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心中计较明白,忙回头唤来心不在焉的张汤和百里川。
将此事说了,两人俱都是振奋不已。
虽然马忠多次强调只是自己的猜测,但张汤和百里川都相信马忠的判断,这夺城之功怕是跑不了了。
如果能趁着流贼离开,抢下钟陵城,得到这个喘息之机好好恢复一番,对现在疲惫不堪的浪荡军,真是再好不过了。
山字营和林字营的兵力损伤都很大,好在从建昌编入的那些士兵经过这一番锤炼都有模有样起来。在钟陵补充好兵员后,只要攻打葛阳县的不是彭才这种积年老贼,那些普通流寇又何足惧哉。
两人振奋完了之后,越发觉得这武猛校尉营真是离不开这个军司马。一时间,满腔欢喜都化作长吁短叹。
他二人当面不好说什么,只能等各自回去之后,才让手下将这些钱财物事都送去马忠营帐那边。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马忠没有连夜拔寨的意思。虽说提醒了百里川多注意查探,但实际上已经是外紧内松,满营都松了一口气。经历了昨夜的疲惫,马忠也没有不近人情的再去多说什么。
这个下午既没有士兵训练,又不需要完善营寨,营寨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恬淡。
马忠回了自己的营帐,正好看到在整理箱笼的朱宁。两人对视一眼,都很有默契的没提之前的事情。
马忠低下头来,却忍不住微笑。
疲惫了这许多日,他虽然上午睡过了,但解不得乏。此时又没有再睡一觉的心思,于是从书箱取出一本司马法,半躺着在席子上随意看着。
翻开书页,文字的夹缝处有些纤细圆润的笔迹,马忠不用猜就知道这是朱宁为司马法做的注。
马忠笑着向她说道,“你有心了。”
朱宁垂下睫毛,轻声说道,“反正左右无事。”
朱宁作为马忠名义上的女奴,又有着需要避讳隐藏的身份,自然只能像禁脔一样被马忠养着。
这对一个心思气魄远超常人的少女来说,的确有些难熬。
马忠看着那些纤细圆润的文字,揣摩着字里行间的心思,越发觉这个女子被幽禁之后,那种不甘反抗的意志愈加浓烈。
一些战术策略的运用,像是一把深藏的宝刀,那种锋利几乎要透出鞘来。
这个女子,似乎不能久留啊。
马忠想着,心头微微一黯。
这毕竟不是一个从深闺养大的笼中鸟,不会任人观赏,婉转鸣叫。
马忠正有,有人到了帐外远远禀报,“司马,我等奉百里军侯的命令,送来一些东西。”
马忠回头一看朱宁,见她身上并没什么不妥,当即也懒得起身,呼唤了一声,“拿进来吧。”
外面的人有些为难,“司马,东西太多,还是先安置好吧。”
马忠有些奇怪,起身懒洋洋的出了营帐,见一溜车子摆在眼前,马忠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不久前彭才送来的那些东西。
马忠微微皱眉,问那个送东西来的什长,“百里川这是什么意思。”
向自己示好?
他是没人动的了的实权军侯,没这个道理。而且两人关系还不错。
这么多物资的调动,可不是能随便掩盖住动静的。让张汤知道,不一定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再说,现在武猛校尉营正是需要恢复补充的时候,有这些粮食加强储备,有这些铜钱鼓舞士气,有这些藤甲硬弓加强装备,正是及时雨一样的一笔横财。
那个什长老老实实的答道,“小人不知,不过这是张军侯和他一起做出的决定。”
张汤?
马忠觉出了一丝不寻常,他默然良久,掀开了遮盖的箩筐,拍了拍结实的米袋,又抓起了一把铜钱在手里把玩着。
马忠冷笑一声,淡淡的说道,“把东西放在这里吧。”
那个什长让手下把这一长串车子停好,就躬身而退,那些东西仍在大车上放着,反正明日就要拔营,倒没必要再来回折腾。
马忠招招手,叫来守卫在附近的一个军法官,“去,把王厉害叫来!”
马忠说完,把玩着手中一把铜钱就回了营帐。
朱宁已经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也有些诧异,“这两个军侯打的什么主意?”
马忠把手中一把铜钱往上一抛,又哗啦啦的接在手里,有几枚滚落一边,敲得叮当乱响。
“意思不是很明白吗,付钱了就不欠情了。”马忠冷笑一声,“倒是公事公办。”
两人正说着,就听王厉害在外求见,他和他手下那些军法官们紧邻马忠扎营,听马忠让人来叫就赶紧过来了。
“进来吧。”马忠唤了一声。
这个营帐有些局促,王厉害又要避忌朱宁,进来后只能和马忠同席而坐。
他是马忠的属官,有着君臣之义,没有丝毫客套直接就问道,“大人唤卑职过来,不知道有什么吩咐。”
马忠坦然说道,“潘璋要回来了。”
王厉害猛然抬起头来。
他和马忠一样,在这武猛校尉营站稳了脚跟之后,几乎忘了武猛校尉营上面还有一个真正的掌控者。
王厉害心中闪过无数念头,正不知如何是好。接着想到,既然司马把自己这个心腹叫来密商,总不会是要欢欢喜喜的迎接吧。当下胆子大了起来,虎着脸问道,“何时回来?能不能联系上丁奉。”
马忠见王厉害这个反应,有些宽慰,到底这才是自己人。
不过他早已经权衡过利弊,眼下不是和潘璋翻脸的时候。
“我们如今入了鄱阳郡,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潘璋找过来。蒙果一早就带人去他帐下效力,前些日子我们遇到个风字营的密探,别人不敢说,张汤却是个有主张的。恐怕那个密探回头就会把我们的位置和路线报给潘璋。
潘璋在陆逊那里寄人篱下,何如手握着自己这些实力来的踏实?这边又有张汤呼应,找上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至于丁奉那边……”马忠沉吟了一会儿,淡淡道,“还是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