的道:“公达兄久在中枢,不知如何看待当下时局?”
“这……”荀攸有些犹豫。
刘璋很明白荀攸的心情,他对眼下即将发生的混乱必定清晰的认识,但是大家初次相见,还谈不上信任,如果放胆直言,恐为自己带来灾祸,便道:“既然公达兄不便直言,便由弟抛砖引玉了,一点愚见,请公达兄指正。弟认为,大将军违旨不尊,立皇子辩为帝,实为大汉埋下动乱之根!”
“季玉慎言!”荀攸见刘璋直斥大将军之非,忙道。说起来,他也有同样的判断,但颖川荀氏历代皆忠于汉室,而大将军既无代汉之心,那么是皇子协继承大统,还是皇子辩位登九五,皆是灵帝血脉,大汉依然掌握在刘氏子孙之手,故而他才没有激励反对。这也是为何历史上何进当权时,他可以和其虚以萎蛇,辅佐幼帝,而董卓废帝后,他便联系议郎郑泰等谋划刺杀董卓的原因,他清楚知道董卓废辩立协,主要是为了试探百官反应,待他站稳脚跟之后,定会代汉自立。
“无妨,公明、伯言皆在下生死至交,公达兄乃是至诚君子,断不会背后议人。此前有先帝为十常侍撑腰,十常侍处处与大将军作对,双方可谓仇深似海,如今大将军又背先帝遗命私立皇子辩,从而使得双方关系更加恶劣,只因十常侍失去了先帝这座大靠山,西园军又投靠了何进,十常侍无以为持,故不得不偃旗息鼓。但是双方的仇怨并没有化解,大将军很清楚此点,他不会留下这个隐患时刻威胁自己,十常侍为了活命,更无所不用其极,在下相信,双方之争已经到了一触既发之势,只差一个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