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六十二节 兵工厂私有化
    朱敬伦认为,政府最不该经营产业,因为政府一旦牵扯到经济利益之中,政府极其倾向于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从而带给竞争者不公平,严重影响市场的竞争,因为政府是一个制定规矩的机构,他如果既当裁判又当参赛者的话,必定有制定严重不公政策的倾向。

    深思熟虑之后,朱敬伦还是决定要卖掉铁路公司,尽管后世大多数国家的铁路都是国营,可那是因为铁路的时代已经结束,铁路已经无法在带来资本利益,私人无法经营的缘故。在这个时代,铁路可是一项绝对优质的资产,铁路的资本积累,也算是民间积累之一,政府要这些积累做什么,政府需要钱,大可以通过税收和借债来获取,政府如果介入盈利性商业来捞钱的话,还要商人做什么?

    虽说要卖,但铁路公司牵扯太大了,怎么卖,卖给谁,这都需要细细思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章程。

    更何况有人根本不希望铁路公司卖掉,陈芝廷不希望,郝可久更不希望。

    铁路公司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但这只母鸡是兵工厂养起来的,郝可久早就将铁路看作是兵工厂的资产了,根本没想过还有人敢动兵工厂的蛋糕,铁路公司从修建到运营,全都是兵工厂的人员在操持,甚至连投资都是郝可久用兵工厂的资产抵押借来的商业贷款,现在贷款才都还没有还清呢,官府竟然就要卖掉铁路公司。

    这让郝可久很愤怒,可是要卖铁路公司的又是朱敬伦,是大明的皇帝,郝可久就只有感到心凉的份了。

    人一旦心凉,就必然要有所动作,郝可久决定辞职。

    郝可久辞职,朱敬伦感到殊为可惜,他虽然对郝可久的经营理念并不完全认可,比如郝可久经营兵工厂后,兵工厂并没有起到当年想要通过这个机构进行技术扩散的初衷,民间的技术扩散最后还是工部引导的,兵工厂反而成长为了一头压迫民间产业发展的恶霸,但朱敬伦得承认,如果不是郝可久经营,兵工厂不会变成一只下金蛋的鸡,反而会成为政府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在换一种看法,郝可久管理下,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没有大量流失,这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经营稳定的标志,是一种成功,而不是失败,兵工厂确实为工业技术的扩散没有发挥作用,可兵工厂本身却发展成了一个工业巨头。

    也就是说,如果不赋予兵工厂太多社会责任,也将兵工厂看作是国家的工业力量的话,那它无疑是成功的。

    所以郝可久要辞职,朱敬伦还是颇为遗憾的,当年一群瑞典技术人员要走,朱敬伦都亲自挽留了一番,郝可久要辞职,他不亲自挽留一下,也说不过去,说到底,郝可久可是他亲自招揽的人才,如果不是这层干系,恐怕郝可久这几年也不敢把六部都得罪个干净。

    “郝掌柜,意气用事了!”

    请郝可久到皇宫,让人给他斟上茶,朱敬伦才安抚起来。

    郝可久突然跪下:“皇上,微臣不甘心啊!”

    因为身上有官衔,所以郝可久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臣子。

    “没什么甘不甘心的。兵工厂是官产,铁路公司也是。官府总不能与民争利啊。”

    该唱高调的时候,朱敬伦绝不客气。

    郝可久叹息一声,果然都是要卖了,不但是铁路公司,兵工厂也是。

    一想到自己苦苦经营了十几年的这家工厂就要被卖掉,他真的心痛。

    “不知道皇上要把兵工厂卖给谁?”

