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零七、依依
    ()周围传来阵阵惊呼声,以及仆人们争相走避的声音,淑宁虽然不怕日食,但若被人现她在这里与桐英见面,肯定会导致母亲责怪的,心里不免慌张起来。正着急,手上一暖,已经被桐英握住了,只见他温柔地对她说:别怕,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进屋进躲躲就好。

    她正被手上的暖意引得心跳加,等她醒过神来,两人已经在屋里了。

    桐英掀开衣服下摆,露出里头一层夹衣,面上有厚厚的黑纱罩着,他从腰上的荷包里掏出一把小刀,嘶啦一下扯出一块黑纱来,对折了下,抬高对着太阳,道:你瞧,不是什么天狗食日,只不过是月亮挡住了太阳而已。我在钦天监见过老师观日。

    淑宁听说过他学画的老师供职于钦天监,其实就是清朝的天文学与历法学机构,桐英知道这些也不奇怪,便顺着他的意思,透过那黑纱去看太阳,但还是不敢久看,便掉头看了桐英那荷包一眼,想着什么时候也给他做一个。

    看到桐英衣服下摆的狼狈,她还是皱了皱眉头,这衣服显然是专门找针线上人做的,外头看不出来,里面却透着华贵,就这样毁了,有些浪费,便道:我其实不怕这日食,你就这样把好好的衣服撕坏了,未免太可惜。

    桐英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道:我知道了,以后再不会这样。

    淑宁惊觉自己还未结婚,就管起对方的事了,微微有些羞涩,正低头不语中。外头却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有些瓦片摔落地面碎裂的声音,还有人惊呼不已。一个人顶着外衣从小院门外跑进来,又招呼后面的人。淑宁一时慌了。往后一躲,接着手上又是一暖,转眼便被带到门后,然后门板无声无息地关上。

    外头的人很冲进北边地屋,听他们说话。似乎是牛小四的朋友,方只来得及在屋檐下躲,眼下是躲不过了,只好逃到附近的屋里来。至于牛小四,大概是到附近地屋里躲藏去了。

    淑宁大气不敢出一声,憋住了呼吸,直到确定那两人并没有现自己和桐英在屋里,松了口气,回头对桐英笑笑。正要小声说些什么,却现桐英正紧紧盯着自己,而且他们两人离得有些太近了。她甚至能闻到对方身上的气息,不由得脸上一红。

    桐英却在心中大叫:这小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可爱?比上回见她时可漂亮多了。鬼使神差地。便开口说了句:淑儿。你真好看。

    淑宁脸上红,见桐英离自己近了。慌忙伸手去挡,却正好按在对方左胸上,感受到掌下那格外激烈的心跳,心中一动,没再推开,任由对方揽住了自己。

    桐英醒过神来时,已经抱住了淑宁,自己的心跳是得不同寻常,过了好一会儿,镇静下来。他将下巴埋在对方秀中,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刻的柔情蜜意。

    淑宁依在他怀中,同样感受着那一份宁静,掌下的心跳,奇异地与自己地心跳渐渐趋于一致,到了后来,仿佛合成一体似的,一样的安定、有力。

    外头刮着大风,天也越来越黑了,但在这小屋里,他们在黑暗中倾听着对方的心跳,感受着彼此的体温,周围神奇地弥漫着温馨宁静,仿佛跟外头是两个世界似的。…手机小说站p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天色渐渐明亮起来,门缝里透进了阳光,风也停了。北屋的人说着话走出了屋,离开小跨院。淑宁抬头望望桐英,只见他在那一丝耀眼的阳光展开了大大地笑容,便也望着对方笑了,不是那大家闺秀不露齿的笑,而真正开心的笑容。桐英一愣,笑得是灿烂。

    两人忽然好像有了某种前所未有地默契,若说从前总是互相试探着小心翼翼地表达着情意,现在则是对彼此的感情添了笃定,心知对方就是自己愿与之共度一生地人了。

    桐英松开了手臂,打开了一点门缝,探得外头没人了,方将门大大打开,回头笑道:我要走了,趁现在外头人不多,免得被人现,有碍你地闺誉。

    淑宁问:你不见我额娘和哥哥了么?桐英摇头说:还是算了,免得他们多心,我还是早点回京吧。淑宁点点头,柔声嘱咐道:你路上小心些,回去了,差事再忙,也别耽误了吃饭睡觉。

