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经过一个寒冬,这个春天里,似乎每一个人都有些躁动。
在这个春天里,武则天下了一道圣旨,宣布把“慈氏越古”从她的皇帝尊号里删去,慈氏是“弥勒”。
而现在,她已经不再需要弥勒,她给自己重新加了一个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天册,上天指定!
随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成立了控鹤监。
册封张昌宗和张易之为供奉。
教坊司的供奉都是善歌、善舞以娱天子。
这控鹤监的两大供奉,靠的却是男色和榻上功夫。
武则天更改尊号为“天册金轮大圣皇帝”。
又建立了控鹤监,公开把张昌宗、张易之两个面首养在宫里,名为大供奉,实为她的皇后。
并通过二张,选拔了更多年轻俊俏的少年入宫,俨然要打造一个“大大的后宫”了。
朝廷刚刚接到北方州县驰报,说突厥阿史那与阿史德两部聚众叛乱,数日间聚众十余万,已成袭卷草原之势。
消息传回京里,武则天勃然大怒。
原本武则天以为突厥谋反,不过是某个小部落生些是非,弹指间就能剿灭。
结果边军一连失陷两州,贼势越来越众。
以致朝廷不得不调兵遣将、筹措钱粮,以便平叛。
可是,武则天现在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哪怕她纳一万名男妃,也不可能再生育一个子女。
而现在的皇太子李旦殿下,人人都知道是个摆设。
女皇是不可能再让他继承江山的,那么立嗣就成了朝廷中人更加关注的一件事情。
朝廷中人虽然关注此事,不过眼下却没有人敢再向皇帝建言立储。
以前那几拨宰相都干过这种事,结果都没好下场。
现在他们不清楚武则天的想法,武则天又没有下旨垂询,谁敢多嘴?
.......
斜月当空,细柳迎风。
直接开在坊墙外的一座华丽府邸突然中门大开。
两行高丽婢子挑着灯笼姗姗而出,昆仑奴牵了马来,单膝跪地,等着主人踏膝上马。
梁王武三思喝得脸色发赧,已经有了六七分醉意,由两个妖娆美人儿扶着,向客人们一一拱手道别。
能劳动梁王亲身出迎的自然不是等闲人物,华灯之下,一双玉人,正是俏若莲花的张昌宗和张易之。
今日赴梁王之宴的除了已被百姓暗中笑称为大周“皇后”和“贵妃”的张昌宗、张易之,还有张同休、张昌期、张昌仪三兄弟。
武三思亲自送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离开王府。
张昌宗两兄弟同众好友告别,便径回皇宫去了。
女皇如今对他们可是迷恋得很,不容远离过久的。
其余众人趁着酒兴信马由缰,外围有奴仆下人打着灯笼火把,沿着洛水长堤一路漫步行去,好不逍遥。
……
此时已是午后,武则天下了朝,先到武成殿处理了几分紧要的奏章。
又向上官婉儿过问了一下调运粮草、兵马、器仗,以备平息突厥叛军的进度。
便回转丽春台,与张昌宗和张易谈笑一阵。
精神不济,便卧榻睡了。
张昌宗和张易之见武则天小睡,自去园中荡了会秋千。
觉得无聊又去钓鱼,鱼钩刚刚甩进池水,便有内侍来报,说是张同休到了。
两兄弟很是高兴,连忙把钓竿放到一边,叫人把兄长请来。
张同休被引到池水边,张昌宗和张易之与他在一张石桌前坐了。
宫娥奉上鲜果蜜饯,退开了去。
张昌宗便对张同休道。
“我们两个在宫中烦闷之极,每日就盼着众兄弟能来陪我们说说话儿,大兄今日入宫,怎么没把昌仪和昌期带来?”
张同休四下看看,压低声音道。
“我今日入宫,是有要事与你们商量的。”
张易之讶然道:“大兄,家里出了什么事么?”
张同休摇头道:“家里一切都好,并无事情!”
在张氏兄弟之中,张同休素以谋略着称,故而威望很高。
......