    郝可久痛定思痛,还是想知道,这个就像他儿子一样的产业,会被谁夺走。

    朱敬伦道:“卖给谁还不清楚,买卖得你情我愿不是。大概会分上十份,招有意者入股,郝掌柜不妨入一股,若你缺钱的话,我这里可以给你想点办法。”

    郝可久摇摇头:“谢陛下好意,微臣愧不敢受。微臣老了,是该落叶归根了。”

    郝可久可不老,历史上,1890年他才病故,还有十年的阳寿呢。

    朱敬伦却也不好说什么,兵工厂的制度已经建立,会继续运行下去,换一个掌柜的,只要能萧规曹随,这种拥有技术壁垒的企业,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既如此,我也不强人所难。不过你走之前,把售卖这件事做好,我想你也不会放心把兵工厂随便卖给一个靠不住的人吧。还有,我说的话随时有效,你该主意了,随时来找我,兵工厂的股份里,该有你一份!”

    郝可久本想再次推辞,却没有张开嘴,是啊,他何尝放心把兵工厂胡乱交给别人呢。

    郝可久回去之后,户部就找上门来,要跟他商议卖工厂的事宜。

    户部是得到了尚书令的指示的,这时候郝可久才知道,卖厂的原委,他才明白里面有多复杂。

    兵工厂必须卖给稳重可靠之人,这是户部跟郝可久的共识,而且兵工厂这么大的盘子,普通人也吃不下,哪怕是分成十份,每一份恐怕也得数百万两,要知道兵工厂年盈余可都在五百万上下,这还是不把铁路营收算进来的结果,固定资产方面,不算官府之前投进去的,光是郝可久这十来年添置的新资产,也有三千万两以上,因此不管怎么卖,都不能少于三千万两银子,可要在大明找十家一次性能拿出三四百万两银子的人家真的不多,还要挑其中靠谱的,那就更少了,怎么看都只有那些豪族买得起。

    户部给出了人选,鼎鼎大名,政府背景深厚的伍崇曜、潘仕成、徐荣村都是有名的大豪族,工部尚书陈启沅出于避嫌,没有将自己的名字列入其中,其实陈家也算一个,锦纶堂行会集体算一股,兵工厂的竞争对手,佛山的铁行和炮行也勉强有入股的势力,福健会馆是兵工厂的大客户,也可以引入,顺德的温氏家族是传统豪门,且跟官府保持距离,也算一个备选。

    但这些人中,真正让郝可久看上眼的,还真没几个。

    伍氏家族是老牌行商,实力足够,而且伍家经营思想相对保守,主要集中在茶园等跟土地相关的产业,比较稳定,郝可久认可。

    潘仕成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盐业、茶叶、造船业和远洋航运为主业,他入股兵工厂也能加深兵工厂跟潘家的合作,郝可久也认可。

    但是徐荣村家族买办起家,现在实权已经到了侄子徐润手里,徐润这个人经营霸道,好冒进,在上海囤积地产,负债经营,郝可久不看好,担心此人入股,会让兵工厂变得动荡。

    锦纶堂是一群商人,唯利是图,引入他们最多是给兵工厂带来一批稳定的客户,没什么帮助不说,还可能让兵工厂的财务状况变差,因为这些人肯定会坚持要分红的。

    铁行和炮行这两家,小打小闹,政府帮他们建立了股份制的大型工厂,可没一家愿意放弃自家的买卖,反倒对合股工厂不甚上心,完全是付不起的阿斗。

    温氏家族是前朝豪门,家风严谨,又不失开明,秉持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愿意投身工商业,可却不愿意跟政府打交道,大有一种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官府找他们,他们也未必肯认购官产。

    郝可久挑来挑去,就么发现几个合适的。

    夜里他睡不着,沿着兵工厂厂区的道路转了半宿,竟然都没有转到头。兵工厂已经不再是南山顶上那一座小厂了,以南山为中心,左到赤湾,右到蛇口连成一片,全都是兵工厂的资产,小半个南山半岛都是兵工厂的。

    他路上见过一批刚刚散学,回去休息的学徒,人人都认识他,都会向他行礼问安。不知道他走了,以后这些孩子会向谁问安呢?