    桐英笑着应了,但刚走出门,又想起了一件事:上回写信给你说的选宅地事,你还记得么?淑宁这想起来,自从接了那封信,桐英便随圣驾去了塞外,她跟着家里人一直为婉宁担心,竟把这事忘在了脑后,忙道:我看你选的几处,多是近水的,你若喜欢就找个有水的吧,只是我担心离衙门远了,你上差会很不方便。

    桐英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其实……我是想说,因为要打仗,我暂时没功夫理会这些,你若有时间,便四处去看看,远一个喜欢的地方吧。就算离衙门远些,我只要签到就好,又不用赶早去,不妨事。

    淑宁笑了:好,我知道了。虽然说她现在出门不太方便,但真想要去,也不是没法,借口上香祈福什么的就行了。

    桐英道:我知道按规矩定了婚的女孩不好随意出门,但这是我们以后住的地方,想来伯母也不会说什么。而且你向来跟别的女孩不一样,我知道你一定有法。

    的确是有法,但什么叫跟别的女孩不一样?淑宁问了出来。

    桐英笑道:别家女孩儿哪会自己给自己挣嫁妆的?我听你哥哥说起,心里就佩服得很。我就说嘛,我喜欢的女孩当然会与众不同,因为我人品好啊。

    淑宁脸上一热。啐他一口:我本来就是这样的性,跟你地人品有什么关系?少给你脸上贴金!说完了,觉好像回到从前被桐英气得跟他拌嘴的情形。不禁有些好笑。

    桐英也觉得有趣,闷笑几声道:好了。我真的要走了,你好好保重身,我多半没那么出征,过些日,我会给你写信地。

    淑宁收了笑。点了点,送他出了小门,沿夹道从侧门离开,远远地看着他骑上马,招呼了远处的两个侍卫一声,再朝自己挥挥手,驰骋远去。

    直到完全看不到桐英地影,她关上了门,沿夹道回到自己的院。敲了敲小角门,扣儿飞地开了门,将她迎进后院。一脸紧张地道:姑娘没事吧?方天狗吃太阳了,我一个人在院里。怕得很。

    淑宁笑道:没事的。用不着怕。她闻到某种食物的香气,问是什么。扣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担心姑娘,便一直守在门边,方天狗吃太阳,我就躲到小厨房里去了,反正无事,便做了些点心。

    淑宁道:这样正好,我方回来时并没见到牛小四,怕他找不到我会慌张,你带了点心去找他吧,顺便说声我已经回来了。

    扣儿脸红红地点了头,找了个食盒装了半笼点心去。淑宁回到房间,想起答应桐英的食谱,便拿过纸笔写起来。

    佟氏母几人在午饭前回来了。据说今天日食,那余家二老认为太不吉利了,还想着要退婚,但杨先生列举了许多道理,驳回了这个说法,余家姑娘也很赞成。杨先生在村里住了半年,态度温和,偶尔也带了几个蒙童,所以在村民中很有威信。后,在官太太佟氏、大地主李大奶奶(卢紫语)以及村长地支持下,下聘得以顺利进行。

    佟氏曾问过淑宁日食时可害怕,淑宁道:也没什么,我当时正想到园里逛逛,半路遇上这事,便找了个空屋躲了一阵。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她看到母亲信了,惴惴的心安定了些,但瞒着母亲私会未婚夫,她还是有些愧疚的,不过要她坦白,就不可能了。

    端宁陪着家人吃了饭,又陪妻午休,两人厮磨许久。眼看着申时将近,佟氏催着他尽上路,赶在日落城门关闭前进京。端宁依依不舍,但还是告别家人回京去了。

    临行时,淑宁私下托他捎菜谱给桐英,结果端宁似笑非笑地道:说起来,今儿日食过后,我远远瞧见几个人骑马往北边去了,看那身板儿怪眼熟的,妹妹可知道是谁?

