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7节 滞销
    阎马金三位官媒婆子今天可算是逮到黄老爷。想想跟单半年的辛苦,再算算这一单成功后的诸多绩效,三妇禁不住同时......狠狠剜了对手一眼。

    说话黄老爷就进了花厅。因为有女客,所以今天老爷身后多了个婆子。三妇见到黄老爷进来,急忙起身行礼,她们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了一身素淡袍服的黄老爷身上。

    在三妇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似黄老爷这等模板,还真是不多,这也是三妇追单黄老爷的最大动力之一:案例特殊,拿下后有特殊成就。

    黄平的底细在这之前,早就被媒婆界打探个一清二楚:中举前就是个落魄秀才,城外和尚庙住着,靠给人写书信谋生路。后来一夜中举,改换门楣。

    妙就妙在这里:黄老爷生发也来得太猛烈了些。

    平常举人,官册上也就是免税400亩田土,中举后各种明暗进项是有,但是花销同样不小。像黄平这种屌丝,身后没有大族撑腰,又要在杭州这种高消费城市过日子,一开始也就是个中产阶层而已,香车豪宅这种,没有一代人积累做不到。

    然而黄老爷做到了。普通明人对于一夜暴富的举人早已经习以为常,要不怎么说大明梦呢?但是媒婆不一样,打探客户家中内情是职业要求,她们很清楚这中间的区别有多大。

    既没有公婆需要奉养,家中还有豪宅,香车,工作又好.....这种钻石王老五在后世一样要被人抢破头。黄老爷不知道的是,他现在早就被婆子们调到了最高一档,条件仅次于那些大宅门家的衙内。

    ......

    黄老爷进花厅坐定后,随手点将阎婆子先来做推广,另外两位且去偏厅候着不迟。

    这阎婆子30岁上下,身穿一件浅红杭绢女袄,一条绿绸裙子,满脸白粉,唇厚腮肥,一看就是靠嘴混饭吃的。上前见过礼后,阎婆子满脸堆笑,张口就是一串套话轰将出来,把个黄老爷差点捧成了泽巨再生,撕葱附体。

    黄志诚苦笑着摆摆手,示意阎婆子赶紧办正事,没看我一秒钟几十两上下吗?

    阎人精见老爷示意后,这才暂时住嘴,探手从袖囊中掏出一本小巧的“绣册”,开始翻介起来。

    “绣册”,是每个正式官媒必备的资料本,上面列有一些客户公开的资料,另外还有私人注释:这个是密押,只有本人能看懂;张家小姐有狐臭,李家老爷不举......这都是不能公开的内部资料。

    阎婆子一边翻自己的绣册,一边开始给黄老爷做推广;黄老爷一边饮茶,一边倾听。

    像黄平这种家中没有长辈出来做主的情况实在太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不是闹着玩的,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就是私婚,没有媒妁程序,就是苟合,这个更加严厉,所以通常媒人都比较拽——不信可以参考巨著《金瓶梅》。

    当然了,黄老爷这种情况,媒婆肯定是喜欢的,这位看样子当场就能做主,一副金三角作风......到需要长辈出场的时候,估计会有一两个又聋又瞎的老头出来撑门面的。

    就这样阎婆子不停推介各家小姐,黄老爷坐在上首似听非听,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黄志诚是越听越烦躁。

    他知道自己的条件不错,所以媒婆一开始肯定会拣一些条件差不多的女孩子介绍给自己,然而这就意味着裹脚——不裹脚的那是特例,肯定不会出现在第一波推介中。

    更令人郁闷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他是不能流露出“我要找个大脚老婆”这种主观愿望的......一旦被媒婆传出去,那么黄老爷顷刻间就会变成士林笑柄。

    一切必须很自然的发生:媒婆介绍到某个大脚妹子,媒婆拼命掩饰,媒婆拼命夸赞妹子家其他方面的优势,黄老爷被蒙骗,黄老爷被媒婆高超的语言技巧转移了关于大脚的注意力......

    这就叫社会学——当整个社会都病态到以裹小脚为尊贵标准的时候,某些人必须行事很小心才能不被人当成异类看待。

    阎婆子最终还是失败了。

    黄老爷在听完阎婆子的推荐人选后,礼貌地说一句:“阎媒人辛苦了,待我斟酌一二。”之后放点赏就打发走人。

    接下来是马婆子,某人在眉飞色舞中开始接受新一轮轰炸。

    黄志诚这时有点后悔:自己之前算是失职了。如果早两个月开始操办婚事,那么现在就不需要这么急迫:一旦自己按计划进入熊文灿的幕府,到时候婚期不配合怎么办?事后再去福州的话,耽误事怎么办?

