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败家仔
    刘涣从不打搅一个老人的唠叨,这和礼貌与道德无关,他只是很享受这一道风景,静静地听一个老人的叙述,便如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个个故事一般。

    那火盆中的木炭全部化成了灰,寒风破墙而来,张老头打了一个冷摆子,这才恍然大悟地看着刘涣,眼前这个娃娃正双手托腮,也呆呆地盯着他,恭敬而乖巧,眼眸之中深邃无边,仿佛装下了漫天的星辰。

    夜过子时,刘涣在张老头的招呼下,将就着厢房睡下。睡前张老头又絮叨一番,怕他着凉,怕他不习惯。

    一时间,这刘涣在他心底,却不是个才华横溢的奇男子,而是个离不开大人照顾的小孩……

    刘涣见得张老头闭门而去,赶紧就着破败的棉被裹紧自己的身体,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入睡,因为他心中有一个计划。

    翌日,时辰尚早,鹅湖村中的公鸡才打了二道鸣,刘涣就起床了,他要去距离鹅湖村不远处的永平集市置办些许家用。这般早的时间,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想给张老头一个惊喜。

    却说这永平集市是个规模不小的乡村汇集地,是永平乡的行政中心,永平乡所辖鹅湖村这等村庄也不知道多少个,往来人员,贩夫走卒,经商的,卖艺的,求学的,形形色色。

    刘涣怕起早了些,故而放慢脚步,一路上孤寂冷清,他不时打一套拳法,双脚踩得雪地吱吱作响。时间一长,反而觉得不冷了。

    天色发亮起来,农村人到也起得早,这是多年种庄稼的习惯,他们一生劳累,从早到晚都束缚在了土地上,可惜以往的统治者,很少能让这些辛劳的人吃饱过饭。

    张老头醒来,兀地想起他昨日才认的那个孙儿,心情比起以往好了许多。他赶紧给灶台生火,放上铁锅,到了外面用木盆装了一大盆雪,将雪倒进烧烫的铁锅中,不一会儿,雪融化成了水。他又把雪水上面漂浮的杂物用木瓢取走,最后便剩下一锅翻腾清澈的开水。

    张老头心底觉得,且不论刘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才,总之叫他一声爷爷,他便要尽到照顾和鞭策的义务,生活起居自然要照顾好,同时等过了今年,要催促他去应试,这小子搏了功名,靠上了官家,三五年过后,便给他寻一门亲事,永平乡的理正说他的表亲家有一个女娃长的好看,兴许和这刘涣般配无疑……

    张老头想着想着的,尽把刘涣当成了他自己亲生的孙儿了呢。不过这刘涣到底哪里吸引了他,是才学、是孝心、是德行、是长相?大都不得而知,或许是张老头心中孤寂使然也说不定呢。

    哪知道,张老头烧开水后,敲了刘涣的房门许久,也不曾见里面应声。他心中嘀咕,昨夜与刘涣爷孙相称,虽算不得“认亲”,但晚辈翌日一般要尽心服侍长辈,开好一个孝道的头,才和了礼制。谁知而今他好心倒贴,念及刘涣年幼需要照顾,满心欢喜来唤他,却不见动静,他心中那“礼仪道德”又在作祟,索性“砰”的一声推开了房门。

    放眼一看,只觉得厢房中空空荡荡,全无一人。那木床上破旧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四四方方的像块石头,真不知道那小娃是如何做到的。

    张老头心中一急,也顾不得大冷的天,赶紧出院子而去,一阵敲邻里老表的房门,挨家挨户地问起来。

    “啊状,看到我的孙儿了么?”

    “哎哟,我的大伯哟,你咋了?莫要吓唬我啊,你家老三不是举家外迁了么,你何时又来了个孙儿?”

    “哎呀,你但说看没看见吧,急死个人了!”

    “大伯大伯,你这到底是咋了?您老可万万不能患失心疯啊。”

    “我……哎,你才患了失心疯。我那孙儿便是那日在田埂上救的刘涣小郎君。”

    “刘涣,刘涣不是呆在鹅湖寺中么?何时又成了你的孙儿?哎……大伯啊,恕我无礼,您老这些年来孤苦,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你前些时日一阵传刘涣的美言,说他如何董事,如何才华横溢……你欢喜他倒也罢了,可这爷孙关系毕竟是双方面的事情。你……你在好好想想,是不是昨夜做梦了,还没醒呢?”

    “哎,和你这匹夫说不清楚。我那刘涣孙儿是昨夜才来寻我的,人家感激我这老头,觉得文人相投,义气相合,便拜了我做爷爷。咋地,你不信么?”

    “这……可是我真心没有见到他呢,再说,他长得什么模样,我哪里知道。”

    “哎,算了算了,我问别人吧……”

    张老头无端端地着急起来,像个丢失了亲人的老者,在白茫茫的雪地中挨家挨户地盘问,往日那知书达理的品相也荡然无存……

    他这一阵躁动,倒是惊动了鹅湖村中的百姓,大家都念及张老头的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加入了他寻找孙儿的队伍……

    村里升起了炊烟,女人们开始烧水做饭,按斤掐两地往口袋中舀米,细细地数着日子。

    突然,一个汉子朝村东头一指,道:“大伯大伯,你快看,咋地有三辆马车进村来了?”

    “哎,大伯,那头辆马车上不正坐着一个小郎君么,可是你那所谓的孙儿?”

