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第两百三十六章母后,你捅的好刀子啊
“……完了……母后,你捅的好刀子啊……”听到燕妃给李世民出的主意,李贞幽怨的看了眼燕妃,母后啊母后,您可真是我亲娘啊,你这是往儿臣背后捅刀子啊,有你这么坑儿子的吗?这回彻底的完了。
注意到李贞幽怨的眼神,燕妃回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贞儿啊,你父皇毕竟是皇帝,而你只是太子,太子可以出错,但是皇帝必须是完美无缺的,为了维护皇帝的威严,母后只好牺牲你了——反正你这顿打是少不了的,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你又何必争这一口气呢?早打早超生啊。
“……”李贞也无奈了,因为燕妃这一刀子,自己的计划彻底完蛋了。
李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自信,是李贞觉得百官们不够聪明?想不到这一点吗?
当然不是,百官都是老狐狸,连燕妃都能想到的办法,他们又岂能想不到?
只是李贞知道,除非自己真的将李世民逼到角落里,否则百官们是不会插手自己和李世民的较量的。
因为说白了自己和李世民这一次的交锋,其实就是父子之间的玩闹而已,是属于皇家的家事,百官们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是不能插手皇家家事的,否则不但得不到皇帝的感激,反而还要被人说不懂事,被李世民厌恶,更会因为破坏了太子的计划,而被李贞记恨上。
可是燕妃不同于别人,她是李贞的母亲,也是李世民的老婆,是大唐的皇后,同样是皇族中人,所以在父子交锋的时候可以插上话,这是旁人所不能取代的优势,只可惜李贞之前没有想到燕妃会捅刀子,因此导致计谋失败。
只可惜,李贞千般算计,万般谋划,原本好好的布局,就因为燕妃的一句话,给破坏殆尽,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估计这一次的赏赐也要不到了,亏大发了。
下去押人的士兵很快就回来了,李贞一看,好嘛,所有人都来了:薛仁贵、杜荷、房遗爱、席君买、李德奖、王方翼、王孝杰……林林总总足足有好几百人。上到李贞的心腹,下到他的贴身侍卫,包括跟随也出海回来的程处亮李二狗等人也都被抓了起来,甚至连十三骑士都被卸掉了屁股上的铠甲,按在了地上。
看着被按在地上的众人,李世民眼角闪过一丝笑意:“咳咳……你们都是太子身边的近臣,理应辅佐太子,监督他的一言一行。
可是你们呢?不但没有言传身教,反而屡屡纵容,太子出海,将两月未归,你们非但没有劝阻,反而一个个隐瞒不报,企图瞒天过海,实在是可恶至极,理应重惩不怠。
不过太子此次在海外立下大功,为我大唐拓地千里,而他属意用这个功劳,换取免除你们惩罚的机会,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啊。
另外朕有言在先,你们的过错朕可以帮你们免除,但是太子本身的错误在不在免除之列的——也就是说,无论你们如何选择,太子的惩罚都少不了的,你们……要想好了再说哦。”
一听这话,薛仁贵立刻剧烈的挣扎起来,以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陛下,这一切都是臣的错误,是臣没有监督好太子,陛下若是想罚,还是惩罚臣吧,不关太子的事情啊。”
“一切罪责都是臣的错误,陛下若是降罪,就降罪给臣吧,太子殿下是无辜的啊。”薛仁贵反应快,杜荷也一点不慢。
“陛下,这一切都是房俊才错误,是臣唆使太子出海的,和太子无关啊。”房遗爱更狠,直接就编造瞎话了。
“一切罪责都是臣的错误,还请陛下饶恕太子殿下。”
“还请陛下饶恕太子殿下。”
“还请陛下饶恕太子殿下。”
“还请陛下饶恕太子殿下。”
“……”
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朝着李世民跪拜,都是一个意思——太子是无罪的,陛下想要惩罚,只管往我身上招呼。
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傻子都知道这时候该怎么回答。
不说自己和太子之间的感情了,就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太子帮助自己背负罪责,这就是典型的卖主求安啊。
这样的举动绝对会将太子和皇帝得罪的死死的,有太子和皇帝在,你还能有活路?
何况卖主求安本就令人不齿,你就算是能逃过这一劫,就算投靠了别人,问题是以后谁还敢用你?你的前程可就毁了。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过错往自己身上揽,揽的越多越好,最好将一切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才是最好,这时候受的罚越重,以后你的前程就越是光明。
李世民笑着对李贞道:“看看,贞儿,这不是朕不给你面子,都是他们自己要求的,朕不能不答应。”
他可不是在帮李贞测验手下的忠心,实际上真要是测验忠心,也不会用这么低劣到傻子都能一眼看穿的手段。李世民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堵住李贞的嘴,反正薛仁贵等人的反应都在他的推算之中,这下李贞就没法求情了。
“父皇英明,既然如此,那就将所有人都一起惩罚了吧。”李贞早就猜到这一幕了,心里早就有了准备也来到薛仁贵跟前:“归根到底,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儿臣,要不是儿臣私自在海外逗留,也不至于闹到这一步,既然如此,那儿臣就没有道理让他们替儿臣受过,父皇要罚,就连儿臣一起惩罚吧。”
“贞儿,你这是何苦?”李世民心中乐开了花——由你奸似鬼,吃了老……爹的洗脚水。
虽然心中高兴,但是面上还是装模作样的劝道:“你和他们不同,你是太子,是大唐储君,若是你出了什么问题,对大唐可是一种重大的损失,朕如何舍得惩罚你?”
李贞诚恳道:“父皇舍不得惩罚儿臣,但儿臣又如何舍得这群忠属为儿臣背锅?儿臣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受罚而泰然处之?”
“殿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