    郝可久带着惆怅的心情,后半夜迷糊了片刻,很快就又从梦中惊醒,他梦到自己站在一片火场中,大喊着救火,但很多人在围观,就是没人来救,还嘲笑他不要命了,又不是你郝可久家的买卖,为了救官产犯得着拼命吗。

    梦醒之后,郝可久再无半分睡意,天不亮,他就赶去了火车站,他要坐第一班火车前往广州面圣,他想好了,他不能离开兵工厂,他要入股。

    朱敬伦欢迎郝可久入股,但郝可久不需要朱敬伦的帮助,表示钱的问题他自己想办法。

    郝可久肯定是没有那么多钱的,即便这几年兵工厂经营的好,他多次拿到全份的分红,可这种分红,总的来说也不算多。

    兵工厂有员工十五万,工人分三个级别,学徒、帮工和师傅,学徒占了绝大多数,大概有十万人是学徒,这些人是不拿身股的,帮工是出了徒的工人,已经可以独立工作,但还没有能力带徒弟,这些人的数量有三万多,他们的身股数量不高,从半厘到一厘半不等,平均算一厘吧,师傅是兵工厂的技术骨干,拿的身股就多多了,从最少的二厘到最高的五厘,平均有三厘。

    超过五厘的,都是兵工厂的各级管理人员,虽然拿得多,但总量很少,分厂厂长最多能拿到七八厘的样子,郝可久拿九厘,特别年份拿一股。

    就以一股算,一股是十厘,而兵工厂所有员工加起来的顶身股高达四万多厘,总计三千六百股,每年平均盈利五百万两,六成归官库,四成也只有两百万给大家分红,一股也就能分五百多两,相对于一般的掌柜那是很高的分红了,可对兵工厂这么大企业的掌门人来说,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郝可久除了分红之外,就是他的工资,根据他的品级,每年能拿到五万两,这是大头,另外兵工厂还有花红给他,但这花红是拿不到手的,一般是等到掌柜的退休才能拿到。

    郝可久在兵工厂十二年,满打满算也不过六七十万两的收入,虽说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巨富了,但想买下兵工厂的股份,就杯水车薪了。

    而且听郝可久的意思,他不打算只简单的买一两股,他打算至少拿到三股。

    兵工厂分十股,每股作价四百万两,三股就是一千两百万两。

    郝可久很快就筹到了这笔钱,而他筹钱的渠道也不出人所料,通过晋商的票号借来的。

    悄无声息的,晋商竟然发展的如此庞大,远胜历史上的实力,因为这个时代,比原本的历史还乱,而混乱,正是晋商票号崛起的契机。

    在晋商的帮助下郝可久成功拿到三股,这还不算完,兵工厂私有化是在他跟户部的共同主持下完成的,经过郝可久多次争取,并得到朱敬伦的支持后,郝可久号召兵工厂的各级管理人员,甚至还有几个瑞典人,集资购买了两股。

    兵工厂的管理人员多达数千人,其中最上层的上百个掌柜、分厂的帮会、坐办,一人拿出一万两银子不在话下,因此他们集资买下两股,并不吃力。

    这样一来,郝可久跟兵工厂管理人员加起来,就占有了半数股份,今后他依然能牢牢掌控兵工厂。郝家光凭这一个产业,就能成为大明顶级财团家族。但显然这才只是郝家的起步而已,郝家好有一个银行,这个银行借助郝可久在晋商票号中的声望,想不发达都很难。

    兵工厂的剩余五成股份,则有两股卖给了伍家,两股卖给了潘家,剩下一股卖给了福健会馆。

    就在郝可久用尽手腕,于公于私将兵工厂私有化的时候,铁路公司的私有化章程也慢慢制定了出来。

    铁路公司不会像兵工厂一样,只掌握在个别家族手里,而是将采取股份制,直接在九龙的交易所上市,上市资金除了一部分偿还贷款之外,剩余的将继续投入修建铁路之中。

    跟兵工厂一样,铁路公司也得找一个能力出众的经理人,这个人不但要在满清官场上有人脉,还要跟洋人打的了交道,既要能通八方,还要能通鬼神,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能力出众。

    这些素质兼具其一就已经是人杰了,如果兼而有之,而且都十分出色,那必然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物。

    经过各方推荐,遴选,最后将目标定格在了一位在北方发展的大买办身上,这个人叫唐廷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