张昌宗和张易之被他们的堂兄张同休说服以后,每次出宫,都必往梁王府拜访。
张氏兄弟作为朝廷中刚刚崛起便已显现出强大力量的一般新兴势力.
与梁王突然走动这么密切,立即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朝廷中的各方大员都在纷纷打探这一动向的幕后动因,其中尤以魏王武承嗣为甚。
武承嗣同武三思斗了很多年,双方互有胜负,但总的力量是平衡的.
如今张氏兄弟同武三思表现得这般友好,武承嗣不得不怀疑他们之间是否建立了某种同盟.
但他费尽心机也没打听到张氏兄弟和武三思有什么内幕交易。
而魏王武承嗣打听到的消息。
“皇帝已决心立嗣!”
皇帝已决心立梁王武三思为太子,只是事关重大,因此秘而不宣,只在暗中进行准备。
而张昌宗和张易之因为是女皇帝的枕边人,才得以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
武三思将是未来的皇帝,张氏兄弟与他如此亲近,显然是在为自己找退路。
女皇对此秘而不宣。
毕竟天下人对李唐的认同度还非常高。
如果朝廷骤然宣布由武氏族人继承江山,恐怕会引起政局的动荡。
尤其是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一直竞争激烈。
如果被武承嗣获知此事,他也会发动他的力量进行反对。
所以,女皇就像她当初登基一样,需要先把所有的阻力都摆平了,铺陈好一切,才会向天下宣布易换太子的决定。
......
武承嗣焦急于皇帝是否已决心立武三思为太子,立即摆驾去见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闻讯也是大惊失色,马上与他合议,决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藉此强烈反弹,向皇帝施加压力,迫使她打消可能的立武三思为太子的打算。
武承嗣为了自身的安全,更为了皇储的归属,头一次和李唐残余携手合作了。
在他这个带头大哥的掩护下,短期虽还看不出什么来。
但是从长远来说,但凡李唐一派,不管是太平公主门下,忠于太子的大臣都将有一个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李唐的势力进一步复苏了,就像春天郊野里蓬勃的野草。
……
天空一碧万顷,微风带着醉人的春意。
轻轻拂过红花绿柳,拂过青山绿水,拂过殿宇楼阁,拂过市井巷陌。
丽春台,百花盛开,整日都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
张昌宗和张易之替武则天又找来了许多年轻俊俏的少年,充斥了她的后宫。
不过,武则天对于这些俊俏少年大多只是尝尝鲜,她最宠爱的始终是这两个张姓少年。
武成殿上,武则天召集一班宰相。
商议派遣哪些将领出征讨伐突厥。
草原幅原辽阔,突厥部族林立人口众多。
当时大唐在平定了突厥汗国之后,突厥人分为三部,虽有一部份内迁到了河曲一带,但仍有许多的突厥部族据草原而居。
朝廷为了安抚突厥人,以部落酋长为州刺史或者镇远都督,不派官不驻兵,允许突厥人部落自治。
这就使得突厥人虽然败降却未曾消散。
五十年,两辈人,突厥人始终未被汉化,因此始终与大唐不同心。
正是因为大唐的这种宽松的‘羁縻’统治,导致了突厥人一再反复的叛乱独立!
......
