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节 忙碌、喜事和谈心
    朱允炆最近比较忙,武学创建,事情千头万绪,建筑、学员、课程、设施等等内容,他经常和齐德、方孝孺、黄子澄讨论终日,间或加上徐辉祖、常升和李景隆,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人也瘦了不少,母妃吕氏发现了,赶紧让小太监多给他熬些补汤,保养保养身体。

    待讨论的差不多了,朱允炆任命齐德和黄子澄为武学的文武司业,负责课程的编排和教材的制定,五军都督府和礼部、兵部也派来了一些属员和教员,协助齐德和黄子澄处理相关事务。铁铉作为武学主簿,对条例逐条甄别,确保没有歧义,可以公平执行。

    朱允炆现在手头人才缺乏,正如道衍大师所说,功臣宿将皆已诛尽,朝堂上都是一些忠君爱国的书生,没有在地方任过职,直接从国子监监生或者进士晋升的,文才都很好,做事情也很勤勉,但是自己想找一个刘伯温甚至道衍之类的人才,根本没有,方孝孺推荐了一个,广东归善人王度,现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此人颇有智计,是个干才,朱允炆就通过朱元璋调过来做东宫伴读。

    ......

    这天中午,朱允炆来到母妃吕氏的寝殿,上午母妃派人通知他中午过来用膳,朱允炆忙完了事情就赶紧过来了。到了母妃那里,发现妹妹朱玉玲也在,吕氏看到允炆过来了,就招呼小太监赶紧上饭菜,朱允炆坐下来,四周看了看:“母亲,今天是不是有事情啊?这么丰盛?”

    吕氏呵呵一笑,瞄了一眼朱玉玲,道:“允炆啊,今天叫你过来有个事情,今天你皇爷爷告诉我说,要把你妹妹玉玲封为江都郡主,嫁出去。”

    “哦?”朱允炆诧异道,自己的妹妹才17岁不到吧,就要出嫁了?扫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发现平时很落落大方的妹妹低着头,羞红着脸,笑着说:“不知道谁家的小子,有这个福气,娶我的妹妹啊?”

    “是你的伴读,长兴侯耿炳文的长子耿璇。”吕氏笑着说。

    “耿璇?”朱允炆思索了一下,觉得这个搭配还不错,耿璇他比较了解,也算他的心腹了,人品能力都不错,将来还要大用的:“妹妹的意思呢?”

    “我,,听哥哥的。”朱玉玲小声说道。

    “母亲是问你的意见,只要你说好,就没问题,你可是皇太孙,还是她的哥哥呢。”吕氏笑着说。

    “母亲,现在妹妹出嫁是不是有点早啊。”

    “早什么早啊,都17了,如果不是为了她父亲守孝,早就嫁了。”

    好吧,看来自己的想法有点跟不上时代了,顿了一下:“母亲,允炆觉得还是听听妹妹的意见,”转过头问妹妹:“你也见过耿璇,觉得他怎么样啊?是否愿意嫁给他?”

    两个人的目光都盯着朱玉玲,朱玉玲的脸更红了:“但凭母亲和哥哥做主。”说完了,就赶紧跑到里屋了,怎么叫也不出来。

    母子对视一眼,连饭都不吃了啊,恩,看来这个事情成了。朱允炆暗自腹诽,耿璇这家伙来的时候是不是暗中勾搭我妹妹了啊,看来妹妹对他很有好感的样子,真是防火防盗防伴读啊。

    事情定下来,母子二人就继续吃饭,聊些家常,气氛非常和睦,一副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样子。

    下午,朱允炆去了乾清宫,和朱元璋汇报武学的进度,朱元璋听完了,让朱允炆坐下,开口道:“武学的事情进度不错,朕很满意,你选择的人手挺不错的,不过你没有军事经验,第一次全权操办如此重要的事情,一定要非常谨慎,有事情及时通报给皇爷爷,千万不要出岔子,明白吗?”

    “孙儿明白,皇爷爷放心。”

    “对了今天和你说个事情,可能你母亲已经和你说了,朕打算将你的妹妹封为江都郡主,下嫁给你的伴读耿璇,你觉得怎么样?”

