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我们走在大路上
    余秋堂挑着担子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两个孩子。
    余小伟分配的任务是背着那只小灵猫,大概十几斤的样子,不多不少,刚好满足身体负荷。
    从小受苦的他,虽然年龄不大,背这点东西还能坚持。
    余小云则是提着一个小藤条篮,里面放着余秋堂配置好的拌料和盐,方便卖神仙豆腐的时候别人使用。
    余小伟本来是不想让妹妹提东西,但余小云觉得叔叔和哥哥都拿东西,就她一个人空手,显得没有做事,一定要提着。
    结果,女孩子力气小,虽然篮子里东西一共就三四斤的样子,不算特别重,短途还能坚持,走的时间一长,就立刻变得重起来。
    她倒是想忍着不说,可越来越重的喘气声还是被余秋堂发现,于是便走一段路稍作休息,不点明原因,照顾侄女小小的自尊心。
    打王家村去清泉镇,直线距离不过三公里,但中间要绕过猴头岭凸出的一片山峰,所以长度变成五公里,这还是走路绕小路,若是想骑自行车,还需要绕更远的地方。
    因为三人出门早,东方刚刚亮,稍微有点红晕,太阳还没出来的意思,估计也就是五点多的样子。
    回到这个时代无法确定时间很不方便,只能根据太阳来大致预估,但若是天阴或者下雨,就很难判断准确时间点。
    山里人都已习惯。
    反正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阴小雨就待在家里的休息,管他几点几分。
    但余秋堂习惯将所有计划都归结在具体时间内,便显得很不适应,想着稍微赚点钱后,首先要买个电子表,不然没有安全感。
    路上倒是遇见几位村里赶集的路人,人家也主动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大多余秋堂已完全记不起是谁,即使面熟,也叫不上名字。
    只能陪个笑脸,打哈哈掩饰过去,然后跟余小伟确认名字,暗暗记在心里。
    越小,越贫穷的地方,就越注重人际关系。
    在这种山村里,虽然并没和外面完全隔绝,但也自成一个社会体系,该维持的关系必须维持。
    也有人对他很熟悉,好奇他筐子里装的什么东西,他就回答是说做了一些吃的,准备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粮食和油盐酱醋啥的。
    因为将筐口封的很紧,别人自然不好意思揭开去看。
    就这样,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三人来到清泉镇南门,这时候太阳才从东面露出脑袋,还是一个大大的红球,影射出的红晕,让东方一片潮红。
    越接近镇子,人越来越多。
    清泉镇下辖十九个村子,大大小小不等,算起来也有十几万人。
    整个荣成市这个时候大概有两百万人不到,荣成下设十三个乡镇,清泉镇算是其中较大的镇。
    这个时候的乡和镇还有明确的界限,主要就是看下辖人口多少,镇要比乡的人口多四分之一大概。
    特殊例外。
    清泉镇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是个合并镇,由原来的清水镇和礼泉乡合并而成,在乡镇改革时,一大批乡被合并进镇里,一度出现很多奇怪的乡镇名。
    清泉镇能有这样的名字,已是相当幸运。
    王家村虽然离清泉镇有四五公里,但其实并不算离镇最远的村,清泉镇最北边的村子叫“五不同”,离镇子足足有二十里山路,那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清泉镇这边是逢“一四七”三天的集,对于附近山村的人们来说,赶集是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每逢集时,大家要将积攒的各种农产品、山里挖的草药,打的野物等拿到镇上卖掉,换取油盐酱醋等基础生活用品。
    这年头还没什么人想着南下打工,附近更是没有多少赚钱的门道,大多都是靠最原始的农业支撑家庭用度,社会维系。
    不过真正能买卖东西也就是去年才开始,放在前两年,买卖是严令禁止的,只能偷偷摸摸进行,否则就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好多人啊。”
    余小伟的感慨着周围的一切。
    他和妹妹从来没到过镇子,长这么大,还没走出过小山村,就像是栓在磨盘上的驴,只能围着巴掌大的地方转圈。
    若不是余秋堂带他们出来,估计还要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好多年。
    余小云则是紧紧站在哥哥身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来人往,每经过一个人,她目光就会跟着别人走很远,哪怕是别人就牵着个小羊羔,她也半天收不回目光。
    两人模样被余秋堂看到,心里是既想笑,又觉得可怜。后世这么大的孩子,天南海北啥地方没去过,搞不好都全世界在飞,可这俩孩子,还是第一次出镇子。
    只是小小的变化,就让他们这般意外。
    清泉镇区大概是个“井”字,东西南北各两条主干道,中间汇聚的地方是一座塔,据说是明朝留下来的,叫作“报恩塔”。
    相传是这边曾经出现过一个进士,做了朝廷三品大员,风风光光回来时却发现母亲饿死在家里,悲痛之下,出家为僧,造了此浮屠,以青灯古佛为母亲祈福,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个故事周围的人都很感动,觉得他就是个大孝子,为母亲宁愿放弃高官厚禄,余秋堂却从上辈子就很不喜欢。
    这叫什么报恩呢,自己做官,母亲饿死在家里,又出家做了和尚……
    很难评价诡异的行为。
    不过,这都是几百年前的事,当时有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在讨论价值观也没啥意思。
    而这座报恩塔也成为清泉镇对外的一个文化符号,平日里塔门紧闭,不允许人们进去,只有每年南来北往的大雁在塔里筑巢,而砖土结构的塔身上,也早已生满青苔和各种野草。
    外地人来到清泉镇,也很难迷路,不管走到哪里,抬头都能看到报恩塔。
    只要走到报恩塔,就能辨别出方向。
    镇子的建设分布,也是以塔为中心四散开去,越是靠近塔附近越是热闹。
    余秋堂带着两小孩径直来到塔下。
    专门买卖小吃的摊位点,就在塔西南方向,被称为“吃食街”,在这里能吃到附近所有的风俗小吃,以及村民们自作各种食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