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收起平举着的青龙偃月大刀,心中警惕的望着黄忠所在的位置,只见黄忠却收起了弓箭,再次换上了大刀。
正在此时,关羽抓住时机,勒令跨下赤兔宝马飞驰而来,黄忠拿起手中大刀飞驰上前,两人再次擦声而过。
只是黄忠却多做了几个动作,拉弓搭箭速度比之刚才更是提速几分,未待关羽转身,黄忠大喝一声:“将军小心。”
关羽转过头来,只见黄忠箭失已经飞驰而至,想避已然来不及了,手中大刀正向拿下抵挡飞驰而来的箭失,却不料还是慢了一步……
在场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几乎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其实黄忠的目的很简单,刚才与关羽相对冲刺之前,若是自己换上三箭齐发的话,关羽必然接不了,而现在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关羽知难而退。
伸手拔下那支插在头上红缨中的箭失,关羽感慨道:“我输了……”不管是江东军还是蜀军,在听到从关羽的嘴里蹦出这样的字眼时,都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江东军还好只是一瞬间的呆滞,而蜀军将士则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望着那战马上失望而归的将军。在蜀军眼中关羽是何等的高傲!居然会向一个年越七十的老头认输。不得不让蜀军大大的惊讶一下。
“杀!”江东军中不知谁喊了一声,部队随即杀了过来。
一直望着关羽离去的黄忠在听到这边的震天喊杀声时,掉转马头,伸开双手:“住手!”洪钟般的声音让靠前的部队听的非常清楚。先锋部队停止了脚步,后面的大军自然也就跟着莫名其妙的停了下来。
“我与关将军有约,此刻谁也不许上前!”斩钉截铁的从黄忠嘴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在程昱的预料之内。
倒也没有反对黄忠的命令,反而是帮助黄忠劝说黄叙等人离开了战场,程昱的目的已经达到,拿下襄阳是迟早的事,也不急于一时。对于关羽程昱则是认为兵不厌诈,没有丝毫对不起他的意思。而黄忠就不同了,此次算是还了黄忠一个人情吧。
江东收兵至大营后,程昱走进黄忠大帐内,此时的黄忠脸色比出战前要好的多,至少他这样做让自己心里好受些。
未等程昱开口,黄忠先行抢道:“军师,待攻下襄阳后,吾自会想主公说明今日之事,还请军师稍待几日。”由此可见,黄忠对张浪可谓是忠心不二。
不料程昱却道:“呵呵……即使将军不放了那关云长回去,我今日也必不会追击。”
黄忠却不解,疑惑道:“军师何意?”
“关羽乃当世英雄,今日将军留手我便知道其不是将军对手,而我军围攻襄阳虽说能够拿下,但关羽之义举感动百姓。即使拿下襄阳又岂能服众?”程昱老谋深算道。
黄忠这才恍然:“军师之计不仅毁了关羽名声,今日战场之上我放其回去。名曰惜乃一世英雄。但其必不会投降。如此以来关羽必会遭百姓唾弃。”
“对付关羽这样的人物,也只能这样了。若是光明正大将其打败,恐怕百姓亦是不服。所以……望将军见谅。”程昱这一手不仅让关羽臭名昭著个是将黄忠等人都耍了一把。眼下过意不去,还手拱手道歉。
知道自己被耍了一着,黄中也不生气,反而是笑道:“军师妙计果然厉害,不仅不费兵力收服了襄阳民心,更是将我等也蒙在了鼓里啊。”黄忠之笑无取笑嘲笑之意,只是感慨主公手下有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毕竟他们都是忠于张浪的。
关羽此时心情复杂,以其之能一眼便能看出襄阳城已是江东囊中之物,而久不攻城并非是惧怕,而是在等待民心的归顺,现在除了暗恨自己大意,已无其他办法了。
“报,主公加急信件。”
关羽正坐帅椅之上,碧绿长袍似乎依然暗淡几份,脸色惆怅。挥手接过信件。“二弟务必坚守襄阳,不得出战,军师已于前往途中。万不可轻敌…………”
手中的信件越握越紧,只一瞬间整齐的信件已悄然变形。一滴晶莹的液体落了下来,关羽挥手示意其他人都退下。
待众人退出大殿后,那晶莹的液体再次流露下来,接着便是接近咆哮的声音响起:“大哥……我对不起你啊……”
关羽……竟然…………落泪了。
令人不敢相信,枣红色的脸上两条晶莹的线条,门外的士兵听到这个声音本想进去看看,但联想到今日所发生的事,还只终止了这个举动,甚至连其余的人也被门口的卫兵拦下。
“哈哈……想不到我一世英明竟因一时大意而失城池,更是英明丧尽。”关羽自嘲着在大店殿内不断的不规则移动。
漫无目的的游走杂大厅内,直至黄昏十分才又接到斥候来报:“将军,黄叙领十万江东军再次来袭。”
黄忠当然不可能再出面了,这样的局面无论是关羽还是黄忠都觉得尴尬无比,黄忠部以计收民心,心中愧疚,而关羽则更是英明丧尽,更是于黄忠手上打败了这个不败的神话。此时黄叙接到军师程昱之命领大军来袭,料定关羽可以明辩出现在的局势,领十万大军前往,傻子也能看出此次不同往日的扰兵之计,乃是对襄阳志在必得。更何况是关云长此等人物。
果然在程昱的预料之内,关羽接到江东军再度来袭的消息,枣红的脸色立即变的铁青,心中复杂无以复加。挥手喝退斥候传令守城。
落寞形象显露无疑,那光鲜的绿色战袍似乎已经不属于往日那高傲不败的神话,反而有些草绿的黯淡。
挣扎,内心无尽的挣扎后,关羽此刻的心情豁然开朗,名声丧尽,城池不保。活于世间还有何意?这是关羽经过了无数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诸葛亮大军至少要七日后才能达到襄阳,而现在江东军依然围于襄阳城外,只消一声令下,不出三日,襄阳必破无疑。最关键的一点是,襄阳百姓已经呈一面倒的局势,全部倾向于江东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