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七章 琅铘榜
    青州总管府胶州高密郡,东海之滨,琅琊台,巡察至此的河南道巡察大使、豳王宇文温,正登台远眺,看着东面一片汪洋,只觉心旷神怡。

    琅琊台,位于胶州琅琊山上,太史公《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在春秋战国时期,琅琊是齐国的重要城邑,而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称霸,由会稽徙都琅琊,起观台,以望东海。

    待得秦王嬴政统一天下,成为始皇帝,三次巡游至此,调动民夫筑琅琊台,宇文温此时所在的琅琊台,已被岁月留下许多痕迹,但不知所处之台,是否始皇帝所筑琅琊台。

    对于后世来说,琅琊二字,多与“琅琊王氏”联系在一起,高贵的世家风范,凭空让“琅琊”二字多了一分风采。

    而对于宇文温来说,这里只是一处“旅游胜地”,他巡察青齐之地至此,正好登台看看海景,然后等着吃海带炖鸡。

    一旁的避风处,火堆上架着的便携式行军锅里,正炖着一锅海带和鲜鸡,些许香味扑鼻而来,让宇文温食欲大增,想着久违的海带,他浮想联翩。

    不如开启科学之力,从海带里提炼出“味之素”并大规模量产,然后畅销天下,以此成为最强食神...

    好吧,提炼味精什么的不科学,他无法做到,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能够吃上久违的海带了。

    海带,并不是中国原产,这是一个许多人不知道的事实,而在这个时代要经常吃可不算容易。

    实际上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境内出现的海带绝大多数都是海外舶来品,主要产于朝鲜半岛,直到海带种植技术成熟,中国才有了产自本土的海带。

    原因在于海带只适合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域,而在如今的青齐沿海地区,即便从百济、高句丽海域漂来了昆布(海带),到了夏天海水水温上升,海带有多少就死多少。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在中原罕见的昆布(海带),成了名贵海产,以至于被讹传为长生不老药。

    “当年”,始皇帝派徐福在琅琊台出海寻访仙人,求长生不死药,其中就包括昆布。

    不过据“考证”,那时所说的昆布,实际上是指中国沿海(青齐一带)生长的海藻,未必是指朝鲜半岛所产长条状的海带。

    不管怎么样,反正宇文温如今就要把海带当做昆布,向中原市场大规模销售,借此牟利。

    在这个时代,昆布是珍贵海产,甚至可以当做名贵药材,是百济、新罗或者高句丽使者带来的贡品,只有皇帝才能优先享用,或者再由皇帝赐予大臣享用。

    所以昆布是一种“逼格”很高的海产,如今也是倭国除了白银、硫磺之外,最有实力的“拳头产品”。

    这个时代的倭国,不是明朝中后期的日本,因为采矿、提炼技术水平低下,白银产量就那么些,宇文温要想开展对倭贸易,总得“帮”对方找到一些高价值的特产,如此一来双边贸易才做得下去。

    倭国的硫磺资源很丰富,但还不够,于是绞尽脑汁的宇文温好不容易才想到了昆布(海带)。

    在白银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倭国要想从抵达博多的市舶司船队手中换购大量丝绸、瓷器等货物,就得准备大量的硫磺和昆布。

    硫磺可以做火药,多少都不够,而昆布可以当做奢侈品或药材销售,同样获利不菲。

    这就是宇文温的规划,而此次市舶司的船队之所以能从博多运回来那么多昆布,就是因为宇文温提前几年让倭国方面“预热”,才有如此效果。

    不然短短月余时间,倭国哪里来得及从海里割上来那么多昆布?

    昆布(海带)最合适生长的海域,不仅有倭国沿海地区,还有百济、新罗、高句丽的沿海地区,如果能够成功的开发“昆布贸易”,这个时代的东北亚地区海贸,好歹能有赚头。

    但靠着昆布贸易的利润,无法让海贸维持太长时间,当昆布“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后,利润下降,海贸的发展势头必然放缓,需要寻找新的利润点。

    只有靠着暴利,才能刺激海贸的急速发展,而只有敢于搏击黑水洋,中原的航海技术才能有质的突破,由成熟的沿海航行技术,蜕变成跨海航行技术。

    刺激那些冒险家和海商,去探索一个个未开发的宝地,为中原扩展更多的生存空间。

    宇文温看着东面汪洋大海,一时间有些“望洋兴叹”的感慨,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发现”极东之处的新大陆。

    这很难,不是他一个人能办到的,而现在想这种事,未免有些可笑。

    譬如一个人,还没有结婚,就开始张罗儿女的婚事,这在旁人看来,难道不可笑么?

    收起思绪,宇文温理了理官服,接过吏员奉上的鼓槌,走向一旁架起的大鼓。

    大鼓旁站着许多士兵,而此时的琅琊台下也聚拢着大批官员、士兵,当宇文温登台准备擂鼓的时候,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而琅琊山下海岸边桅杆如林,一艘艘海船正在海湾里待命,就等着号令声起便扬帆出海,跟着领航船只,横渡大洋,目标直指东面大洋之上的耽罗岛。

    先前,市舶司船队由倭国博多港返航时,途径耽罗岛附近海域,为身份不明的海寇袭击,损失了五艘船,十余万两白银沉入海底,数百船员葬身鱼腹。

    怒火点燃了市舶使、豳王宇文温的双眼,所以要有人为此付出代价,首当其冲的就是耽罗岛上耽罗国,即便对方也许是冤枉的,那也逃不掉。

    得朝廷批准,宇文温于胶州沿海地区招募骁勇,随官军远征耽罗岛,位于重要海港——琅琊港的琅琊台上首先挂一份榜文,故而又称琅琊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琅琊榜一出,青齐沿海各地亡命之徒蜂拥而至,为了那丰厚的酬金以及好处,随着官军跨海远征。

    如今风和日丽,近期内应该不会有台风,正是出海的好日子,宇文温双手紧握鼓槌,奋力擂起鼓来。

    大鼓响起,其他十余面鼓随后也为鼓吏所敲响。

    鼓声传到山下海港,一艘艘海船慢慢升起船帆,缓缓向外海驶去,领航的几艘海船上,俱是高大的黑帆,黑帆上硕大的白色蔷薇图案,清晰可见。

    海风之中,一朵朵白蔷薇似乎即将随风飘扬,要为远方的客人,带去市舶司最诚挚的问候。