    淑宁咬咬唇,扯了扯他的衣袖,端宁方笑着放过了。

    接下来的日,淑宁白天管家、练字,晚上就做针线,而且是给桐英做的,荷包、衣裳、手套什么的。她隐约记得用丝绸做内衣,似乎能减轻箭矢地伤害,便特地用纯色的真丝料,做了许多内衣汗衫,后来索性连中衣夹衣外衣都做了,还另外给他做了十分保暖又轻便的羊皮手套和预备春天时用地皮革手套。

    直到佟氏提醒,她想起自己应该开始为嫁妆里的绣品做准备了。虽然衣服鞋袜暂时不做,但被面、床帐、盖头、手帕、荷包之类地,也要花不少功夫,于是便匀出些时间来做这些。

    虽然有很多事要忙,但她还是每天空出时间来练字。另外,画画方面虽比不上桐英,但也不能太差。倒是围棋,因佟氏现真珍拿棋谱做消遣读物,勒令她生产前不能动任何与棋有关地东西,连累了淑宁也不能碰。所以现在淑宁把琴搬隔壁院里,每日对着真珍弹上几曲,就当是胎教了。

    这事让淑宁想起了另一件事,便从三、四十岁的媳妇里头挑了两个生产经验丰富地出来,请了附近有名的几个稳婆来传授经验,又请大夫教了把脉的方法,以及孕妇、产妇、生儿分别该吃什么食物、该避免做什么事等等,想要训练出两位月嫂来。

    其实原本府里的嬷嬷就有负责这种工作的,只是她们多数是根据传统做法,有许多不合理的陋习,比如产房不能通风,内衣尿布都要阴干等等。淑宁从父亲的书房里找出一本半残的医书,相传是宋朝王驸马亲传弟所著的《平民医馆产科手札》,指出那些不科学的做法,让月嫂们改正。

    本来那几个女人都觉得淑宁一个未出的姑娘,怎比得上她们经验丰富,均对她的话半信半疑。幸好稳婆中有一位是学过些产科理论的,大夫也有些见识,支持了她的做法,方让月嫂们接受了。

    佟氏见状,便觉得这法不错,媳妇们与嬷嬷们相比,至少年轻有力气些,脾气也好,而且学的东西多。于是她又再挑了两个年轻的媳妇去学。淑宁有些奇怪,觉得本来的两个人就足够了,这又不是一次性的。佟氏也不多说,只道日后还有贤宁与小宝呢,多培养两个人也好。淑宁便应了。

    月嫂们上手很,虽然医学方便进展慢些,但要照顾真珍的饮食起居却已没有问题了。佟氏觉得身上轻松了,家里又没什么事,便在回京参加了絮絮的婚礼后,交代女儿照顾好家里,带着几个人坐马车到保定去了。

    这一去,就是大半个月。她在保定与丈夫团聚,又帮着料理了年前迎来送往的人情。等到放年假时,夫妻俩一起回京,路过房山,捎带上女儿媳妇,回他他拉府去了。

    桐英并未随军出征,但有风声说皇上会御驾亲征,想必桐英也会跟着去。淑宁听说后,稍稍松了口气。虽然不记得历史上的这场仗打得怎么样,但应该没太大问题,因为康熙还有几十年好活。桐英跟在他身边,自然也是安全的。

    然而这个年,他他拉一家过得并不算好。先是年前族中大会,晋保在张保、容保两兄弟力撑之下,勉强保住了族长的位,但威信已经大大受损;二是那拉氏派去接婉宁回府过年,却没得到四福晋的准许,因为婉宁已是贝勒府的一员,没有在娘家过年的道理;第三点,也是重要的一点,正月里皇上下诏,要亲征噶尔丹,晋保与容保都在随征名单上。容保身为侍卫头领,会在御前侍候倒也罢了,晋保却是要在外头领兵,难保会有些凶险。一家都为他担心不已,但晋保本人却不在乎,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挣军功的好机会,若是做得好,先前因教女不严而降的爵位官品,一定能升回去的。因此他只交待妻儿要照顾好家里,好好等他回来。

    庆宁第一次领悟到身为长的重责,整个人变得成熟稳重多了,一再向父亲保证会照顾好母亲妹妹们,顺宁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晋保见他们如此懂事,倒也放了些心。

    容保则拉了三哥张保与侄儿端宁去喝酒,托他们帮着照看妻儿女,张保与端宁也一一应了。

    淑宁将做的所有衣服鞋袜荷包都打包好了,托哥哥给桐英送去。端宁回来时帮桐英捎了一把象牙柄的匕,外鞘上刻着一行蒙古文,淑宁问了哥哥,方知是与你同在的意思。她收下匕,默默为桐英祈福。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皇帝告祭宗庙社稷,命皇太留守,亲自带兵出征西北。

    大军出那天,淑宁与母亲随着那拉氏、沈氏等人坐着马车到了城外,与其他为家人送行的女眷们一起,送走了出征的亲人。

    (本来我想给本章起名叫心心,但后来还是决定用依依了,反正那么多人认错,就索性真起个这样的标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