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湖这时候退后了一步,伸手示意了一下,让陈家父子上去诊治。
陈锦柏这时候手都有些抖了,对于老中医来说,一看官家的脸色和精神状态,就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濒死”状态了,这对医生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中医灵不灵?
后世已经证明, 中医对慢性病有独特的疗效,但对于一些急症往往就束手无策,办法不多。
就比如,你突发剧烈腹痛,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阑尾炎,在古代这基本上就是绝症了,死亡率可以达到九成以上。
中医动不了腹腔外科手术, 这个连抬杠都没得抬。
再举一个例子, 就拿官家这次腹泻来说,对中医来说,你要病人快速腹泻还真有些药材可以(其实那是轻微中毒的表现),
但你要病人快速止泻,那办法就不多了。
而且腹泻病人最重要的一个治疗就是需要大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这点在古代是根本做不到的,没这种药。
有些扛精要抬一下,说在古代大夫会让病人喝点盐水,这不是补液吗?
这个对轻度腹泻病人可以,但如果是中重度以上的腹泻患者,光是补盐水会引起体内“钠”偏高,反而会加重病情。
大量腹泻补钠只是一部分,其他如、钾、钙、镁等离子,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水都是必须的。
还有一个重要知识点,严重的腹泻时大量的肠液丢失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同时伴有呕吐,可能出现酸中毒合并碱中毒。
所以中重度腹泻患者的治疗,首先的就是补液,补充各类电解质, 纠正酸碱平稳,这是重中之重。
可是具体到中医,大家的眼光只盯着“官家”能不能快速止泻退烧,想尽一切办法都是如何不让他拉肚子?
结果一碗碗的中药灌下去,不但没有减轻症状,也没有纠正电解质紊乱,反而是中药加重腹泻呕吐等肠胃反应。
而肠道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中药还在加重肠道运转负担,这又会导致全身炎症引起的高烧始终退不下来。
所以说现在的治疗,陈不二都不用问,反正已经陷入一个死胡同了。
当他看到官家的第一眼,看到的还是有宫女在给官家喂药,这喂的哪里是药啊,这分明就是催命的毒药啊。
没看到官家床边有一大滩呕吐物嘛。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你肠胃不舒服,有呕吐腹泻,然后你老婆给你拿了一碗中药来,然后跟你说:“来,大郎,喝药了。”
你喝下去会有什么反应?
等等,不是七窍流血毒发身亡。(你们怎么对自己老婆这么有戒心?)
那么苦的中药喝下去,先不说有没有效吧,你肯定是会吐出来的,然后拼命呕吐呕吐,吐到代谢性碱中毒为止,你说你这病还能好吗?
此时陈锦柏已经硬着头皮上了,轻轻拿过官家枯瘦的手,开始中医最喜欢的诊脉环节。
而陈不二则是站在床边,直视着病床上的官家。
这是一个消瘦的小老头,连胡须都没有多少,脸色没有高烧时的那种潮红,反而是呈一种灰白色,这时候一直处在半醒半不醒状态。
一看就是随时会挂掉的样子。
万幸还没有陷入“昏迷”状态,顶多只能算是“昏睡”,总算没有来得太晚,尚且可以一救。
陈不二也不敢胡思乱想了,病人拖不起,真死了陈家都要陪葬,所以他得争分夺妙。
他先是用耳温枪给官家测了体温,又拿出血压机来,噗呲噗呲开始测起血压来,一会儿又拿出小手电对着官家的瞳孔看了一下。
旁边的李湖和潘太医他们眼珠子都瞪得大大的,见过看病的,没见过这么看病的。
你往官家耳朵里塞什么?那“嘀”的一声又是什么鬼?手里拿的那个会发光的又是什么宝物?怎么一按就能发出耀眼的亮光?可你往官家眼睛里照什么?
这一切,都让他们脑子里充满了问号。
同样满脑子问号的,还有不远处的杨皇后,以及刚刚赶到福宁宫来探视官家的崔丞相。
崔弥远这一到官家寝宫,就看到有个陌生的年轻人,拿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工具在给官家“做检查”?心中非常诧异,便轻声询问:
“娘娘,老臣刚才听说有人揭了求医榜,莫非就是这两位?”
杨皇后轻轻点了点头:
“就是他们,那老的说用中医,那小的说用的是西洋国的西医,而且他俩都是医学世家,也算是名门之后,我就让他们试试看。”
崔弥远一听心里疑惑更重了,“娘娘,这是哪家的大夫?不会是巫术吧?没见过这么瞧病的。”
“景室堂的陈锦柏,陈不二父子,估计也是为了死里求活,拿出了家中压箱底的本事。”
崔弥远一听景室堂,这眼中的精光就是一闪。古生堂的竞争对手又来了,万一治好了官家,那对他来说就会破坏后面在宫中设置眼线的布局。
陈不二才不管别人的小心思,他现在正忙着监测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有条件还要监测血氧饱和度。
很多人脑子里去医院瞧病,想到的都是抽血、拍片、做ct等等,认为这样才是检查。
其实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对一名急诊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这些平时不怎么起眼的地方。
有经验的医生,这因为这些都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重要指征。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呼吸节律的改变。
医生如果看到病人有潮式呼吸,那就大概能判断这个病人有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等。
如果呼吸是间停样的,就会考虑有没有脑炎、颅内压增高、胸膜炎或恶性肿瘤、肋骨骨折等。
等一个医生看到病人已经是点头样呼吸,就是头轻轻一点一点,嘴巴一张一合,跟鱼张嘴似的,那就知道,这病人已经到了临终的时候。
这时候要么气管切开上呼吸机,要么就让家属可以考虑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