    “回皇爷爷,母妃已经和允炆说了,允炆觉得很合适。”

    “呵呵,那就好,那你的婚事也要开始筹备了啊,你已经18岁了。”

    “啊?怎么说到我头上了?”朱允炆不由得一激灵。

    “允炆,你作为一国储君,子嗣是大事,因为你父亲过世没多久,所以一直没有操办。明年你的丧期就满了,朕打算明年给你操办大婚,纳太子妃。”

    哦,还有一年时间,不着急,朱允炆松了一口气:“皇爷爷看着办吧,允炆没意见,我要去忙武学的事情了。”

    “哎?”朱元璋刚要说话,看到朱允炆落荒而逃的样子,不由笑出声来,这小子,如果不是今天,都感觉很成熟了,今天看起来还是个少年啊。

    过了几天,朱元璋正式下旨,江都郡主下降耿璇,七月初三完婚。

    第二天,再见到耿璇,耿璇有点不好意思,几个伴读不由的调笑他,诸如:“老兄真是神速啊,什么时候和公主对上眼的啊?”“兄弟还没有成亲呢,耿大哥要帮帮忙啊。”......大家都从心里为耿璇高兴,耿璇也觉得是个好事情,自己已经成为了皇太孙的铁杆心腹了,前途一片光明。

    议事完毕,朱允炆让耿璇留下,其他人先回去,大家腹诽:果然不一样了,耿大哥现在是皇亲了,估计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吧。

    朱允炆让服侍的人都出去,带着耿璇走进作战推演室,这个房间最近没人用,但打扫的还挺干净,没有什么灰尘。朱允炆在主位上坐下,看着耿璇,好一阵子,开口道:“耿璇,你马上就要成为我的妹夫了,孤可以信任你吗?”

    “耿璇誓死效忠殿下,至死不渝。”耿璇赶紧跪倒在地,赌誓发愿。

    朱允炆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让耿璇站起来,他站起来,围着耿璇走了一圈,才在位置上坐下:“耿璇,你起来。”

    “是的,殿下。”

    “孤下面说的话,你不能透露出去半点,即使是你的父亲或我的妹妹,都一样,能做到吗?”

    “耿璇明白,会誓死保守这个秘密。”耿璇又要跪下,这次被朱允炆拦住了。

    “孤信任你,只是提醒你一下。”

    “末将明白。”

    “孤为皇太孙,是历朝历代少有的事情,一般来说,太子过世,都会选择其兄弟,但本朝是嫡长子继承,所以才会选择孤,但是朕的王叔有能力的会不满,没有能力的会摆资格,总之心服的少,将来很容易搞出事情来。”

    “那殿下的意思,是削藩?”

    “不,孤要为大明后世立表率,不会主动削藩,只会削减他们的权力,让他们放弃兵权,做个富贵王爷而已。如果他们连这个都不愿意,就不要怪孤不客气了。”

    耿璇心道,削减权力难道不是削藩吗?不过他也不敢争论这个,赶紧道:“殿下宅心仁厚,仁义已极。”

    “呵呵,耿璇,你觉得该怎么下手?”

    “末将认为最大的威胁是燕王,应该首先解决燕王。”耿璇说出这句话,额头上不由得出汗了。

    “是啊,孤也这么认为,其他藩王不足为惧,只要解决了燕王,他们自然会乖乖服从朝廷的诏命。”

    “那殿下打算怎么做?”

