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二二
    毕竟比起燃油的内燃机,还有慢吞吞需要时时加燃料加水的蒸汽机车,电动机容易制造得多,电动车辆的性能比起内燃机车还要优越,唯一限制它大规模应用的,就只有电池的存储能力了。
    不过这些在基地生产出能量密度达到汽油四分之一的铅酸蓄电池,能量密度超过汽油的锂空气电池,当然还有能量密度介于它们中间的锂硫电池,所有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这些东西又跟超导线材不一样,虽然制造同样不易,却没有那种超高的精度要求,仅仅比末世前的水平强上一线,虽然不使用纳米虫制造,工厂化,专业化生产程序还需要摸索,不过总比生产超导线材容易的多了。
    有了超导线材,就可以制成直流发电机,虽然使用换向器以后会由于电阻的关系,受到暗能量的影响,使得发电机的效率会减少许多,然而超导线材的高磁通量还有超导电性,完全弥补了这一切,它们制成的发电机组外形尺寸小一点,单机功率却大幅提升。
    而且不管水力还是火力,只要是合格的动力来源都可以带得动,国家那些报废了的电站,也可以稍微的派上用场了。
    除了这个还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原本这些新能源电站由于发电量不稳定的关系,只能充当电网的补充,而无法取代那些旧有的火力发电机组。
    然而现在电线传输能力的消失,使得它们只能当做大型的充电站使用,为基地生产的制式电池充电。
    这样一来,它们最大的缺陷就消失了,反而因为运转起来没有什么成本的关系,成了充电电站的最好来源。
    随着机器人士兵们陆续展开工作,对于那几个小区的清理工作也做得如火如荼,方文忽然发现,他现在除了像看电影一样看他们劳作,竟然没有其他事可以做了。
    像这种看监视器,保安一样的工作,初期还有点偷窥的兴趣,时间久了,却越发无聊起来,以他的体质,竟然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不过这时候,灵儿终于对他的划水行为看不下去了,他的眼前一闪,出现了工作提示,相应的,从他的记忆深处,一篇篇关于太阳能发电的教材还有论文,也在同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没有办法,方文也控制不了他自己,整个大学图书馆服务器的数据,完全都灌输到他的脑细胞里面,而且采用了某种固化方式,除非这些脑细胞一下子死亡很大一部分,否则这些记忆根本无法遗失。
    虽然日常生活里面,不需要这些记忆,就跟硬盘还有运行内存一样,不会打扰他的生活,不过一旦灵儿给他安排工作,只需要稍微刺激一下,那些存储的记忆就会直接浮现出来。
    方文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平日里最多按照固定格式,编编数控机床的控制代码,不过那些代码其实已经是最简单的格式,甚至称不上什么语言,只需要填一些参数,按照工件的材质要求确定进给数量和进刀速度,与那些程序员写代码的难度实在没有可比性。
    如果换上一种全新的工件,就需要专门的数控工程师来重新编写程序,他能做的只是修修补补罢了。
    然而这种修修补补的工作也需要经验,不能每换一种工件就要麻烦工程师,很多时候,除非是极其不常见的工件,大部分都是由这些老师傅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编程处理,毕竟一个高级工程师的工资是他们的十几倍那么多,个人的小厂实在负担不起。
    然而经过灵儿一顿灌输,不管从知识量也好,还是大脑的活性也好,他都可以称得上这个世界人类的翘楚,也只有他自己还不觉得,没有这种觉悟,其实他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研究人员之一了。
    而且现在的研究工作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往除了数学这个科目以外,其他不管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哪一科都需要大量的实验,对于实验器具的掌握熟练程度,也是一个身位科研人员的必要功课,也是许多高精密度实验成功的关键。
    现在这一切都是由主脑的虚拟幻境来完成,他需要的只是提出一个个的创意,主脑自然会生成各种方案,方文只要找出那个比较合理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就可以了。
    这期间,全程不需要他的参与,连手指都不用动一下,一般小型的实验会在几分钟内结束,大型的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时间视主脑分配给他的计算资源而定,毕竟大部分的计算资源都集中在灵儿那里,就算方文的脑细胞活跃程度,也就是俗称的脑域开发远远超过了这时代的普通人,依然比不上可以分心多用,几十个线程一起工作的灵儿。
    就算经过主脑虚拟实验合格以后,同样不需要方文自己动手在外界进行重复,基地控制的大量纳米虫,完全胜任这个工作,或者说它们才是这世界上最高明的实验助手,会保证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步的任务,绝对不会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实验偏差,至于环境因素,那属于不可抗力,主脑的虚拟实验之所以还要在现实中重复,就是因为环境中温度湿度还有气压,对于实验结果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它们要做到,就是把这些偏差改进到不影响结果的程度上。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以方文的能力,大概就只能去研究那些枯燥无味,但是基本上不需要实验验证的理论数学了。
    让他去操作那些基本从没见过的各种实验仪器,熟悉操作都得几天时间,更别说做到毫不失误了,要知道现在基地生产的东西,纯度最低的杀虫剂,它的各成分配比要求也在百万分之一精度以上,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其他的剧毒衍生物,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百万颗原子里面,才允许出现一颗杂质,几乎是让人绝望的难度,试管壁,滴管里,留存的液体稍微多一点点,就会导致实验的失败。
    烧杯里面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稍微偏差一点,实验产物就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