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太祖皇帝一统天下以来,徐朝已经经历了十三代皇帝,总计两百余年了。而北方被太祖皇帝打得奄奄一息的匈人帝国,也在乌鹫可汗的领导下,重新统一起来,和中原形成了对峙的形势。
几十年来,双方大仗没有,小仗不断。虽然边境上烽火连天,但两国内部却仍然是醉生梦死。
在富饶的河套草原上,一个上百人规模的匈人小部落正在收拢牛羊,埋锅造饭。夕阳西下,阵阵炊烟升起,别有一番塞外风情。
距离部落驻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埋伏着十几名身披皮制软甲,头扎发髻的徐军士兵,他们手执钢刀,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其中一个年纪十六七岁的少年更与旁人不同,在众人之中,只有他头顶钢盔,身披铁甲,显然在众人中地位显赫。
只见他咽了咽口水,挪动了一下身子,一个不小心,引来身旁的树枝一阵颤动。
“赵晟!谁让你动了?这里是战场,不是你秦王府。收起你的世子派头!”一旁,领头的徐军将领眯着小眼,一脸不耐的望向少年。显然他对赵晟并不喜欢,对于上级把一个亲王世子强行硬塞进自己的队伍,还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也并不满意。于是见他稍有不慎,便借机出口训斥道。
“是!”赵晟连忙低声应道。
“嘘。有人来了。”领头的小眼睛将领连忙阻止他。
只见一个身着皮袍,剃着光头的匈人漫不经心地踱步走入树林,东张西望,走到一处空地,便开始解手。
徐军小眼将领身旁的一名彪形大汉转头望着他,示意该如何行事。那小眼将领摇摇头,示意继续等下去。
好容易等那匈人解完手,却不着急走,只听得他开始学起了“布谷布谷”的鸟叫。
小眼将领连忙把头一扭,大汉也开始学起了“啾啾”的鸟叫声。
赵晟听得新奇,觉得两人似乎在对歌一般,可环顾四周,众将士都神情肃穆,于是自己也装作一脸严肃的模样。
对过暗号之后,大汉一跃而出,用匈人语言开始和对方对话起来,可话不说多几句,大汉的眉头就开始皱起来。
只见那匈人口中滔滔不绝,边说还边拿出了一份羊皮制成的文书,递给了大汉。
正当匈人说的起劲之时,忽听得远处传来马蹄隆隆,显然是有一支大部队到来。匈人立刻神色警惕,拔刀对着大汉,厉声质疑道。
小眼将领见此,也立刻招呼众军一起跃出树林,把那匈人团团围在当中。
大汉却慌忙摆手,示意两边不要动手。自己又对那匈人开始耐心解释起来。
那匈人听了大汉的解释,虽然仍然警惕,但眉宇间的敌意却少了不少。他深情黯淡的摆了摆手,插刀回鞘,就要回自己的部落。
“怎么回事?”那小眼将领见接头人就要走,急忙问道。
“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十有八九我们这次接头被右骨都侯知道了。他要回部落里去和右骨都侯派来的千夫长大人自首,否则整个部落都会承受右骨都侯的怒火。”
“妈的。”只见小眼将领急的满脸通红,“情报到手了吗?”
“全在这里。”大汉拍拍胸口,又拍了拍脑子。
“赶紧撤!”小眼将领一跺脚,下定了决心,招呼众人赶紧向后方数百丈远的宿营地撤去。
“那个接头人很可疑,我们不把他一起抓走吗?”赵晟心有不甘,提出一个建议来。
“抓个屁!”小眼将领此时已是把心眼吊到了嗓子口,带领众人一路飞奔,见赵晟这时候还不让自己省心,用刀鞘指了指他头上的头盔,“快把你那头盔给扔了,这么多人就你一个戴头盔,生怕匈人认不出你是大官啊。”
虽然口中语气不善,但对方毕竟为自己着想,赵晟连忙除下头盔,却不舍得扔掉。
小眼将领见他还是婆婆妈妈,只得自己上前,一把夺过头盔,扔在地上,一脚踹在赵晟屁股上,“不想死就快跑!”
众人一路快跑,却听到身后自西向东,从北方向,都有隆隆马蹄声,心中不免慌乱。翻过一座矮坡,就见到约有上百名徐军骑兵正骑在马上,随时预备跑路。
“大人,你总算回来了。出了什么事吗?”一名徐军士兵连忙上前相迎。
“付有,”小眼将领顾不得回答,气喘吁吁地指着彪形大汉道“你把羊皮卷交给世子,情报你们就各有一份,你跟着世子全力突围。”
“所有人听令,不惜一切代价,掩护世子突围。人死绝了,情报也要送回王爷手里!”小眼将领咬着牙,下达了死命令。
一个时辰过后,看着眼前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部落,一名头扎高脚辫,耳穿铜环的匈人千夫长骑着高头大马,正在欣赏自己的战果。
马前跪着那名光头匈人,但已是奄奄一息,若非身旁有两名士兵搀扶,恐怕连跪着都不能坚持。
此时,一名匈人士兵上前,递过一个精致的钢盔,盔缨还是鲜红的长翎,正是赵晟所丢弃的头盔。
千夫长左右端详一阵,眼中逐渐放出光芒,叽里咕噜的对手下下了一阵命令,匈人传令兵们也都肃然起敬,仿佛打了鸡血似的,向各部队传达命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