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8页
    在城里的夏父夏母收到了老家传来的噩耗,两人终于不放心孩子了,两个孩子,已经死了一个,那么剩下一个就显得珍贵了起来。
    于是夏父夏母就百忙之中抽空回来一趟,带走了还只有十岁的男主夏永宣。
    不过夏永宣即使随夏父夏母进了城,依旧没能得到多少父母的关爱,他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只知道家里生意越做越大,家里条件越来越好,父母给的钱越来越多,但同样的他们也越来越忙,忙得永远没时间陪他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没有时间给他开家长会。
    夏永宣心里对夏父夏母有怨气,他每年放假都会回老家陪着爷爷奶奶一起过,给哥哥夏元嘉扫墓。
    后来他偶然间发现了自己哥哥的死有蹊跷,他顺藤摸瓜摸到了哥哥生前交的女朋友刘悠宁身上,查到了哥哥死亡那天发生的事情。
    刘悠宁其实一直以为是自己提分手,夏元嘉冲动答应后,心里又后悔,然后心神不宁的情况下才在天黑后回家没注意脚下的路,失足落水淹死的。
    这个结果是许盛忽悠她的,她一直深信不疑。
    夏永宣从她口中得知了两人吵架是因为许盛,又知道这个说辞是许盛告诉她的,就怀疑上了许盛。
    夏永宣找到了许盛玩得好的那些狐朋狗友之一,因为当年许盛带着这些人去围殴夏元嘉导致其落水淹死,这个秘密成了他们一群人共同的秘密,所以这群人关系一直很紧密,即使时隔七八年,他们依旧有联系。
    夏永宣找到了其中一人,以他为突破口,挖出了真相。
    在得知真相后,夏永宣展开了复仇计划。
    因为夏元嘉的死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证据基本找不到了,他就设计让许盛的那些狐朋狗友们与许盛反目成仇,主动去自首。
    当年夏元嘉的死,真正凶手是许盛,他们这些人只能算是帮着许盛打了夏元嘉的帮凶,后来夏元嘉掉进河里,也是许盛踹的。
    他们的罪行不重,所以他们为了对付许盛,自首得格外干脆利落。
    许盛背负着一条人命,又已经成年了,直接被抓入狱。
    夏永宣为自己哥哥成功复仇之后,夏父夏母才后知后觉的知道,原来自己大儿子是被人害死的。
    他们终于想起了关心仅剩的儿子,但夏永宣已经长大了,并不需要他们这只知道给钱给钱的关心。
    最后的大结局是夏永宣用余生去治愈自己不幸福的童年,却始终没能成功治愈,他拒绝接任夏父夏母的事业,也拒绝结婚生子,选择了孤老终生。
    他一直到夏父夏母去世,都没有松口原谅他们,但同时也一直没有放过自己。
    那十年留守儿童的经历,八年被忽视独自长大的经历,都让他终生难忘。
    元嘉看完原剧情,为原主和夏永宣这兄弟俩叹息了一声。
    留守儿童确实童年不幸福,尤其是像夏永宣这样对父母的爱有期望的孩子,比起富裕的家境,他们更渴望父母的陪伴。
    至于夏元嘉……元嘉翻看了一下夏元嘉的记忆,发现他还真是个天性乐观的孩子。
    同样是留守儿童,夏元嘉就不像夏永宣那么心思敏感了,他挺想得开的,对他来说父母就跟逢年过节来家里走动送礼的亲戚一样,他也不在乎什么爱不爱的,反正有爷爷奶奶爱他,爸爸妈妈就不重要了。
    夏元嘉小学时是村子里的孩子王,每天带着一群小孩儿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玩得不亦乐乎。
    初中时跟漂亮的女同学早恋,谈起了轰轰烈烈的恋爱,他的成绩又是这个乡下初中的年纪第一名,他早恋老师都不管的。
    要不是倒霉遇到许盛这个心机boy,也不会英年早逝。
    而夏元嘉若是活着,有这样一个生性乐观的哥哥陪伴,夏永宣也不会渐渐变得性情冷漠阴郁,最后孤老终生。
    “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了。
    元嘉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校服,转身朝原主记忆中的教室走去,坐在教室里上起了课。
    现在他在上初三,即将迎来中考,初三是有晚自习的,晚自习上到晚上九点放学。
    这也是为什么原主会在今晚被许盛等人堵住围殴推入河里,实在是天黑路滑。
    元嘉看向那个属于刘悠宁的座位,是空的。
    刘悠宁旷课了,想必此刻她正在跟她的许盛哥哥哭诉前男友怎么对不起她吧。
    对于刘悠宁,元嘉倒是没有多少厌恶,就是个心性不成熟被宠坏了的小女生,真正用心险恶的还是刻意夹在两人中间挑拨离间的许盛。
    而且许盛还是原剧情中害死夏元嘉的罪魁祸首。
    一直等到晚自习结束,天色已经黑了,上晚自习的初三学生三三两两的走向校门口,有一些学生是有家长来接的。
    不过像夏元嘉这样的留守儿童,都是只能自己上下学的。
    元嘉走到校门口,却惊愕的看见站在校门口最显眼的那一个路灯下的小孩子和那孩子身旁的一个老人。
    “永宣?爷爷?你们怎么来了?”
    夏爷爷身子骨还较为硬朗,身板挺直的朝元嘉走来,从他手中接过书包,笑呵呵的说道:“永宣想你了,今天非闹着要来接你回家。”
    元嘉看向如今才十岁的夏永宣。
    只见夏永宣那婴儿肥的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双眸看向他时,眼底是怀念与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