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八章防灾
    “当然和之前在东南发掘花石纲的时候不同,在下觉得可以将这些人以经济的手段进行召集,长期的把当地的壮年百姓当做雇员。”
    “雇员?”
    “雇员,是的,就是长期进行雇佣,让他们进行相对比较熟练的农业水利的建设,他们以后将会作为匠人存在,而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
    这将会使得他们,从农业生产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得到的将不再是农业的收入,他们将会得到类似于工钱一样的收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相当于是城市中的手工业者,能够有很多这样的工匠脱土地,那么闲余下来的土地,将可以用作其他的用途。”
    “问题是自古以来,我们就一直遵循士农工商的顺序,这些人愿意离开土地吗?”李光问到。
    “这些人在土地上劳作,为的无非也就是自己的身体,能够通过一年的劳作,使得自己及家人能够吃上饱饭。
    如果说他们离开土地之后,作为工匠同样能够获得丰厚的工钱作为收入,他们为什么不去做工呢?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身份顺序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现在还有许多百姓连饱饭都吃不上,谁会管身份的尊重与否。
    一般像这样的劳动力,都是青壮年男性进行,他们的家人仍然可以在土地上进行劳作,这跟他们的工作并不矛盾,在他们老了之后,也可以重新回归土地上,在下认为这和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的矛盾。
    另外在沿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天气(实际上是台风),一但台风来临,沿海的水位上涨,将淹没周围的农田。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不断上涨的海水,进行一定的防御,这样才能保证沿海的农田,同样需要修建一些堤岸,在海边种植大量的红树林。
    另外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
    蝗虫一般会在土地中进行产卵,而且一次产卵的数量非常大,也就是它们的幼虫会大量的出现,一旦成灾,确实会非常的棘手。
    如果说能够在冬季的时候,对土地进行大面积的翻整,同时进行一定的秸秆焚烧,第一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第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蝗灾的发生。
    至于其他的一些灾害的防治和,也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这里就不再细说了,但是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一些最基本的防御。
    如果真正的发生灾害的时候,这些手段只能够将这灾害的危害降到最小,肯定还会有一些损害,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影响那么深远。
    这里还要回到我最开始说的,现在大宋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都局限于粮食的生产,南边一般种植水稻,而北方则是高粱、小米和麦子。”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应该如何去发展农业呢?”李纲问道。
    “如果要说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先说一下我自己之前在虔州的时候,在当地一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以虔州为例,当地多山而少耕地,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很难进行耕种的,就算是有耕地,但是也都属于是并不适合于耕地的恶田。”
    “虔州,你说的是之前发生叛乱的虔州对吗?”
    “正是,当地如果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更适合的是进行各种经济作物,而不是现有的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你说的是什么东西?”
    秦桧心里一咯噔,看来自己无意间又说出了一个超越时代的词语,因为在他面前的两个姓李的,非常的懵逼的看着他,显然并不知道这个词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粮食作物,顾名思义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水稻,小麦,高粱,小米这些,经济作物指的是各种用于进行商品交换的农业产品,比如茶叶,又比如各种水果。
    之前因为各种战争的原因,所以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就更不要说去种植这些经济作物,但如果说当地的经济想要发展,想要依靠粮食作物是完全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
    这些种出来的作物,可以跟其他部落,甚至是和金国换成粮食或者事情,这样可以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丰富百姓们的各种物产的需求。
    尤其是城里的有钱人,还有各个地方的地主阶层,这样他们手中攫取的大量的钱财,就可以投入到商业的活动之中,而不是被他们用作去买房买地。
    这样对于缓解现在非常麻烦的,土地兼并的局面也有一定的帮助,虽说到了最后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还存在一定的疑问,但是我想至少作用还是好的。
    现在允许百姓开垦荒地,那么也就代表着这些普通的农民,能够在开垦的土地上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至少在前期不会耽误他们太多的,农业生产的时间。
    很多的经济作物是树生,林木生长在前期是一需要个长期性的过程,所以实际上发展商品经济作物的种植,并不是一个短期之内就能够见成效的事情,这还需要长期的规划,同时和官府的引导也分不开关系。
    另外在偏南方的地方,一年实际上可以进行2两到三轮的种植,比如最南边的崖州,只要进行种植的时候使用得当,就可以每年进行一年三轮种植。”
    “这崖州不是流放犯人之荒地,能够一年种植三次作物,这实在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会之,你这不是在逗我们玩儿吧!”
    “岳父大人,在下岂敢跟您开玩笑。”
    “如果这样说的话,南边的流放之地,反倒变成了风水宝地不成?”
    “这崖州之前之所以作为流放之地,是因为位置极为偏僻,相对于统治中心最为偏远,所以适合进行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