    “哎哟,我眼神不好,看不真切……”

    却说那马车上的小郎君正是刘涣无疑,他把从虚相那里带来的一大包银子拿出一小部分来,大清早的到了集市上购置了被子、衣物、大米、白面、猪肉、还有几十坛子酒和一些杂物。

    他远远地看到了张老头,和一大群人矗立在村头,正呆呆地看着他,其心中一急,跳下马车来,奔跑着喊道:“爷爷爷爷……”

    到得张老头跟前,村里人才看了个就近,但觉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儿郎站在雪地之上,呆呆地微笑着,剑眉星目,好生俊朗。

    张老头见得果然是他,心中一急,怒道:“你这狗腿子,大清早的跑哪里去了?既然拜我为长辈,为何不行孝道之事,反而累得我四处寻你,你是何居心?”

    刘涣见他来了气,心中一阵尴尬,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之上,道:“爷爷勿怪,小子是去集市上给您老置办家用去了,买了柴米油盐呢,本想给您老做炖肉吃,哪晓得目的还未实现,却害得爷爷误会了小子。”

    村里的女人见一个漂亮的小儿跪在雪地上,满面通红,怔怔地望着张老伯,她们一时间心都软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簇拥着走到张老头身边,七嘴八舌地劝张老头,又把刘涣一把扶起。那女人的香味就朝刘涣扑面而去,可惜庄稼人本分质朴,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香水味道。

    张老头本是佯怒,别人给了台阶,也不好老是端着,他长叹一声,见得后面的三辆慢车,上面全是满满的货物,惊疑道:“这些都是你购置的?”

    “是!”

    “你个败家的娃,你……”

    话到了嘴边,却被赶马车的车夫打断,车夫朝刘涣道:“公子爷,请教这些货物卸在何处呢?”

    “哦,跟我来吧。”

    三辆马车全是重车,那车轮压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地响。

    后面跟着一大堆汉子和女人,看星星看月亮地在刘涣后面指指点点。

    “大姨子,这张老伯真是好福气呢,膝下子女不见得服侍他,却来了个外姓孙子,对他好到了天上去了。你看这马车上一袋袋的大米,得是三年的收成啊。”

    “哎,二娘啊,外姓人咋了,外姓人也有知恩图报,孝顺懂礼的呢。却说是张老伯前些时日救了那小郎君……这一切是因果报应,张老伯好人有好报,是佛祖和菩萨保佑呢。”

    到了张老头的院子外,马车进不去,刘涣也不招呼,村里的汉子便一起搭手,三下五除二,就把三车货物全部卸完。

    张老头却生气地回到里屋,也不出来答谢,一个人生闷气。心想捡了败家仔,一点过日子的想法都没有,到底是年幼,年幼则无知……

    刘涣朝村里的汉子一一答谢,取了几坛子酒来犒劳村里汉子,汉子们只是推迟,但到底拗不过刘涣,推迟一番,便在张老头的院坝子中小酌起来。

    刘涣又招呼几个女人一声,叫他们来帮忙生活烧水,他要煮粥来犒劳大家。

    女人们见他长得可爱,平日又听张老头一阵夸耀,心中倒是愿意帮他。同时见到了大米和猪肉,那可是过年时才能吃上的东西,她们心底也馋。

    刘涣和三五个女人进了厨房,生了火,烧了水,将猪肉洗干净,剁成肉丁,把大米轻轻洗过,和着猪肉全放进了铁锅中熬起来。

    女人们嘴上不说什么,脑海中早已三尸神暴跳,这一顿粥的大米和猪肉实在是放得太多了,若不是地主人家,哪里敢这般大气。这小郎君真是不会过日子的主,不过也不好说他,毕竟张老伯还生气地呆在里屋呢。

    女人们听刘涣说没活了,便出去帮刘涣打扫屋子,将张老头的几间篱笆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刘涣等到那瘦肉粥熬得到了火候,便洒上葱姜蒜末,放了盐巴。等到柴火熄灭,他便招呼女人们一声,大家乐滋滋地把粥盛到正堂。

    院子中的男女不多不少,共计十四人,一大铁锅粥每人能够分两碗有多。

    大家坐定,见张老头不来,也不敢动手。刘涣尴尬一笑,亲自到里屋去请罪,经过舌枪唇战,终于说动了愤怒的张老头。老头到了正堂一看,顿觉得目瞪口呆,这小子是在“做善事”么?可哪家哪户做善事舍得下这等殷实的材料。

    汉子和女人们一阵劝话,张老头才端起碗,朗声道:“既然如此,我便也不再矫情,就借今日之粥饭,告知大伙一声,我左首这郎君姓刘名涣,已然拜我为长辈,与我爷孙相称。今日过后,他便和我相依为命,同如亲人。邻里乡间,叔伯长辈,兄弟姊妹都要多多关照他,有不对的地方也要批评和教诲……”

    张老头一一介绍,刘涣当众一一行礼,算是正儿八经地认了张老头为爷爷了。从此以后,他便是鹅湖村中的一员。

    院子中其乐融融,刘涣当众作了一首歪诗,可庄稼汉子们不懂,意犹未尽地向张老头道喜,又招呼刘涣去他们家做客。

    张老头觉得这败家子倒也是知书达理,乖巧懂事,比起同龄人而言,显得老成持重。又想到了储物间满满的货物,心中更是乐开了花,脸上无情,心底却是感激这败家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