这一次的突厥叛乱,规模甚大,为祸更是不小。
突厥酋长阿史那骨笃禄,四处联络草原各部纠合兵马,再度举起反叛之旗。
“骨笃禄”是突厥语“快乐”的意思,阿史那骨笃禄本是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疏族后裔,东突厥败亡后,其祖父为唐朝所任命的单于右厢云中都督舍利元英部下的首领,世袭吐屯啜。
东突厥自贞观四年亡国以后,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各部基本上很稳定。
但由于唐廷经常征调他们出征,逐渐引起突厥部众不满,特别是一些民族上层人物滋生了复国思想。
唐调露元年农历10月,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率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的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
唐永隆元农历3月,唐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黑齿常之大破突厥军于黑山,擒阿史那·奉职。阿史那·泥熟匐可汗被部下所杀。
突厥余部西退狼山。阿史德·温傅部又从夏州迎颉利可汗族侄阿史那·伏念北渡黄河,立为可汗。
唐开耀元年,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连兵进攻原州、庆州。
是年秋,阿史那·伏念在唐军的逼迫下,逮捕阿史德·温傅,向黑齿常之投降。
黑齿常之答应保阿史那·伏念不死。
但回京后,裴炎妒忌黑齿常之功大,唆使唐高宗杀死阿史那·伏念。
唐高宗这种做法,使突厥人大为不满,为阿史那骨笃禄的叛唐,埋下祸根。
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战败后,阿史那骨笃禄率十七人出走,沿途招集突厥流散余众,退据总材山。
唐永淳元年,阿史那骨笃禄逐渐聚众至七百余人,并占领黑沙城。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使部众又增至五千余人。
随后,阿史那骨笃禄率部抄掠九姓铁勒,得到大批羊、马,势力逐渐强盛。
阿史那骨笃禄见时机成熟,便占领了漠北的乌德鞯山,设牙帐,重建突厥政权,史称东突厥后汗国。
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又以黑沙城为南牙,以其弟阿史那·默啜驻守其地,咄悉匐为叶护,从此开始了后突厥时期。
当时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官阿史德·元珍因犯法被长史王本立囚禁,听说阿史那骨笃禄起兵反唐,便诈称去劝谕突厥诸部撤退,以赎自己的罪过,然后乘机投奔阿史那骨笃禄。
阿史德·元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和谋臣,长期生活在中原,所以熟知唐朝边疆虚实。阿史德·元珍的到来,使阿史那骨笃禄如虎添翼。
“他把在中国获得有关中国习俗、政治、思想的知识,特别是了解到唐高宗已被宫廷阴谋削弱的情况,都用来为新可汗服务。”
阿史那骨笃禄当即任命他为阿波达干,统帅突厥兵马,兵力最强时,突厥骑兵达数十万之众。
唐朝年年出师,多面作战,疲于奔命。
骨咄禄抓住唐廷内忧外患交加之机,向唐廷发动了系列的进行,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发兵南下后,先攻并州及单于都护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分掠定州。
唐王朝廷见阿史那骨笃禄声势渐盛,便任命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率军进击。
阿史德·元珍与薛仁贵于云州相遇,结果阿史德·元珍战败,万余人被斩,两万余人被俘虏,损失获驼、马、牛、羊三万余头。
阿史那骨笃禄见唐廷政局不稳,便再次率军南下,攻掠朔州,杀掠人吏,但被程务挺击败。
农历9月,武则天以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备突厥。
由于程务挺善于御众,威信大行,唐军将帅用命,多次打败了的阿史那骨笃禄入侵,阿史那骨笃禄只好率所部相率远去。
但在农历12月,程务挺因代被囚待斩的内史裴炎申辩,违反了武则天的旨意,因此被杀。
后突厥统治者得此消息后,因大敌已亡,特设宴欢庆,但又为程务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祷。
不久,夏州都督王方翼也因与程务挺素相友善,被流崖州而死。
至此,唐王朝在北部边境已无良将可用。
阿史那骨笃禄抓住战机,于唐垂拱元年农历2月,多次攻扰唐朝北部边境。
唐军因无良将,节节败退,武则天只好又以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与副将中郎将蒲英节讨击阿史那骨笃禄。
农历4月8日,阿史那骨笃禄攻掠代州,淳于处平闻讯后率军前去救援,当唐军进至忻州地区,突厥骑兵突然向唐军发起攻击,唐军五千余人战死,援救代州遂告失败。
农历11月,武则天又以韦待价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出击突厥。
不久,便无功而还。
武则天见唐军数次出兵均未取胜,便将威震西陲、屡破吐蕃的名将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调回,负责主持边务。
面对赫赫有名的黑齿常之这样的对手,阿史那骨笃禄并没有停止进攻。
唐垂拱二年农历9月,阿史那骨笃禄等率军攻掠唐河东道北部地区。
当三千余突厥兵进至两井时,与黑齿常之相遇,结果战败而归。
经过这次失败,阿史那骨笃禄暂时停止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