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科举考试终于结束了,士子们三三两两的返回了城内,给大兴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大兴城又热闹了起来。
士子孙伏伽一路小跑,跑到了一家客栈中。
“父亲!”
房门开了,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开了门,他便是孙伏伽的父亲,孙亮,见儿子回来,他便慈爱的笑了起来,“臭小子,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考不过,交了白卷啊。”其实孙伏伽本是一个法曹,日子过的还行,但是还是央求父亲让他来参加科举,孙亮拗不过他,只好陪他前来了。
孙伏伽笑道:“孩儿考的很好,贴经可以保证拿满分,明天考策论,孩儿很有信心。”
“哦,那就好,那今天就不用复习了,我们出去吃饭。”
父子两人下楼,坐了下来,孙伏伽激动的说道:“父亲,我告诉你一消息,今天考试前宣布了一件事情”
孙伏伽便将可以读文学馆之事详细地告诉了父亲,孙亮眯眼听完,忍不住叹息道:“居然月给五斗米、四吊钱,西隋舍得下血本啊!”
“父亲,孩儿觉得西隋不错,至少在重视读书人方面做得很好,李唐也未必有它做得好,有了这五斗米和四吊钱,完全可以养家,很多士子便可以专心做学问,不用为生活而操劳,就凭这一点,就赢得了士子之心。”
孙伏伽十分感概,他觉得这并不在于一个朝廷是否富裕,而在于这个朝廷有没有重视读书人之心,没有财力可以少给一点,比如一斗米,或者两吊钱,这都是一种心意,普天之下,只有西隋朝廷做到了这一点。
。。。。。。。。。。。。。。。。。。。
万众瞩目的西隋科举终于在士子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士子们则在在大兴城城附近游山玩水,或喝酒聚会畅谈天下事,或以文会友,写诗斗酸,年轻的或年老的士子们都在尽情享受这一生中也难得一遇的科举节。
而在文渊阁中,这里,萧禹、房玄龄等为首的科举考试的考官们,就在这里连日带夜的工作着,这里有上万士子的答卷在这里,等候他们去阅读,在其中抽取优秀者,送到王平的面前。
“哈哈,老大人虽然上了年纪,却是如此的精力充沛,倒是让晚生佩服啊!”房玄龄望着赈灾审阅的萧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
“你也不错啊!”萧禹朝房玄龄点了点头,他对顽皮麾下的首席谋臣还是很客气的,并没有倚老卖老。
“听说过几日,萧皇后就会被琅琊阁送到长安了?”房玄龄笑道:“下官在这里恭喜老大人了,十几年姐弟终于可以重逢了。”
萧禹闻言,朝大都督府方向拱手说道:“这要多谢大都督能够救出萧皇后,听说还折了不少琅琊卫的高手,老夫很是感激大都督。”
“萧老大人对大都督忠心耿耿,萧皇后也是夫人的母亲,大都督自然会全力解救的。”房玄龄恭维的说道。
“两位,莫要说话了,来看看这位试卷来,老夫觉得此人可以做状头了。”一旁的另外一位副主考孔颖达说道,孔颖达乃是孔子的嫡孙,其编制的《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也是一代儒学大家,所以为一副主考不为过。
“是哪一家的子弟,居然能得到孔先生的夸奖的。”萧禹闻言不由的双眼一亮,便立马问道。身边的房玄龄也紧跟了上来。
“是一个叫做孙伏伽的人。”孔颖达说道。
“孙伏伽?”萧禹眉头皱了皱,想到其并不是五姓七望之列,算不上什么大家族,但是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郡望了,但是和寒门没什么区别,若是此人得了头名,那裴氏、王氏等人能答应吗?
“这里有裴氏或者王氏的吗?”萧禹眉头越来越紧,问了大殿内的其他人,虽然王平和太原王氏有间隙,太原王氏不会来参加考试,但是琅琊王氏也算同宗,王平是要登极之人,如果对王氏打压,会对他的声望不利的,太原王氏不能作为宗室,但是琅琊王氏却可以。
“回尚书大人的话,那裴氏和王氏的人是不会参加科举的。”孔颖达摇了摇头,道:“他们也是不需要参加科举的,房大人,你说是吗?”
房玄龄笑了笑道:“王氏算是大都督的宗亲,自然是不用参加科举的,这裴氏吗?裴氏是夫人的娘家,裴氏恐怕会亲自向大都督举荐的,也不用参加这次科举了。”
“哼。”萧禹闻言面色微怒,冷哼道:“王氏不参加科举,直接受官也说的过去,这裴氏又有什么资格直接授官的呢,裴家这是败坏大都督的名声。”
“那此人该如何处置?”孔颖达指着手中孙伏伽的试卷。
“能进前两百吧,这头名可不是我们能点的,就交给大都督吧。”萧禹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失落来。
其实说录取两百人,只有一百七十人是通过考试公平录取的,还有三十个名额是需要王平亲自来决定的,他根据需要将这三十个名额分配给各大名门世家。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尽管王平也想打出不要门阀,要公平的口号,但是王平还是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将来盛世天下或许可以做到真正的公平,但是乱世之中他做不到,他需要通过科技的方式将各大名门世家拉拢到他的身边来,这对他日后占领各地迅速稳定政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房玄龄也能理解王平的苦衷,他也默默的接受了这种安排,其实他心里明白,王平拿出了三十个名额,这已经是对世家们的巨大让步了。
所以房玄龄知道,这另外一百七十个名额里面,他需要选出更多的寒门子弟,这为将来王平的计划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到时候的变革时期,这些人也能独挡一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