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
    以京城为中心,科举改制所带来的影响还在发酵。
    下面的士子们议论纷纷,暴躁的人,已经开骂了。
    在茶馆等公共场合,或许还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在会馆等私人场所,士子们还是聚集在一起。
    品论朝政,这种读书人的优良品德,是想抹杀都抹杀不干净的。
    此时的士子,基本分成了两派。
    一派士子当然对于朝廷突然改制很不爽,这些人大多是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名落孙山,心态爆炸,心里头对着朝廷,对着社会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念头。
    另一派的士子,则是在听说科举改制后,除了温习原本的攻克外,开始尝试涉猎明算,明法之类的内容。他们大多是老实人,性格比较抖m,与其抱怨着抱怨哪,还不如好好看书,或许这一次的改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
    这样的人大多很年轻,在院试,乡试的考试中,通过的比较顺畅,对于来年的会试有着十足的信心。
    暴躁的人,显然比老实的人多一些。
    不过再多,也没用,他们还算清醒,并没有聚集成有规模的反抗力量。
    甚至连最起码得舆论压力,都还无法给于朝廷施加。
    京城之中,还算平静,大体是因为生活在京城中的人,基本已经被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撸怕了。
    敢于铤而走险,和朝廷对着干的人,都在乱坟岗躺着来。
    从王德化汇报来的京城状况。朱慈还算放心,京城作为天下的表率,只要京城稳定,想要稳定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科举制度的大概,朱慈所建立的考学部的落实,一系列对应的配套政策也逐步完善。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教育制度的完善。
    原本大明的对于教育的投入还是很有力度的。
    地方上,由于政府的扶持,建立大大小小无数处社学。
    社学在数量上,还是学校的配套设施上,甚至比地方的县衙还要气派。
    这当然归功于朱元璋的功劳。
    而在中央上,有着国子监的存在的,类似于大学,不过和现代的大学显然不同,国子监更倾向于中央党校,培养的是为官的人才。
    这还远远无法让朱慈感到满足。
    国子监和社学的教授内容自然要随着科举改制而有所改变。
    但是,现在还不急于如此。
    已经放出去的风声是,来年的春闱是最后一次考取经义,在春闱结束之后,教授的内容再去更改还不迟。
    另一方面。
    军校也必须要建立起来。
    皇卫营上到勋贵,下到士兵,文化素养不说没有,最起码还达不到正常的水平。
    由于他们基本来源于军户,识字率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认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军官应当拥有军官的素质。
    而不是看到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窝蜂冲过去开撸。
    有素质的军队,和无素质的军队是两种战斗力的表现,就像德军,那一个个完全就是为打仗而生。
    军校必须有,隶属于军方,优先选择品行优良的京营户籍军户入校,学成之后直接成为下层军官,此寻常士兵的起点高上许多。
    忙碌的事情有些多。
    最重要的是对于教材的修缮完备工作需要亲自把控。
    另一件事情,则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来料理的家事。
    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只要从皇极殿返回乾清宫,昭仁经常会蹲守着等他,粘着他。
    朱慈并非觉得烦,只是突然意识到了一点,昭仁年级也不小了,也应当开始蒙学。
    最起码得会识文断字,将来做一个有文化的进步女青年。
    女性在这个时代,地位低下,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话是这么说。
    但想要在大明找到会识字的才女,那还真是一撸一大把。
    许多宠溺着女儿的官员豪绅,并不介意专门请一个先生,给女儿教授学问。
    甚至一些变态,以教授青楼女子读书写字为乐,吟诗作对,吟着吟着就yin了。
    许多原因导致,大明之中并不缺才女。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明末的秦淮八艳,她们地位并不高,然而仍然具备文化知识。
    朱慈当然也有条件给昭仁请先生授课,甚至还有条件请个貌美如花的女先生给昭仁授课。
    不过完全没必要。
    后宫之中,作为被挑选出来的老婆,宁槿的文化素质还是合格的。
    而朱慈的便宜老妈,更是驰名古今的才貌双全的女子。
    不过,最终朱慈还是把昭仁教给了宁槿调教。
    主要是,老妈毕竟是老妈,朱慈是无法用严苛的君威,命令爹娘的。
    而宁槿作为自己的皇后,当然必须听他的。
    女子的正规教育和男子一样,最基本的是识文断字。
    但是受教的内容,大多以女戒为主。
    当然,女戒什么还是滚粗。
    但是朱慈是掏不出来硬干货。
    教授的内容,还是以正常的蒙学为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
    ……
    京城暂时平静。
    舆论没有出现波动。
    并不代表,大家都认可朝廷对于科举的改制。
    当初朱老大也动过科举的内容。
    朱老大觉得孟子的内容太过于反动,将其从科举内剔除,甚至还放话说,如果孟子还活着,非剥了他不可。
    你还别说,以朱老大的性子,还真有可能去干。
    不过最终,朱老大还是迫于舆论压力,重新将孟子放回科举之内。
    最多也只是对孟子的内容进行删减增补而已。
    但朱慈似乎更暴躁一些。
    彻底将经义完全拔出。
    京城被弹压的没有人敢言,但地方上可就炸开了锅。
    各种喷子一窝蜂的冒了出来,开始指责朝廷的智障,和舍本逐末的行为。
    从直隶,到山东,在到学霸聚集地南直隶,对于朝廷的谩骂几乎在各地上演。
    骂归骂,但似乎并不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他们的力量终究是太过于分散,又没有任何任何军事力量的支持,所以哪怕是真的不爽……也还完全达不到造反的地步。
    不过,矛盾的种子已经种,他们缺的是一个领头的人,将全国各地士人的力量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能够让朝廷不得不接受的呼声。
    孔衍植并不是傻子,他能从朝廷诏书之中嗅到火药的味道,四书五经剔除,将彻底动摇他衍圣公的地位,这是关系到他切身利益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