    总之,因为某些上不得台面的原因,造成了眼下这种尴尬局面,还有可能拖累到正事。

    “唉,之前还是太得意忘形,要想办法弥补回来才行。”黄老爷这时已经魂游天外了。

    不知不觉间,面前口沫横飞的媒人已经换成了金婆子,黄志诚也已经煎熬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明天让管家来听!”看着金婆子手中的小册就快翻到底,黄志诚不无轻松地想到。

    就在这时,转机出现,黄志诚的耳朵里,今天第一次听到了“包脚”这个关键词。

    不动声色地轻咳一声,一旁早有小厮捧来唾桶,黄老爷吐口水,擦嘴,然后顺势起身去后面消解......坐了一个多小时,又喝茶什么的,总要允许老爷方便方便吧。

    方便完后,黄平再一次回到花厅,用湿手巾把子擦擦脸,黄老爷这一刻貌似精神矍铄了很多:“嗯,方才那户人家,你从头说来。”

    金婆子不疑有他,就将刚才被打断的那户人家的故事,从新道来。

    这户人家姓钟,在杭州城里名望不显,不过确是缙绅无疑。钟老爷祖上是正德年间琼州名臣钟芳的边系旁支,钟家世代诗书传家,这期间也是几起几落,好在家规严谨,少有子孙不肖之事,每隔一些年头,总有人出仕,故而家运不坠。

    钟老爷本人做过一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一任知府,前几年魏忠贤得势,钟老爷一看朝局势头不对,果断致仕,现如今赋闲在家。

    钟家有二子一女。长子以举人出仕,现任广东南海县县丞,次子无功名。

    而媒婆打算推销给黄老爷的这位,便是钟家的嫡长女:闺名钟秀秀。

    钟秀秀之所以被金婆子放到册子的最后,是有原因的:钟家这位大小姐,小时候被拐卖过。

    当年钟家小姐被拐子骗走的时候,只有5岁,后来被卖到温州偏僻的平阳县一户许姓乡绅家里。所幸这许乡绅买人,是因为家中七子,独缺女儿,当初看钟秀秀聪明乖巧,便从拐子手里买来当义女抚养。

    所谓乡绅,其实就是乡下人,这乡下没那么多讲究,钟秀秀从小便没有裹脚。事情一直到钟秀秀十六岁那年,才出现转机:拐子因为另一件案子被抓进衙门。

    几把夹棍拉下去,拐子在公堂上屎尿横流,当即开始吐口,然后越吐越多,钟秀秀这一桩也夹杂在其中。接下来就顺理成章,钟老爷当时致仕不久,闻讯一张片子递到仁和县衙,连带着使唤银子一并赏下,衙役们当即卖力做事,没几天就把二拐子捉拿归案——拐子之间转手小孩很平常。

    钟家大小姐终于被找到。

    当钟老爷10余年后再见到自家女儿时,钟秀秀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英姿飒爽......从小有7个哥哥领着玩,不飒爽也说不过去。看到已经改名许宝儿,容貌酷似自己的钟秀秀,钟老爷当即嚎啕大哭一场。

    这之后就是两家谈判了:许乡绅夫妇是拿钟秀秀当小棉袄养大的,从小吃穿不缺,丫鬟婆子这些都有配备,对女儿并无半分亏待。现如今养成大姑娘了,眼看着就要谈婚论嫁,咳...人家亲爹出场啦。

    钟老爷这边首先是庆幸:女孩儿被拐走,卖到青楼伎馆再平常不过,钟秀秀能在许家安稳长大,这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其次是难办:又不是天天挨打的童养媳,理直气壮领走就完事,人家是当小姐养大的!

    原本是打算赔银子给许家的,然而许乡绅不要......乡下人是土了点,但这事是银子能解决的吗?我再给你几个,你走人好不好,你走了我还要出大笔嫁妆嫁女呢!

    ......钟老爷书香门第出身,自然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最后两家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协议:从今以后,两家结为通家之好,钟秀秀改回原名,认许乡绅夫妻为义父母。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之后,当钟家小姐回到杭州,已经17岁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要嫁人。然而“英姿飒爽”“健步如飞”这种实实在在的好词,放在恶心透顶,穿越众发誓一定要干挺的明朝变态士大夫圈里,顿时变成了人们窃笑的对象......

    2年,当钟秀秀回到杭州2年后,已然是19岁“高龄”,依旧没有嫁出去。

    钟老爷一脸皱纹,女儿滞销,帮帮我们......

    ......

    钟家小姐的故事到这里就就讲完了,金婆子口干舌燥,黄老爷暗暗满意——他确信自己刚才听到金婆子这样一句话:“乡下地方管束松些子,钟家小姐包脚时日短,故而比别家小姐脚略略大些。”

    通常来说,谁家小姐若是有点狐臭之类的隐疾,媒婆可以完全装作不知,你们日后再说。

    然而不裹脚这种大事,媒婆是万万不敢欺瞒的,一来是瞒不住,二来就算男方被瞒过,像黄老爷这等人物,事后岂能饶你?

    所以即便是再艰难,再难开口,金婆子今天也要隐晦的把话说到头里:钟家小姐的脚,比别家女儿稍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