    “这个是孤问你,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殿下,,这个,末将不敢说,兹事体大。”

    朱允炆沉默了一下,说道:“孤说一下孤的想法,孤不想对这些王叔做什么,只要他们乖乖交出兵权即可。”说着,站起来,拿起教鞭,走到墙边,指着大明的舆图。

    “孤会给燕王两个选择,可以将他徙封到西部,嘉峪关一代,让他发挥他的长处,为帝国的西部开疆拓土;如果他不愿意,孤会将他徙封到南昌,做个富贵王爷。如果他不奉旨,那么就是要谋反了。”

    “孤明年会建议皇爷爷在直沽设立三卫,直沽前卫、直沽中卫和直沽后卫,会让你去做都督,五军都督府直辖,无需听从北平都司的命令。无论是海运到北平还是漕运到北平,都要经过直沽,非常重要,所以设立卫所合情合理。直沽离北平大约200里,骑兵1天就可以抵达,步兵也只需要3-4天。如果燕王起兵造反,他如果不攻下直沽,是不敢南下的,如果不南下,他的造反就没有意义了。”

    “燕王很可能孤注一掷,进攻直沽,所以你要守住直沽,守城最好的就是火器,就是火枪和火炮,所以在武学期间,多和沐晟学习,他的父亲沐英是大明用火器最好的将领。还有就是三个卫所需要五十个百户,十五个千户,三个卫指挥使,你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哪些人合适,可以是你父亲的老部下,也可以是武学的成员。你要记住两点,要绝对保密,不能透露任何消息,再就是人要绝对可靠,不能让燕王渗透,不能用北平都司的人。”

    “耿璇,明白孤的意思了吗?”

    “末将明白了,殿下深谋远虑,末将佩服。”耿璇发现真是小看皇太孙了,虽然他只有18岁,但是想事情很长远,也很周全。

    朱允炆看了耿璇一眼,继续说道:“孤分析过北疆的形势,孤会派重将把守居庸关,居庸关距离北平侧背,且是北平进入山西的要道,只要守住居庸关,则山西不会受叛军影响,且北平会芒刺在背,不解决居庸关则无法南下。”

    “另外,燕王这些年多次北征,节制包括晋王、宁王和辽王的军队,只要居庸关不失守,则晋王无法呼应燕王,且晋王也没有那个声望。最麻烦的是宁王和辽王。”

    “孤的宁王叔自诩智谋超群,很可能做出坐山观虎斗的事情,但是燕王不解决宁王,也不敢南下,否则老窝容易被抄,尤其是宁王下辖朵颜三卫,如果这三卫进入中原,那么燕王的实力会大增。所以大宁都督必须慎重选择,尽可能确保不增强燕王的力量。”

    “辽王也一样,不过好在辽东都司距离漠北较远,燕王的影响力不够,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辽东都督也要慎重选择,因为这只军队可以从山海关进攻北平。”

    “还有最后一个,就是这里,真定,孤会让你的父亲驻兵真定,挡住燕王南下的道路,长兴侯守长兴十数年,不可能守不住小小的真定吧。”

    “如果上述设想能实现,那么燕王会被压缩在北平附近巴掌大的地方,那时候,孤会亲自从真定北上,一战擒燕王。”

    耿璇大惊,跪伏在地:“殿下大才,如此则燕王不足虑。”

    “你起来,其实这只是孤纸上谈兵,闲暇做做兵棋推演而已,人心难测,很难保证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但是直沽就交给你了,这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要出任何差错,明白吗?”

    “耿璇必定竭尽所能,效忠殿下,扫除叛逆。”

    “恩,正好你在这里,和孤研究一下,这个方案有没有问题。”

    “好的,殿下。”

    两个人就接着忙碌起来,一直到掌灯才散去。

    在回去的路上,耿璇非常激动,他没想到只有18岁的皇太孙,竟然想的如此长远,对局势有如此精准的判断,应对策略也很精彩,如果能成功,削藩是不会出任何问题的,人真的有生而知之这回事啊。

    不过皇太孙手里的牌还是太少,需要逐步充实,幸好皇上还在,可以压制住燕王,皇太孙可以从容布置,如果等皇太孙布置完成,耿璇想不出燕王有什么办法可以破局。

    兵部的调令发往各地,所有人必须在四月二十日之前赶到京师,接到调令,所有人都急急忙忙的上路了。瞿能拜别了蜀王,因为蜀王对他有救命之恩,蓝玉案时曾保过他,瞿能带着自己的儿子13岁的瞿陶和200骑兵往京师赶来。何福从越州,沐晟从云南各自带着自己的从人赶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